摘要:满足基本资格要求:根据202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作业细则,参选人需入党或恢复党籍满1年以上,且完整缴纳每年300元党费。同时,需曾任中央评议委员或中央委员,未曾受停权1年以上、撤销党籍、开除党籍或注销党籍之党纪处分,且未有违反主席选举办法及政党法第七条政党负
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已进入冲刺阶段。选情已逐渐锁定郑丽文和郝龙斌。白热化程度异常。那么,究竟谁将问鼎国民党主席,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先来看一下,基本情况。
参选中国国民党主席需要从资格准备、联署支持、费用缴纳、竞选活动开展等方面进行运作,具体如下:
满足基本资格要求:根据202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作业细则,参选人需入党或恢复党籍满1年以上,且完整缴纳每年300元党费。同时,需曾任中央评议委员或中央委员,未曾受停权1年以上、撤销党籍、开除党籍或注销党籍之党纪处分,且未有违反主席选举办法及政党法第七条政党负责人资格之限制规定。此外,未缴交2022至2024年度募款责任额之党公职人员,不具备候选人资格。
获得联署支持:需获得具党权党员(入党满4个月)3%以上联署,同一选举人以联署一名被联署人为限,同时为两人以上之联署者,其联署无效。
缴纳相关费用:领表时,要先缴交领表登记费新台币20万元,不退费。登记时,须缴交作业费新台币300万元整,多退少补;同时须缴纳保证金新台币1000万元整,当选者保证金转为年度募款责任额,未当选者或年度募款责任额已缴者,投票日后1个月内予以退还。
进行登记:在规定期间内办理申请登记,逾期不予受理,并应具备大会印制之表件,其须签名者,候选人应亲自为之。
开展竞选活动:参选人需制定明确的竞选纲领和政策主张,针对党内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方向提出具体解决方案,以吸引党员支持。同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如举办竞选 rallies、召开记者会、利用社交媒体等,提高自身知名度和影响力,争取党员的支持。
再来看看努力情况。
一方面,竞选纲领和政策主张。
郑丽文在参选国民党主席时,提出了一系列竞选纲领和政策主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政治方面:提出“三不”主张,即不去中国化、不搞两岸对立、不向绿营软弱。强调“宪法一中”与中华民族认同,主张“一中宪法”,指出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前言中“为因应国家统一前之需要”的表述,是两岸同属一国的法理依据。
两岸关系方面:反对“台独”,认为“台独”是民进党用于夺权的骗局和工具,强调“九二共识”是两岸重启对话的基础,希望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开创两岸和平局面,构建“两岸百年和平基业”。
经济方面:批评民进党执政下外资不敢来台投资,台湾面临关税海啸风险。承诺国民党要重振旗鼓,重创经济奇迹,吸引外资回流,不让台湾被关税和外部压力淹没。
选举策略方面:表示若当选将以“行动党主席”的身份,经常坐镇南台湾,将台南和高雄视为明年选举的“重中之重”,全力冲破南台湾“绿色执政”魔咒。对于蓝白合作,认为必须是“1+1>2”,旨在对外拓展,把饼做大,最终目标是将绿营版图“压缩到最小”。在议员提名上,秉持“现任优先”原则,同时适度扩大版图,并充分尊重县市长候选人及当地生态。
党内建设方面:强调团结必须建立在明确的游戏规则之上,从参选开始便强力主张“制度、制度、制度”,期望透过选举,让大家对国民党“刮目相看”,避免未来犯同样的错误,以制度服人,实现党内团结。
郝龙斌的竞选纲领和政策主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两岸关系:提出“捍卫和平、尊严交流”的两岸新政,强调“反‘台独’、护和平”,将其与“保民生、谋发展”绑定。主张以城市合作为切口,用经贸文化交流暖场,靠侨界网络凝聚共识,活化海外侨胞党务据点,推动更多县市建立常态化对话机制。
政治方面:痛批民进党以意识形态治国,推动“台独”,造成两岸紧张、能源危机与经济困境,呼吁2028年用选票下架赖清德。
党内建设:强调要做党内团结的“桶箍”,以“无私”心态辅佐党内同志,推动“求同存异”,成就蓝白合。承诺建立公平、透明、合理的提名机制,避免类似2024年“郭台铭事件”的混乱重演。
选举策略:提出“固北、稳中、援南”战略,全力争取南部胜利,支援柯志恩、谢龙介,期望2026年在台南、高雄创造历史突破。
党产问题:承诺若当选党主席,将循司法途径针对“党产会”的不公不义追讨公道,追回党产后,除全额支付积欠党工的退休金,其余党产将全部捐作公益。
另一方面,如果当选会解决什么问题。
如果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解决国民党面临的问题:
提升战斗力与形象:郑丽文以敢说敢冲的风格著称,她的出现能改变国民党过去给人温温吞吞的印象。她曾是民进党籍“国大代表”,深谙民进党运作逻辑与攻防策略,能更有针对性地对民进党进行批判和攻击,提升国民党在政治斗争中的战斗力,吸引那些希望看到国民党更具攻击性和行动力的选民。
促进党内团结:郑丽文强调团结必须建立在明确的游戏规则之上,从参选开始便强力主张“制度、制度、制度”。她希望通过完善制度建设,让党内成员对游戏规则心服口服,从而实现团结,避免未来犯同样的错误,减少党内的内耗和纷争。
拓展南部版图:郑丽文承诺当选后将以“行动党主席”的身份,经常坐镇南台湾,把台南和高雄视为明年选举的“重中之重”,全力冲破南台湾“绿色执政”魔咒。她的这一举措有望改变国民党在南部地区长期弱势的局面,提升国民党在全台的影响力和支持度。
吸引年轻选民和中间选民:郑丽文相对年轻,更具年龄优势,她的改革主张和活力可能吸引年轻选民的关注。同时,她在蓝白合作上主张“1+1>2”,旨在对外拓展,把饼做大,这一理念有助于争取中间选民的支持,改变国民党在选民结构中的不利局面。
明确两岸政策立场:郑丽文明确表态自己是中国人,其批判美国的强硬姿态和指向大陆繁荣的论述,有助于国民党在两岸关系议题上树立更清晰、更积极的立场,赢得统派支持者的认同,也能让选民看到国民党在两岸问题上的担当和能力。
如果郝龙斌当选国民党主席,可能会在以下几个方面解决国民党面临的问题:
整合党内力量:郝龙斌在国民党内拥有广泛的人脉资源和深厚的派系根基,凭借其多年的政治积累,能够与党内各方势力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以“世代共好”理念调和新旧势力分歧,避免党内的过度分裂,使国民党在面对民进党的挑战时能够保持相对的团结。
推动蓝白合作:郝龙斌近期释放了“蓝白合”的善意,若他当选,可能以京华城案为切入点,呼吁司法机关平等对待各党派,缓解与民众党柯文哲阵营的敌意,并在市政议题上与民众党合作,展现跨党派治理能力,还会以“反民进党”为共识,与民众党协商2026年地方选举合作,避免票源分散。
稳定党务形象:郝龙斌两度主政台北市,在行政管理方面积累了深厚的经验,其稳重的风格能够给人一种可靠的感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民众对于政治动荡的担忧,有助于提升国民党在民众心中的形象,同时他也可能利用行政经验整顿地方党部,修复因党产清算受损的组织网络。
明确两岸立场:郝龙斌会持续高举反“台独”旗帜,强调“台独是两岸兵凶战危的源头”,可能延续马英九、夏立言等人推动的民间交流路径,扩大两岸县市合作与青年互动,同时以“对等尊严”为诉求争取交流空间,聚焦农渔产品输陆等务实议题增进民众福祉,在两岸关系上明确国民党的立场。
优化选举布局:郝龙斌会将2026年地方选举作为重中之重,深化南部县市经营,复制此前补选“五胜”的经验,同时通过青年工作机制创新,延续年轻民意代表培养成果,努力弥补青年票源短板,优化国民党的选举布局。
那么,谁会赢得国民党内最大公约数,最终拿到更多党票。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大事说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