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6单驱两架F-22:央视曝光细节,美媒无奈认怂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0 14:48 1

摘要:央视这次是真没藏着掖着!罕见放出歼16和美军最牛隐形机过招的细节,最后咱们的歼16还大获全胜,飞行员更是第一次公开说,当时就他一架歼16,对着两架F-22都没落下风,连美媒都没办法,只能承认美军F-22不光比不过歼20、歼35,就算跟咱们四代半里的顶尖重型战机

央视这次是真没藏着掖着!罕见放出歼16和美军最牛隐形机过招的细节,最后咱们的歼16还大获全胜,飞行员更是第一次公开说,当时就他一架歼16,对着两架F-22都没落下风,连美媒都没办法,只能承认美军F-22不光比不过歼20、歼35,就算跟咱们四代半里的顶尖重型战机比,也差了一截。

一、事件经过:歼16单机驱敌,细节惊险又提气

10月初,央视播了一段解放军飞行员访谈,看完让人热血沸腾。接受采访的是空军某部歼16飞行员李超,他首次披露2024年沿海空域的对峙经历:当时他单机驾驶歼16,遭遇两架试图抵近中国领海的外国隐形机,最终成功拦截驱离。

虽未明说敌方机型,但线索指向十分明确。李超提到“这是唯一一次碰面,事后该机型再未现身沿海”,首先排除常来“打卡”的F-35——美军太平洋司令此前已承认F-35与解放军战机多有接触;再结合F-22后续从冲绳嘉手纳基地调走的消息,对手大概率就是号称“全球最强五代机”的F-22。

李超还回忆了关键博弈场面:面对美机挑衅,他上演“桶滚+倒飞”的教科书操作,与其中一架F-22仅隔10-15米(几乎贴机飞行),随后同步锁定两架敌机,美军见状只能被动撤离,彻底打破F-22的“不败神话”。

这里补充两款战机的基础参数,更易理解对峙中的优势所在:歼16作为重型四代半战机,最大飞行速度约2.5马赫(1马赫≈1225公里/小时),作战半径超1800公里,载弹量更是达到12吨,堪称“空中武器库”;而F-22虽为五代机,最大飞行速度约2.25马赫,作战半径仅1000公里左右,载弹量约8吨,单从“续航”和“火力储备”来看,F-22在近海对峙中本就不占优。

二、各方反应:美方嘴硬找补,美媒难得务实

事件公开后,美方的反应堪称“两极分化”。右翼媒体和激进“红脖子”率先“破防”,张口就扣“造假”“吹牛”的帽子,还刻意贬低解放军现代化进度,本质就是输不起,靠嘴硬掩饰尴尬。

就连部分美军退役飞行员也避重就轻,嘴上说“技术上可行”,却找了“违反训练规则”的借口,声称“现实中不可能发生”,这番说辞既没说服力,也暴露了“挽尊”的真实心态——他们或许也清楚,若论单机持续作战能力,F-22的短航程(1000公里作战半径),本就不适合在远离基地的中国沿海长时间对峙,被歼16(1800公里作战半径)耗到撤离,本就是大概率事件。

与之相反,美国知名军事媒体《军事观察》倒显得务实,连续两天发文表态:明确认可中方说法属实,还直言美军F-22在技术上已全面落后解放军,被歼16驱离“毫无意外”,算是替美方说了句实话。

三、技术差距分析:F-22落后是必然,歼16优势很实在

其实F-22输得并不冤,两者20多年的技术代差,再加上参数上的先天差距,早已让它跟不上当下的空战节奏。从核心硬件来看,F-22研发于冷战末期,设计目标还是“靠隐身、超音速巡航夺制空权”,如今四代半战机标配的光电瞄准系统、分布式孔径系统、头盔瞄准系统等,它一个都没有;数据链有缺陷,连完整的协同作战能力都没有,航电架构和雷达组件也都是上一代产品,硬件差距肉眼可见。即便它有隐身优势(雷达反射面积RCS约0.0001㎡),但在歼16的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可在数十公里外探测隐身目标)面前,隐身优势也被大幅削弱,再加上歼16的雷达探测距离超200公里,足以在合适距离发现并锁定F-22。

再看关键的空战能力:F-22的航电不仅比不过歼20、歼35,甚至不如歼16、美军F-15EX这类四代半;近距格斗更是致命短板——它的AIM-9X导弹虽能大角度锁定,但因无头瞄系统,必须机头对准目标才能发射,而战机做5-6G机动时,飞行员根本无法持续瞄准;反观歼16,有五代机头瞄+先进PL-10导弹(最大射程超20公里,离轴角±90°),即便F-22躲到导弹攻击边缘,也能被稳稳锁定。再加上歼16继承苏-27的优秀气动布局+国产涡扇-10B发动机(单台推力约14.5吨),低速机动性更占优,这也是李超能完成“桶滚+倒飞”近距离压制的重要基础。

除此之外,飞行员的训练水平也很关键。《军事观察》还悲观提到,中国空军飞行员年均训练时长远超美国同行,过硬的技术让他们面对美军隐形机时,能从容应对——毕竟再先进的装备(比如歼16的12吨载弹量、1800公里作战半径),也得靠优秀的人才能发挥最大威力,两者结合,才能实现“单机驱两敌”的精彩战果。

来源:渝鲜生大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