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竞选班长,132万人投票,李浩竟然得票129万张,太牛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1 07:01 1

摘要:我小时候班干部是班主任老师指派的,老师让谁当班长,谁就是班长,让谁当组长谁就是组长,记得我上小学时,学习成绩好,一直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到了初中,因为身体羸弱,瘦得弱不禁风,或许老师想让我多锻炼锻炼,就让我当了劳动委员。

真是闻所未闻,一个小学三年级竞选班长的活动,竟然上了网络热搜!

小小一个班长选举,竟然有132万人投票,有个叫李浩的同学得票129万张,太不可思议了!

我小时候班干部是班主任老师指派的,老师让谁当班长,谁就是班长,让谁当组长谁就是组长,记得我上小学时,学习成绩好,一直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到了初中,因为身体羸弱,瘦得弱不禁风,或许老师想让我多锻炼锻炼,就让我当了劳动委员。

劳动委员也是班干部,还是班委会成员,比小组长“官”大。

时移世易,如今好像是约定俗成,中小学班干部都要进行公开选举。在班级里公平竞争,谁票多谁上。

后来改进了,选举班长时,先推出候选人,候选人在班里发表竞选演说,然后大家投票,很像一回事。

再后来,不但是在班里搞竞选,老师还要将候选人发到网络小程序上投票,这是让家长参与,谁的票多,谁当选。

一个小学的班长,竞争达到“白热化”。

这件事发生在9月23日下午,某省会一所重点小学校,一个三年级班级选班长,先是在班里通过竞争确定了3位候选人,然后班主任发到微信小程序上投票,想不到家长反响异常热烈。

首先是家庭成员要投票给自己的孩子,然后每个家庭成员再转发到各自的朋友圈和微信好友,然后由这些微信好友继续转发。

分蘖越来越多,投票链接意外分享至外部社交平台,支持分享至朋友圈或微信群,经过一次次的裂变,最终竟然有132万网友参与投票。

132万人,这相当于一个不大不小的城市总人数!

相关投票信息显示,截至2025年9月23日19:16投票结束,李浩最终得票达1,294,746票(占比97.6%),远超另两名候选人。

这位叫“李浩”的同学脱颖而出,遥遥领先。

李浩创造了我国中小学“历史”上班长选举参与投票最多的一次。

网友看热闹不嫌事大,不管认识不认识,都觉得“李浩”这个名字响亮,青睐李浩远超另两名候选人。更有网友两肋插刀,直接又把链接发到B站,评论区里打出“李浩的兵”,于是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纷纷支持李浩。

这一波“网络奇观”,直接将李浩推上了云端。

有人质疑,是不是有人作弊?

小程序开发者回应称,此投票为公开设置,目前未发现刷票行为。

说白了,这是一个由社交网络传播特性和大众猎奇心理共同助推的结果,早已连众网友也忘记了这是在“选班长”,他们觉得是个好玩的游戏,“李浩”胜出,他们的游戏就赢了。

而这所学校也发现了不对劲,选个班长,竟然搅动出这么大的“风浪”,几乎要闹出舆情,很快班主任在班群里发布了公告,说李浩在竞选班长的时候故意拉拢网友,私自给集票,严重破坏了班内竞选的公平性。

因此,学校不但撤销了李浩评选班长的资格,还给他留校察看的处分。

这事怨李浩吗?这是让李浩背锅,小学三年级选个班长,让班级同学投票就行了,干嘛扯旗放炮发到网络程序上让社会投票?班级的学生最纯洁,也最了解候选人,如果发到网络平台上,让成年人参与,难免家长和亲朋好友会互相拉票,这公平吗?

我认为,学校应该反思,班主任应该受处分,而不是拿一个小小的李浩开刀。

你们想过没有?如今是全网推选出李浩当班长,从此李浩会被全网关注,李浩才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刚刚10岁,让一个10岁的孩子,承受这么巨大的压力,他幼小的心灵能不能承受?

这件事学校和老师最应该是低调处理,降低热度,保护学生,如今处分学生,只能让学校和学生同时成为小丑,贻笑大方。

如今小学和初中学生,家长特别愿意自己的孩子当班干部,到了高中,家长 害怕孩子当了班长,影响到高考,极不乐意让孩子参选;到了大学,家长又热衷于让孩子当班长乃至当学生会干部,据说这样有助于保研,还有利于今后找工作。

原来都是为自己的私心,而不是甘心情愿为大家服务。小算盘打得精明。

四川一位小学二年级的班主任,走的是另一个极端。

开学要选班长,许多家长对老师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当班干部,更有甚者,有的家长还托各种关系给班主任打招呼。

这位班主任老师灵机一动,说,这么多学生想为同学服务,何不多设几个职位呢?

班主任也奇葩,这个班总共有51个学生,竟然设置了53个职位!

比如设班长2人,中队长1人,学习委员1人,劳动委员1人,纪律委员1人,文娱委员1人,体育委员1人等等。

另外还有各种管理员,如安全管理员2人,红领巾管理员1人,图书管理员1人等。

这位班主任可能受到如今“河长”“渠长”的启发,还设了桌长,灯长,饮水机长,卫生角长,走廊廊长等等。

一位家长说,他的儿子看到这么多职位说不懂,问妈妈该竞争哪一个?

妈妈一个一个给儿子解释,每个岗位的职责是什么?权力有多大?于是母子俩寻寻觅觅,最后终于找到了竞选的目标,就是当大组长。

理由很简单,儿子上学期是小组长,任务就是听几位同学背课文,这学期就想当一个大组长,也算是“升职”,能够负责更多同学的背书任务。

还有一位女生,说要竞争负责擦黑板,这个岗位很热门,需要上台竞选,还有个男孩想当自行车管理员。

但是出现问题了,小学二年级,班里还没有人骑自行车,这个岗位有可能是个“闲职”,于是男孩就动员其他同学一起骑车上学,这就有职有权了。

四川这位班主任真是煞费苦心。

老师的本意可能是好的,想让孩子们在班级里都有参与感,都是主人翁,为集体出一份力,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和自信心,也能够互帮互学,互相监督。

另外,这种“排排坐,吃果果”的方法,也满足了所有的家长,简直是皆大欢喜。

我既不赞成通过网络小程序投票选班长,也不赞成这种“排排坐,吃果果”的方法,班里的事情,让班级里的同学解决,不好吗?

来源:骅骏张老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