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Figure这家初创公司仅用三年时间就研发出三代人形机器人产品,走完了传统巨头十年的技术路,更以人形机器人新品Figure 03的发布,指向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
10月9日,美国人形机器人公司Figure AI正式发布其第三代人形机器人产品Figure 03。
在视频演示中,Figure 03动作流畅,功能多样,能够在家庭环境中完成诸如浇花、洗碗、送餐、擦桌子、整理房间乃至陪宠物玩游戏等多种家务任务。
Figure这家初创公司仅用三年时间就研发出三代人形机器人产品,走完了传统巨头十年的技术路,更以人形机器人新品Figure 03的发布,指向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
▍Figure 03的技术拆解
Figure 03专为Helix系统、家庭场景以及全球规模化应用量身打造。
这一创作理念能够首先从Figure 03的外观设计上得到体现。为了在家庭环境中高效运作、与人类进行无缝协作,Figure 03采用多密度泡沫的战略布局,整体覆盖柔软针织物而非硬质机械硬件,不仅在视觉效果上更显温度,还能进行更安全地交互,更适合家居环境。这一点与1X的NEO Gamma人形机器人较为接近。
除安全性外,Figure 03更注重日常实用性。其软质部件可完全水洗,无需工具即可拆卸更换,实现快速便捷的替换,用户还可通过多种服饰配件进行个性化定制。
当然,相较于前两代人形机器人产品,Figure 03更是从软硬件上进行了全面重构。
具身智能大模型是人形机器人迭代升级的重要资本。Figure 03围绕Figure自研的Helix通用具身智能模型进行软硬件设计,能够更好地发挥Helix的智能推理能力,从而实现进一步的升级。
感官系统上,Figure 03搭载了新一代视觉系统,该系统专为高频视觉运动控制而生,不仅在全新相机框架上实现双倍帧率、四分之一延迟以及单相机视野范围扩大60%,更在整体结构设计上更为紧凑,能够为Helix提供更密集、更稳定的感知流,从而助力Figure 03在家庭等复杂环境中的智能导航与精准操作。
手部系统方面,Figure 03的每条机械臂均集成嵌入式掌心摄像头,该摄像头具备广角视野与低延迟感知能力,能够在抓取过程中为机器人提供富余的近距离视觉反馈,从而实现实时连续的自适应控制。
Figure 03的机械手更在柔性与触觉设计上实现重大突破。其指尖采用柔性材料包覆,扩大了与物体的表面接触面积,使机器人能够更稳定地抓取各种形状和尺寸的物体。配合Figure自研的第一代触觉传感器——具备极致耐用性、长期可靠性和高保真感知能力,能够在物体滑脱前区分稳固抓握与即将失控的状态,从而对易碎、不规则或移动物体实现精细灵活的操控。
能源系统方面,Figure 03的电池实现新突破,已通过UN38.3国际安全标准认证,在电池管理系统(BMS)、电芯、连接器及电池组等多个层面设置多重防护机制,能够有效抵御滥用或故障风险。
更神奇的是,Figure 03支持无线感应充电,其脚部的充电线圈使其只需踏上无线充电座即可实现2千瓦功率充电,这意味着其在家庭场景中能够实现全天自动停靠充电。
此外,Figure 03还具备10 Gbps毫米波数据卸载能力,该技术能够支持整个机器人队伍海量数据以实现持续学习与优化,从而使Figure 03成为唯一具备大规模端到端“像素到动作”学习能力的平台。
为了实现Figure 03的规模化生产,Figure在设计与工艺上进行革新,不仅大量运用压铸、注塑成型和冲压等模具加工工艺,更对关键模块实现垂直整合,包括执行器、电池、传感器、结构件和电子元件,所有部件均由内部完全自主设计。
经过上述软硬件系统的全面升级,Figure 03完美符合公司的设计理念,从而为其在家庭与商业场景的全球应用中奠定了基础,未来有望重塑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
▍Figure的成长史
2022年,曾创办电动飞行器公司Archer Aviation的Brett Adcock把握住人形机器人的前景与发展潜力,选择退出精耕数年的公司转而成立了Figure。
彼时的人形机器人赛道普遍陷入“技术炫技”与“落地无门”的困境,连特斯拉的Optimus都尚处概念阶段。而Brett Adcock凭借前瞻性视野与较为丰富的产学研经验,迅速筹集到资金并吸引了一批来自波士顿动力、特斯拉、谷歌DeppMind和苹果等公司的精锐人才。
在技术团队的过往履历与丰富经验以及清晰的人形机器人发展规划的支持下,Figure迅速崛起并凭借其技术路线成功吸引到资本的目光。
2023年5月,Figure完成7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该轮融资由知名投资机构Parkway Venture Capital领投。此时的Figure刚完成人形机器人初代产品Figure 01原型机的首曝不久。
2023年3月,Figure 01自原型机首曝后便一直进行持续的升级迭代。2023年10月,Figure 01实现双足站立行走。2024年1月,机器人能够使用胶囊咖啡机制作咖啡。2024年2月,Figure与Open AI达成合作关系,Figure 01得到AI模型的助力进一步加速发展。2024年7月,Figure 01进入宝马制造工厂。这一系列的消息无不意味着Figure 01的进步,Figure公司也和01一起成长起来。
2024年8月,Figure 02正式发布。至此,Figure由“01时期”走向“02时期”。
Figure 02与01相比,在硬件上全面升级,无论是结构设计、续航能力还是操作能力都有了显著提升。“02时期”不只代表着人形机器人的迭代升级,更是Figure蓬勃发展的时期。
首先,是大模型上的独立。2025年2月,Figure先是宣布终止与Open AI的合作关系,随后又发布了自研的Helix模型。
该模型作为全球首个能够对整个人形机器人上半身进行高频率、连续控制的视觉-语言-动作(VLA)模型,不仅能够将视觉感知、自然语言理解与高维机器人动作控制整合到单一模型中,还能支持多机器人协作完成复杂任务,为Figure 02的进化提供了巨大的助力。
其次,是量产能力的跃升。2025年3月,Figure宣布建成并启动新型人形机器人大规模生产基地BotQ。BotQ不仅实现了机器人自主制造机器人的闭环生产模式,还通过引入模具工艺、严格检测体系及自动化协作系统,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可靠性。
据悉,BotQ工厂的首条自动化生产线每年最多能制造1.2万台人形机器人,而未来目标是在4年内将年产能扩张至10万台人形机器人。
最后,是融资规模上的扩张。自2023年5月的A轮融资后,Figure又于2023年5月和2024年2月分别获得900万美元和6.75亿美元的融资,“01时期”的Figure估值便已经飙升至26亿美元,位列行业前茅。
到了今年9月,Figure宣布宣布其在新一轮C轮融资中累积获得超10亿美元,经过此次融资后Figure的估值将攀升至390亿美元,是去年估值的15倍之多,此举创下当前公开信息中人形机器人赛道的最高估值纪录。
本轮融资中的参与者Brookfield Asset Management还与Figure达成战略合作。通过在Brookfield广泛的场景资源中展开数据收集工作,Figure能够为Helix积累关键的AI训练数据,从而对Helix进行扩展,并促进人形机器人在新的商业环境中的部署。
上述的一系列成果既是Figure于“02时期”不断努力蓬勃发展的证明,又为Figure 03的研发与Figure步入“03时期”这一高质量发展阶段做好了铺垫。
▍结语与未来
可以说,Figure公司的成长与其人形机器人产品的迭代升级保持高度一致。
“01时期”是Figure的快速崛起阶段,“02时期”则是Figure蓬勃发展阶段,而如今将要迈入的“03时期”则是Figure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站在行业视角,Figure的三年发展浓缩了人形机器人的进化路径:从“能走”到“能做”,从“依赖外援”到“自主智能”,从“实验室原型”到“量产产品”。而Figure 03的发布,或许能成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试金石”,为打开家庭市场提供助力。
来源:人形机器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