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闲暇,带着三岁的孩子在公园的草地上散步。走走停停,孩子时而蹲下来看看,时而用手抓起一根小草瞅瞅,对周围的事物甚中好奇,感觉到心情是快乐的,雀跃的。
闲暇,带着三岁的孩子在公园的草地上散步。走走停停,孩子时而蹲下来看看,时而用手抓起一根小草瞅瞅,对周围的事物甚中好奇,感觉到心情是快乐的,雀跃的。
“妈妈,这是什么?”孩子带着惊喜的表情问道。
我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只蜗牛。于是解说道:“这是蜗牛,一种小动物,走得很慢很慢地。”我特别说了很慢很慢,是想进一步让孩子了解蜗牛的特性。
“哦,那它走回家就要很久很久了……”孩子若有所思的样子,很认真地说。
“孩子,你看,它背上的壳就是它的家,它随时都把家背在背上的。”我指了指蜗牛背上的壳,再一次跟小孩解释说。
“哇,真好啊!这样,它走到哪里就都有家了,不会忘记家在哪里了。”孩子开始对蜗牛感兴趣了。
“是的,小蜗牛就是一个有家的孩子,跟宝宝一样,有自己的家哦。”我拍拍孩子的肩膀说道。
“可是,小蜗牛可以把家背在背上,带着一起出去玩,我就不能带着家一起出来玩呢?”孩子突然觉得,能够像小蜗牛一样把家带出来玩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
“你也可以的,家在你这里呢,你一直把它装在心里的。”我指了指孩子的心胸,告诉他,他的家是装在这里面的,不用像小蜗牛一样背在背上的。“而且,背在身上很重的,小蜗牛也会很累的,所以它才走得这么慢呢?”
“哦,是的,是的,所以我走得比蜗牛快呢。”孩子高兴地抬了一下他的小脚,“可是,妈妈,我也想跟蜗牛一样慢慢走可以吗?”
“可以啊,在妈妈看来,你已经走得很慢了。在妈妈眼里,你也像一只小蜗牛来的,也是走得比较慢的,你看看,刚才我们边走边看,也没走多远的路呢。”我试着说服小孩,不想让他有想做一只蜗牛的想法。
“妈妈,你看。蜗牛走过的路都是有痕迹连起来的,跟我们不一样呢。”孩子指着蜗牛背后的痕迹说。原来那是蜗牛爬过的路而留下的液体连成的路线。
我陪着孩子蹲下来,一起看着蜗牛在一步一步地爬着,好像从不疲倦一样。它的身上背着重重的壳,头上的触角随着身子一伸一弓地,沿着地面匍匐前进。虽然很慢,蜗牛却没有放弃向前进。
“妈妈,我们走这么慢的时候就说是在散步,那蜗牛爬这么慢,是不是也是在散步呢?”
“是的,蜗牛也是在散步的,用它自己喜欢的方式,就像你今天在这里散步一样。一会儿看看花,一会儿看看小草。悠闲地散步呢,还能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好啊好啊,那我们今天能和蜗牛一起散步吗?我想看看蜗牛它要去哪里,能不能帮帮它?我们幼儿园老师说了,希望我们做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于是,孩子马上表现出一副想要助人为乐的模样了。
“那我们就陪蜗牛一起散散步,走一段路吧。等下时间到了我们就要跟蜗牛再见哦。就像你在幼儿园一样,到了放学时间要跟老师和同学分别的。”我试着跟孩子做一个约定。
“好的,那我们下次还是可再见到小蜗牛的,对吗?到时我们又可以一起散步了。”孩子几乎就在原地转转圈,比划比划,或是蹲下陪着小蜗牛,像是陪着他的小朋友一样。孩子稚嫩的小手想要捏捏蜗牛背上的壳,又怕会破坏到蜗牛的家一样不敢下手,只是轻轻地点了一下。
就这样,孩子在看着慢慢爬的蜗牛当中,时而咯咯地笑,时而自言自语地说,“蜗牛蜗牛,你慢慢走,我会陪着你一起回家的,不要着急哦,我和妈妈会等你的。”
看着孩子,我也不自觉地傻笑起来了。想想,有时候慢下来,像蜗牛一样慢慢地走,也是一种难得一遇的快乐。
蜗牛走过的路,留下的痕迹,也是有迹可循的。
孩子成长的道路,也像蜗牛一样,在慢慢当中,体验每一个阶段特有的快乐。
来源:科学嘚吧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