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双节假期结束,海上航运与渔业生产逐步恢复。为守住海上安全底线,东海航海保障中心积极行动,通过精准播发安全信息、织密预警网络,全力防范节后安全事故反弹,保障船舶通行安全。
双节假期结束,海上航运与渔业生产逐步恢复。为守住海上安全底线,东海航海保障中心积极行动,通过精准播发安全信息、织密预警网络,全力防范节后安全事故反弹,保障船舶通行安全。
高风险区精准“喊话”,中英文提示全覆盖
商渔船碰撞是海上安全的重点隐患。中心依托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针对东海海区22个“商渔船碰撞高风险警示区”,持续播发中英文防碰撞警示。
无论是进出这些高风险区域的商船,还是作业渔船,都能收到提醒:“加强瞭望、谨慎驾驶、主动避让”,从源头降低碰撞风险。节日以来,已累计播发安全信息约82.4万条,让“重点区域重点防”成为船员共识。
重点水域高频预警,4座基站守护长江口
长江口水域商船密集、渔船作业频繁,是节后安全防控的关键区域。10月7日起,中心启用佘山、鸡骨礁、花鸟山、大戢山4座AIS基站,构建起专门的安全信息播发网络。
这里的船舶每天能收到6次定时提醒,内容直白实用:“加强值班瞭望” “注意渔船动态” “早做避让准备”。据统计,该网络日均服务船舶4500艘,哪怕是传统通信信号弱的区域,也能覆盖到,真正织密了水上安全“防护网”。
后续更有新动作,安全治理“向前移”
接下来,东海航海保障中心还会继续发挥技术优势,加强与海事、渔业等部门的协作,探索更智能的助航服务。未来的海上安全防护,将更侧重“事前预警、精准防控”,让商船、渔船在海上通行更安心。
海上安全无小事,每一条预警信息都是“安全提示音”。向守护海上秩序的工作人员致敬,也愿所有船舶平安航行!
来源:中国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