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可控核聚变还处于“技术验证向商业化过渡”的阶段,一些小市值企业的业绩尚未充分体现其价值,但随着行业的发展,一旦实现商业化突破,这些企业的业绩有望大幅增长,从而带动估值的提升。
10月13日至1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聚变能大会(FEC2025)将在成都举办,市场预期行业将公布重大进展!
目前可控核聚变还处于“技术验证向商业化过渡”的阶段,一些小市值企业的业绩尚未充分体现其价值,但随着行业的发展,一旦实现商业化突破,这些企业的业绩有望大幅增长,从而带动估值的提升。
可控核聚变市场前景广阔,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对相关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将大幅增加。不少小市值公司,虽然目前核聚变业务占营收的比例有待提升,但从长期来看,随着核聚变商业化的推进,其发展具有无限潜力。
1.西部超导
国内低温超导线材龙头,国内唯一量产ITER级铌锡超导线材的企业。获17家机构关注,融资净买入额超3亿元,构建了从“铌钛锭棒→超导线材→超导磁体”的完整产业链。它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的中国独家超导线材供应商,产品也已应用于EAST、“中国环流三号”等多个国家重大科学装置。
2.百利电气
通过控股子公司英纳超导参与BEST项目杜瓦结构研发与制造,低温超导带材技术成熟,同时布局高温超导领域,为聚变装置低温系统提供关键材料。
3.上海电气
全球唯一具备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主机系统制造能力。融资净买入额居概念股首位,机构预测其全年净利润有望同比增长82.2%。其旗下核电集团已发展成为国内核聚变主机系统核心装备供货业绩最全面的装备制造企业之一。
4.精达股份
参股上海超导,间接切入高温超导带材赛道,上海超导是国际唯二批量产千公里级12mm宽YBCO带材企业,为BEST、洪荒70提供高温超导材料,参与DEMO4磁体、20T聚变用D型线圈研发,技术实力对标国际一流。
5.久立特材
市值250多亿,被三家社保基金重仓。公司自主研发的“镍基合金690U型管”,能承受核聚变反应堆里的高温高压和强辐射,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通过中核集团的验证,用于“人造太阳”EAST装置的冷却系统。公司和中核集团、中国广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2024年拿到的特种管材订单超20亿元,其中核聚变相关的订单占比15%。\
6.联创光电
子公司联创超导聚焦高温超导磁体,自主设计的D型超导磁体通过低温测试,成功将高温超导集束缆线技术应用于聚变领域,磁体系统技术获央企认可。
7.东方电气
公司是我国可控核聚变领域核心设备制造与技术研发的中坚力量,深度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承担包层屏蔽模块、磁体支撑系统等关键部件研制,技术参数获国际认证;同时主导国内HL-2M、HL-3等“人造太阳”装置核心磁体线圈及真空室部件开发,攻克0.05毫米级精密焊接、高温真空氦检漏等36项国际领先技术。
8.国机重装
为BEST、CRAFT提供磁体线圈盒、支撑结构等重型部件,2025年参与磁体系统剩余部分招标,重型装备制造能力适配聚变装置大尺寸部件需求。
9.安泰科技
全球唯一批量供应ITER全钨复合偏滤器的企业,产品直接决定装置运行安全性与寿命。是全球首家实现钨铜偏滤器和包层第一壁批量生产的企业。这些部件是直面聚变反应超高温度和环境的关键材料,累计交付超过5000件各种规格的钨铜零件。
10.中洲特材
研发聚变装置用镍基合金、高温合金,用于包层支撑结构与管道,产品耐辐照性能适配聚变复杂环境,跟进CRAFT部件招标。
11.爱科赛博
专注于电力电子领域,聚焦高端装备应用,形成精密测试电源、特种电源、电能质量控制设备三大业务。公司的拳头产品精密测试电源占据营收近60%,客户覆盖比亚迪、阳光电源、中航集团等巨头,是光伏、储能、电动汽车、航空航天领域的“核心设备供应商”,在可控核聚变的相关电源设备供应方面有一定的技术储备和发展潜力。
12.王子新材
通过子公司宁波新容布局薄膜电容,产品应用于瀚海聚能HHMAX-901磁体电源系统,完成首笔订单交付,与聚变新能签订储能电容、支撑电容合同
13.永鼎股份
公司是全球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YBCO)领域的绝对领导者,其控股子公司东部超导凭借IBAD+MOCVD独创工艺,实现临界电流密度800A/mm²(77K自场),在强磁场环境下性能较传统低温超导材料提升3倍,成本降低60%,良品率达90%,成为ITER、EAST等国际重大项目的独家超导材料供应商,并独供能量奇点“洪荒70”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磁体系统。
14.哈焊华通
提供聚变装置特种焊接材料与设备,用于真空室、包层焊接,技术适配厚壁不锈钢、铜合金焊接需求,参与BEST焊接工艺验证。
15.融发核电
是中国核电装备制造行业的领军企业,业务覆盖核电、水电、石化、冶金等领域,在核岛主管道设备、核后处理装备、核一级容器类锻件等细分市场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公司掌握全球领先的核电材料制造技术,主导“华龙一号”主管道国产化,还参与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部件制造。
16.旭光电子
研制百千瓦级、兆瓦级射频四极管,用于聚变装置微波加热系统,填补国内兆瓦级四极管空白,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已批量供应EAST、BEST等装置
17.中国核建
市值300多亿,被四家社保基金重仓。公司是国内唯一有能力建造可控核聚变装置的企业,参与了“人造太阳”EAST装置的升级改造,还中标了新的核聚变实验装置项目。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核聚变装置建造的独家优势,以及传统核电工程业务带来的稳定营收和利润。
18.国光电气
公司是我国可控核聚变产业链中关键部件国产化与工程化的核心引领者,深度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为ITER提供偏滤器、包层系统等核心部件,其中偏滤器全球市占率达35%,并实现CFC/Cu热沉靶板全流程国产化。
19.英杰电气
国内核聚变电源龙头,产品涵盖回旋管电源、中性束电源、磁场电源,适配EAST、合肥、成都等地项目;2025年对接国内多个在建聚变工程,计划拓展磁体电源批量供应,与西南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等离子体所保持长期合作。
20.合锻智能
公司是全球核聚变核心部件制造领域的技术引领者,凭借万吨级液压机微米级精度和真空室多层复合焊接工艺,成为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真空室核心供应商。公司作为全球唯一实现D型真空室量产的企业,其部件精度达0.01mm,焊接合格率99.3%,打破德国技术垄断。
21.雪人股份
公司是可控核聚变低温制冷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其核心产品“兆瓦级氦气压缩机”被誉为核聚变装置的“超低温心脏”,可在-271℃超流氦温区实现百瓦级制冷量,打破美国、法国等国的技术垄断,成为全球唯一具备该技术量产能力的企业。
22.天力复合
提供包层用复合金属材料,参与BEST包层模块研发,2025年受益于包层部件招标启动,订单有望快速增长。
来源:鬼手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