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刚开始怀孕还不明显的时候,仍然坚持上班,她可不是什么娇滴滴的女人,简直就是自己事业的大女主!
央视主持人这个工作无论是听着还是看着,都是一个非常光鲜亮丽的工作,多少人求之不得!
所以如果有这么一个工作,珍惜还来不及!劳春燕这点就做的很好!
在刚开始怀孕还不明显的时候,仍然坚持上班,她可不是什么娇滴滴的女人,简直就是自己事业的大女主!
劳春燕
10 月刚过,52岁的她可是一点儿没闲着。就在 9 月底,她刚跨界主持了央视频的《中国馒头风味盛典》。
这可是她头一回主持非新闻类的直播节目,搭档 CCTV-10 的尹颂,直播前还特意发短视频说自己挺新奇的。
没过几天,10 月初她又马不停蹄地完成了上合组织北京峰会的直播报道。
单是今年公开露面的节目,劳春燕就超过二十场,而那些不为人知的采访、选题策划,更是她日常工作的重头戏。
忙完工作,她做的第一件事,是登上飞往上海的航班。去见那个默默在她身后,把她放飞了近二十年的男人,她的丈夫裘正义。
劳春燕的神奇,得从她出生地浙江绍兴讲起。她爸是电视台记者,从小她就看着爸爸扛着摄像机满世界跑。
从那时候就对新闻很感兴趣,而且这姑娘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1990年高考,她一鸣惊人,绍兴市文科状元、浙江省第四名,直接敲开了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大门。
进了复旦,她更是把学霸这个词,玩出了新高度。
为了提前感受新闻的脉搏,她主动泡在学校广播电台和有线电视台,从写稿、剪辑到播报,恨不得把所有环节都摸个透。
别人四年才能修完的学分,她只用了三年,提前毕业,拿到了文学学士学位。
毕业后,面对各种高薪诱惑,她偏偏选择从最基层的编辑记者干起。
这份清醒和踏实,注定了她要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从上海电视台的《今日报道》到《新闻透视》,再到上海卫视的《星期视点》和《人在上海》,她简直就是个全能战士。
既当主持人,又兼任主编、制片人。那段时间,她几乎是以台为家,通宵达旦是常态。
2003年,她一手创办东方卫视的《东方夜新闻》,把节目做成了全国的品牌。
可就在这么高强度的工作下,她还能挤出时间,读完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
你瞧,这女人体内住着的不止一个灵魂,而是好几个,个个都精力充沛,个个都冲劲十足。
然而,人生的转折点,总是来得猝不及防。2006年,一个央视的邀约,像一道闪电,劈开了劳春燕和裘正义平静的生活。
那时候她在上海已经功成名就,丈夫裘正义,同样是复旦校友、浙江文科状元,在《新民晚报》做得风生水起,后来还当上了副总编。
去不去央视这个问题,一直压在她心头。那是所有新闻人的梦想殿堂,可也意味着要离开上海,离开刚刚组建的家庭。
家里老人都在劝她安定下来,该生孩子了。可裘正义,这个大她八岁的男人,却看出了她眼底深藏的挣扎和不甘。
他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让她放心的去吧,新闻是她的初心,别留遗憾。
就这一句话,打开了劳春燕心中所有的顾虑。她拎起简单的行李,毅然决然地北上,留下了刚结婚不久的丈夫,和那段刚刚开启的安稳生活。
你以为北漂的央视主播,是光鲜亮丽的?错了。刚到北京的劳春燕,为了离台里近,租了一间不足15平米的小屋,一张单人床,一个折叠桌,冬天全靠墙角的电暖气取暖。
外卖和速食是家常便饭,深夜加班后,她常常站在窗边,看着北京的万家灯火,给上海的丈夫发去一句简短的想念问候。
但她从没喊过累。为了主持的更加完美,她办公室里的法律书籍堆得比电脑还高,常常熬夜做功课,生怕在播报时出一点点差错。
从《今日关注》到《环球视线》,再到后来挑大梁的《焦点访谈》,她用知性的犀利和恰到好处的亲和力,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主持风格。
然而,这份双城的爱情,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艰难。
2009年,劳春燕在事业上刚有起色,却发现自己怀孕了。37岁,高龄产妇,本该安心养胎。
但当时的她,正处在央视站稳脚跟的关键期,她实在舍不得放弃。
裘正义在电话里反复安慰让她放心工作,家里有他。于是,劳春燕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那就是带孕上班。
怀着孕的她,丝毫没有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主持节目需要长时间坐着,她就垫个靠垫硬扛。孕吐反应上来,她就躲到后台吐完,补补妆再出来播报。
儿子阿宝出生后,劳春燕只休了很短的产假,就又回到了北京的工作岗位。没办法,裘正义在上海的工作调不开,公婆又年事已高,只能把孩子送回上海由家人照顾。
从此,她和丈夫、孩子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分居生活。
周末不加班,她就赶最早的高铁回上海,周日晚上再赶最晚的高铁回北京。遇到重大选题连轴转,有时候一个月都见不上一面,只能靠视频通话维系感情。
这种聚少离多,难道没有裂痕吗?当然有。但每一次,都被他们用爱和理解弥补。
毕竟两地分居只是住得远,不是心离得远。
如今的劳春燕,依然活跃在荧屏上,52岁的她,知性优雅气质沉稳。
要是问她,后悔吗?她肯定说不后悔。因为她爱新闻事业,也爱家人,只是需要比别人多付出一些罢了!
来源:微光的藏书阁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