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机场落地开始,义乌便以最直白的方式诠释着它的商贸基因——出口处的广告牌上,没有国际大牌的精致海报,取而代之的是义乌国际商贸城某小商品商铺的“硬核招商帖”:微信聊天对话框样式的设计里,主营品类、联系人“老樊”的手机号与微信号、摊位定位、海外招商意向一目了然。
从机场落地开始,义乌便以最直白的方式诠释着它的商贸基因——出口处的广告牌上,没有国际大牌的精致海报,取而代之的是义乌国际商贸城某小商品商铺的“硬核招商帖”:微信聊天对话框样式的设计里,主营品类、联系人“老樊”的手机号与微信号、摊位定位、海外招商意向一目了然。
这份不加修饰的直接,恰是义乌几十年繁荣的底色。去中心化的商贸网络、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带、商户们“敢闯敢拼”的韧劲,支撑着这座城市从“鸡毛换糖”的小市集,成长为“买全球、卖全球”的小商品之都。
如今,在这份不变的底色之上,一场由数字化掀起的变革正悄然重塑着义乌的商贸逻辑。2024年底,《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获批,方案将“数字市场”“数字金融”“数字物流”的“三数融合”理念深度嵌入义乌贸易全链条。而以“全球数贸中心”为标志的第六代义乌小商品市场,更是成为这场改革的核心载体。
随着全球数贸中心在10月份的正式开业,这场变革开始更深入地改变义乌120万商户的日常。他们将从“守着摊位等客来”的传统模式中走出,一点点适应数贸时代的生存新法则,在AI、数据、数字工具的加持下,书写属于自己的“新义乌故事”。
数贸不仅重构了贸易场景,更让无数小企业做跨国大生意有了更加充足的底气
法则一:数字市场里的“获客新玩法”——从“守摊等单”到“全球触达”
“以前是坐在摊位上盼着熟客上门,现在是拿着手机‘追’着全球客户跑。”这是义乌多数商户对当下经营模式的最大感受。在数贸时代,“客户在哪,生意就在哪”成了新的经营信条,而借助数字市场工具打破地理壁垒、精准触达海外客群,也成了义乌商户的“生存基本功”。
AI当“多语导购”,小商户也有“国际营销团队”
上午10点,傅江燕架起支架,打开镁光灯,开始录制每日份的产品介绍视频。片段录好后,上传至“小商AI视创”小程序,接着输入商品相关的关键词,很快,系统自动生成适配的商品文案,傅江燕在语种选项里勾选了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不到10分钟,三个不同语言版本、以她本人形象为原型的AI数字人带货视频便生成完毕,一键同步到了Chinagoods平台与海外社交账号。
“真的是太方便了,说12345,AI就直接把你想要说的内容给说出来了,而且多种语言任你选。”傅江燕笑着说。因在脸书上发布多语种商品视频走红后,身着民族服饰介绍圣诞袜的内容吸引尼日利亚客商直接下单2000多双,如今傅江燕每天制作10多条外语视频分发至20多个海内外社交账号,线上推广已成拓展国际市场的核心渠道。
帮助傅江燕成为“外语高手”的是Chinagoods AI智创服务平台。该平台采用AI技术,创新制作多种AI产品,帮助商家打造线上营销工具、搭建海外站群、对接海外贸易。为了帮商户们“快速上手”,Chinagoods平台还会定期开展AI大模型使用培训会,帮助入驻商家学习AI知识和相关操作。
把云展厅搬上手机
除了数字人导购,AI生图更是商户的“获客利器”。“以前拍产品图要不停换背景、买灯棚道具,成本高还费时间,现在只要一张白底图,两分钟就能生成多种风格宣传图,小妹都能上手操作!”谈及数字工具带来的变化,义乌饰品商户朱素芳拿起手机展示,屏幕上多条项链宣传图风格各异,从简约白底到场景化布景一应俱全。
更让朱素芳满意的是,AI工具降低了操作门槛。“不用再依赖专业审美,我教小妹怎么生成后,她能给出多种方案让我选,挑出合适的就能发朋友圈推广。”她笑着展示前一晚生成的项链图,“睡前花两分钟上传白底图,醒来就有一堆宣传图,又省钱又省心,图片效果还比以前好”。
“AI让我拓客变简单了!”作为Chinagoods首批用户,商户陈美君深谙平台对生意的帮助。除了产品宣传,她还用AI能生成多种语言的名片,沟通更顺畅;遇到客户找不到店铺,发个小商品导航链接,对方能步行精准定位;出去谈生意或旅游,语言不通时用平台翻译功能,基本能满足沟通需求。
法则二:数字金融里的“安全高效经”——手续费低、到账快,跨境收款像“转微信”
“做外贸,最怕的就是‘钱’出问题。”这是义乌商户的共同心声。传统跨境贸易中,汇率波动导致利润缩水、支付手续费高、资金到账延迟、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让不少商户即便遇到大额订单也不敢轻易接手。而以“义支付”为核心的义乌数字金融服务,能够在交易全链路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为义乌市场经营户提供资金安全保障,并助力义乌外贸商家拓展海外市场,形成了“放心收款、灵活避险、便捷融资”的新金融法则。
作为跨境贸易链条中的关键环节,跨境贸易发展离不开支付机构的助力
“以前用传统银行收款,10万元的订单要扣3000元手续费,到账还要等5天。现在用‘义支付’,手续费只要500元,当天就能到账,就像转微信一样方便!”做五金工具出口的刘刚,对“义支付”赞不绝口。
作为义乌自主研发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义支付”的核心优势在于“合规、低成本、高效率”的三重保障。在合规性上,“义支付”与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直连,每一笔交易都经过实时核验,确保资金来源合法,避免“外汇管制”风险。在成本上,“义支付”的跨境支付手续费仅0.2%-0.4%,远低于传统银行的2%-3%。在效率上,支持多币种实时结算,人民币到账最快1小时,外币到账不超过24小时。
“义支付”的跨境支付手续费仅0.2%-0.4%,远低于传统银行的2%-3%
截至8月31日,义支付2025年度跨境支付业务交易额累计达34亿美元,年度同比增长40%,支持全球26个主流币种的跨境收款,累计为2万余家商户开通跨境收款账户,入账交易笔数超4万笔,业务覆盖160余个国家和地区,所有交易未发生一笔风险争议资金。
法则三:数字物流里的“高效履约术”——从“等货到”到“控全程”
“外贸生意,货送得好,客户才留得住。”这是义乌商户的经营共识。传统物流模式下,信息不透明、时效没保障、成本高是常态——商户不知道货物在哪、客户天天催单、遇到清关延误只能干着急。但现在,义乌构建的“陆海空邮+两仓一线”数字物流网络,让商户从“被动等货”变成了“主动控单”,形成了“提速度、控全程、降成本”的履约新法则。
在全球数贸中心的平台上,商户只需输入货物重量、体积和目的地,系统就会自动整合“义新欧”中欧班列、宁波舟山港海运、义乌机场空运等资源,推荐最优物流方案——包括时效、成本、路线等信息,商户可根据订单需求自主选择。
商户陈美君常常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不同的物流方案:“如果客户急着要货,我就选空运,虽然成本高,但7天就能到;如果客户不着急,就选海运,成本能低很多,20天左右到。这样把决定权交给客户,他们特别满意。”
海外仓“就近配送”,国内仓“拼箱省钱”
为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义乌在全球布局了120个海外仓,覆盖3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
这些海外仓不仅是“货物集散地”,更是“本地服务中心”——商户提前将货物运到海外仓,客户下单后,从海外仓直接配送,时效可缩短至1-3天,还能提供退换货服务。
做母婴用品出口的郑丽,在德国汉堡有一个海外仓:“以前货物从义乌发到德国,要25天,客户退换货还要寄回国内,特别麻烦。现在货物放在汉堡仓,客户下单后2天就能收到,退换货直接退到海外仓,效率高多了。”
同时,义乌落地全国首个数字化监管集拼仓,实现“先装运后查验”向“先查验后装运”转变,通关效率提升26%。
物流信息“实时追”,客户放心,商户省心
读懂这份“法则”,义乌的小商品江湖里总会有你的一席之地
短评:“三数”融合下的生态红利,未来生存法则的无限可能
几十年来,义乌始终是一座“造梦之城”——它让“鸡毛换糖”的小贩变成跨境商人,让家庭作坊成长为“出口企业”,让个人的努力与时代的机遇在这里碰撞出最耀眼的火花。120万商户在这里找到生存的法则,实现了自己的“义乌梦”。而今天,随着数贸时代的到来,义乌商户的生存法则也升级到了2.0版本。
这个版本的核心,早已不是“会不会用数字工具”,而是“如何借助数字生态,持续提升竞争力”。
从数字市场的“获客”,到数字金融的“收款”,再到数字物流的“履约”,义乌商户的数贸生存新法则,并非孤立的“单点技能”,而是“三数融合”催生的“生态红利”——数字市场产生的交易数据,为数字金融提供信用依据;数字金融的便捷支付,推动数字市场交易规模扩大;数字物流的高效履约,又为数字市场和数字金融提供落地保障。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态,让商户的生存空间不断拓展。
从“守着摊位等订单”到“敲着键盘做全球生意”,义乌商户的转型,不仅是自身生存方式的改变,更印证了数字经济为中小微企业带来的无限可能——在数贸时代,无论企业规模大小,只要能读懂并掌握“新法则”,就能在全球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义乌的造梦故事还在继续;而属于商户们的数贸新征程,才刚刚开始。
来源:环球网海外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