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综艺镜头扫过餐桌时,那包她从包里摸出来的辣条正躺在道具组的收纳盒里,标签被手指摩挲得起了毛边——后来导演组说,收走零食是怕她吃相太“野”,结果她抓起全麦面包就啃,嘴角沾着面包屑,眼睛亮得像藏了星星。
综艺镜头扫过餐桌时,那包她从包里摸出来的辣条正躺在道具组的收纳盒里,标签被手指摩挲得起了毛边——后来导演组说,收走零食是怕她吃相太“野”,结果她抓起全麦面包就啃,嘴角沾着面包屑,眼睛亮得像藏了星星。
弹幕在那刻炸开了锅。两万条评论里,有人说“女明星吃饭还吧唧嘴?”,更多人却在刷“救命,这才是活人吃饭啊”。镜头没切特写,可谁都看见她左手按着面包,右手撕着包装袋,面包边缘烤得微焦,咬下去时发出“咔嚓”一声,碎屑落在蓝色卫衣上,她没拍,反手抓过旁边的牛奶喝了一大口,喉结滚动的弧度像在说“管他呢”。
节目组后来放花絮,说收辣条那天,马思纯蹲在角落跟道具小哥讨价还价:“就留一根,我保证不镜头前吃。”小哥没松口,她也没闹,转身从包里摸出全麦面包——那是她自己带的,说“怕半夜饿”。没人规定女明星不能吃零食,可太多人习惯了在镜头前表演“自律”:有的用叉子叉起沙拉摆够姿势再放下,有的直播时说“我从不节食”,转头就让助理把宵夜倒掉。马思纯倒好,辣条被收了就啃面包,啃得理直气壮,像放学回家的中学生,书包还没放下就先扒拉冰箱。
可进组《逆风》那天,她站在体重秤上,营养师在旁边记数据:“攀岩训练每天两小时,蛋白质摄入必须达标,晚餐只能吃水煮蛋和西兰花。”她没皱眉,只是摸了摸肚子,笑着说:“行反正拍完戏我要去吃火锅,毛肚黄喉虾滑各来两份。”一个月后,路透图里的她穿着攀岩装备,手臂线条紧实,比综艺里瘦了一大圈,工作人员说她有次训练到低血糖,蹲在岩壁下啃蛋白棒,眼泪往下掉,嘴里还嘟囔“再坚持三天就能吃火锅了”。
观众爱看她吃,不是因为馋那口面包。是看多了“人设剧本”:爱豆在机场裹着貂皮说“我怕冷”,转头被拍到夏天穿短裤;演员采访时说“我只挑好剧本”,结果一年接三部古偶。马思纯偏不按剧本走——综艺里是“吃货小马”,面包屑掉衣服上也不擦;进组是“演员马思纯”,为了角色能把自己饿成纸片人。她把两件事分得清清楚楚:综艺是工作,不用端着;演戏是命,不能含糊。
前阵子刷到她采访,记者问“会不会担心吃相太随意掉粉”,她正低头剥橘子,橘子汁溅到白衬衫上,她抬头笑:“粉要是因为我吃面包掉了,那可能本来也不是冲我来的。”这话听得人心里一松——这年头,连小学生发朋友圈都要修半小时图,成年人在职场装“努力”,在社交圈装“精致”,好像真实成了缺点。可马思纯偏要做那个“敢吃”的人:饿了就啃面包,胖了就减,不跟你扯“身材焦虑”的大道理,也不拿“真实人设”当流量密码。
前几天路过便利店,看见个小姑娘对着饭团犹豫半天,最后选了沙拉,边走边刷手机,屏幕上是某明星的“减肥食谱”。突然想起马思纯啃面包的样子——她咬下去的哪是面包是对“必须完美”的反叛,是告诉所有人:你可以吃面包,也可以练马甲线;可以在综艺里吧唧嘴,也能在镜头前瘦成闪电。真实从来不是非黑即白,是敢在该吃的时候吃,该拼的时候拼,不用向谁证明什么。
弹幕里有句话说得好:“看她吃面包,我突然敢打开冰箱了。”或许我们馋的从来不是那口面包,是馋那份不用装的自在——饿了就吃,饱了就停,胖了就减,瘦了就笑,不用活成别人眼里的“标准款”。
你呢?有多久没在别人面前好好吃过一顿饭了?
来源:小西穿搭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