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有时候,这种付出,不仅会为自己增添负担,也会变成孩子独立承担责任道路上的枷锁。
古语有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为人父母后,即便年过半百,心中也依然放不下孩子,期盼他们能过得更好。
面对儿女的恳求,父母会竭尽全力出手相助,奉献自己的全部。
可有时候,这种付出,不仅会为自己增添负担,也会变成孩子独立承担责任道路上的枷锁。
遇到孩子讨要这三样东西时,一定要狠心拒绝,才能保全亲情。
01 积攒了大半辈子的养老钱
为了减少孩子经济上的压力,很多父母会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帮他们解决,甚至拿出自己努力积攒了大半辈子的积蓄。
楚大爷年轻时做生意,小赚了一些,足够支撑自己和老伴晚年的养老生活。
儿子毕业后,和朋友商量着想开个火锅店,楚大爷怕儿子压力太大,为表支持,就给了他一部分启动资金。
前期火锅店盈利,楚大爷的儿子也没有将这部分资金还回去,只说自己留着开分店备用。
两年后,火锅店因经营不善倒闭,儿子赔不起店铺欠款,回家哭诉,楚大爷心软,帮他将欠债补齐,期间儿子一直住在家里,吃喝开销都由楚大爷老两口负责。
缓了一年后,儿子跟楚大爷表示,自己还想二次创业,需要一些钱,楚大爷看着自己所剩无几的养老金,沉默着拒绝了他。
老话说得好:“老来手里留一万,胜过子女孝心喊破天。”
养老金握在手里的安心程度,比儿女的什么甜言蜜语都实在。
父母对孩子无下限的经济支持,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花父母的钱天经地义,不懂感恩,更学不会承担自己分内的责任。
退休金是老人晚年的依靠,别让自己的善心成为孩子野心的赌注,到头来,只会得不偿失,为时已晚。
02 无底线的情感支持
面对巨大的工作生活压力,很多年轻人都没有发泄的出口点,寻找一圈后,他们便将矛头对准自己最亲近的人——父母。
一位网友小张爆料自己一周内遇到了很多不顺心的事:实习时被带教老师当牛马,散步时被陌生男猥琐骚扰,干活时又被分到了不负责任的搭档等等,让她焦头烂额。
小张压抑着自己的情绪,一直等到母亲打电话询问考公情况的那瞬间,全部爆发出来。
她在电话里埋怨母亲为什么非要让她考公、让她报这样的学校,选这样的专业,导致她现在一团糟。
母亲怕小张难受,默默地倾听完小张的抱怨,始终勉强维持着微笑,没有多说什么。
挂完电话,母亲默默地流着眼泪,之后打电话再也不敢多问了。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我上夜班从不给母亲打电话,她一听到我夜晚的忙绿,就会担心的成夜无法入睡。”
父母作为闯社会的过来人,知晓孩子这一路走来的不容易,但孩子却很难交换位置,去理解父母的艰辛。
孩子向父母诉苦,是将原属于自己的责任和情绪,因无力承担,转移到父母身上,让父母成为自己的“情绪宣泄口”。
因为他们知道,父母会无底线的包容自己,为自己分担负能量。
真正的爱,不是将孩子的负面情绪转移到自己身上,成为他们的情绪支撑,而是鼓励他们独立面对,想办法化解。
03 奉献自己的全部时间
罗曼·罗兰说:“生命不是奉献给子女的祭坛。”
人到晚年,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享受美好的老年时光,而不是将时间全都奉献给孩子。
赵大妈办理完退休后本计划着跟老姐妹一起游山玩水,谁知还没休息几天,儿子儿媳便借口工作繁忙,将孙子委托给她全权照看。
赵大妈心疼小两口,就答应了下来。
除了帮忙带孩子外,她还包揽了洗衣做饭等家务,每天像个陀螺一样,忙得不可开交。
看到老姐妹们发来的旅游合照,赵大妈羡慕不已,也和儿子商量着想出去玩几天,结果儿子一脸不耐烦,直接回到:
“你走了孩子怎么办?谁给我们在家做饭?”
儿子的回应让赵大妈相当难过,总是忍不住反思,是不是不应该将全部的时间都花费在他们身上。
《论语》有言:“爱之适足以害之,宠之适足以贼之。”
父母不是儿女的附属品,不应将自己的一生捆绑在孩子身上,真正的为他们好,是适当的放手,让他们自己学会去承担生活。
父母拥有享受自己晚年时光的权利,儿女不应过度占用,过分依赖。
常言道:“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牛马。”
亲情是相互的,一味地无条件付出,只会让孩子觉得理所应当,越来越没有下限。
对儿女的爱多一份理智的刻度,保持底线,才是最清醒的守护。
人到晚年,学会拒绝孩子的予取予求,让生活带有温度,留有尊严。
-END-
作者简介:晴安,一名新媒体作者。
平台简介:
顾一宸,青年作家,专注于情感治愈和励志分享,写暖床故事,泼酸辣鸡汤。
著有《如果觉得委屈就成为你想要的光》《我与你的惊喜是刚刚好的相遇》《管他努力有没有回报,拼过才是人生》《写作变现:新媒体爆款高效进阶》等书。
关于文章讲到的观点,你是否有不同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来源:顾一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