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四座“建筑”来回答Pierpaolo Piccioli主持的BALENCIAGA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0 20:02 1

摘要:在本次巴黎时装周连续性策划 “TALK THAT TALK” 中,我们将持续邀请设计师与建筑师,把时装视为一种不断被建构的“设计物”。他们的“他者视角”不仅为我们重新界定时装的本质,也揭示其当下剧变如何成为设计史流变的一个切面。

Preface

在本次巴黎时装周连续性策划 “TALK THAT TALK” 中,我们将持续邀请设计师与建筑师,把时装视为一种不断被建构的“设计物”。他们的“他者视角”不仅为我们重新界定时装的本质,也揭示其当下剧变如何成为设计史流变的一个切面。

在这次“首秀季”的时装周中,由Pierpaolo Piccioli带来的BALENCIAGA首秀一定是最重要的场次之一。这种“重要”不仅对于品牌来说,更是对于过去十年间建立起来的“巴黎世家社群”以及其辐射影响的极大的受众群体,这种风格的衔接或者说转变并非只是聚焦在时尚产业内的一次品牌变动,更决定着超乎我们想象的庞大群体的风格转变——这点在过去十年以“解构的风格”诠释BALENCIAGA高级时装先锋基因,并最终真正走向街头的潮流趋势中即可窥见。

参考到Pierpaolo Piccioli过往的作品风格,这个非常低调的意大利人如何接手拥有如此大社交影响力的时装屋,对此外界充满了讨论度,期待、质疑、观望等等不同立场与角度的情绪状态,这更提升了这场秀的关注度。

*

BALENCIAGA夏季26系列发布秀

当设计的拐点真正降临,Pierpaolo Piccioli 以一场深思熟虑的发布,为BALENCIAGA揭开了新的序章。他不追求表面的颠覆,而是选择品牌最本质的创作方法论:将时装视为一种流动的意识形态,一种身份认同的构建,一种对创新的持续激发。他的首秀,因而成为一次有意识的寻根与联结,一次将Cristóbal Balenciaga以人为本、尊重身体的设计哲学,置于当代语境下的真诚重塑。

*

来自前任艺术总监Demna的面罩式样墨镜及前任创意总监Nicolas Ghesquière的Classic City机车包款等在秀场得以延续

他清晰地触碰到那条贯穿品牌血脉的“根”:那是创始人所奠定的,以极简的线条构筑丰富体积的传奇手笔,更是隐藏在其造型背后,那道关于服装与身体之间那道平衡的公式。不同时期的设计师BALENCIAGA风格亦皆是从这根茎之上,自然生长出的不同姿态。这一公式最为外化,也最具感染力的体现,正是BALENCIAGA标志性的“建筑”廓形。在Pierpaolo Piccioli的手中,廓形被赋予了温情的生命性。它忠于Cristóbal Balenciaga将“人”置于创作核心的理念,为动态的身体而构想,在面料的垂坠与身体的流动之间,构筑起一个充满张力的、属于双方的第三维度空间。这微妙的立体空间,正是服装生命力的精髓所在——它既是庇护身体的居所,亦是表达精神的穹顶。这并非对过往的简单复刻,而是一场立足于深刻理解之上的、面向当代的对话。

我们也将以“建筑”为关键词,揭开全新的BALENCIAGA面纱。

本次秀场选在开云集团巴黎总部,而非以往的荣军院,这不只是一次地理的迁徙,更是一场建筑与品牌灵魂的相认。总部所在地,前身为17-18世纪的莱奈阁医院,其经典的拱廊与高窗,勾勒出法国古典建筑的肃穆轮廓,庄重的几何美感也正与Cristóbal Balenciaga所钟爱的晚期哥特风格隔世回响。在这里,历史层层堆叠,一座路易十三时期的小教堂静立于侧,神圣形制,仿佛也为流转于创始人设计中的宗教性表达提供了源初的注脚。不久前,这里刚结束BALENCIAGA by Demna十周年展览,此刻,新旧篇章在此交替,“建筑”亦本身成为品牌转折更迭的见证。

*

本次秀场前身为17-18世纪的莱奈阁医院,也是现在开云集团巴黎总部

秀场并未复原旧日沙龙,而是借由这座建筑本身的骨骼重构出一种巴黎式的沙龙气韵。以创始人故乡命名的BALENCIAGA全新香氛“Getaria”如一层无形的光晕,流转于石质的廊柱与穹顶间,在古典的场域中,再次唤醒品牌发端的回忆。

*

以木质地板铺成的十字走廊被布置为秀场空间

就连听觉也被空间重新定义。音乐在拱顶下迂回,RAYE的《Feeling Good》与Lauryn Hill以管弦乐编制的《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声浪与建筑的声学特性交融,仿佛不是来自音响,而是从墙壁中渗透出来……

在这里,建筑不再是背景,而是最核心的演员。它以其沉默而强大的存在见证了优雅的回归与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启。

从秀前预热到系列发布节奏,Pierpaolo Piccioli有意串联起Cristóbal Balenciaga、Nicolas Ghesquière与Demna的经典语汇。

譬如,Nicolas Ghesquière经典 “鲜花盔甲”被以重工技艺重译;黑色皮革造型与面罩、墨镜等元素,令人想起Demna执掌之下的未来街头,却在全新比例中披上优雅新貌;而Cristóbal Balenciaga的精神始终指引全场——档案库中的半合体套装、丘尼克连衣裙、布袋裙等,皆以当代面料与结构、比例重现。

*

花卉、羽毛、流苏等装饰元素在细节中流露柔软质感

设计师的序列,构成了这座时装屋的基石。Pierpaolo Piccioli以磁带录下的心跳作为邀请函,让每一次搏动对应一个名字、一段时光、一抹剪影,更在价值观层面回归“人”的本质。

他说:“我们共享生命的节律,心跳是人类共通的脉搏。然而每一颗心的跃动,却谱写着独一无二的韵律。在共性中探寻个性,将普世共鸣通过不同表达诠释为独特印记——这正是我创作的基石。”

BALENCIAGA档案中,Cristóbal Balenciaga对建筑感廓形的探索始终鲜明。他以服装塑造空间,如同勒·柯布西耶以“建筑五点”重塑现代居住——二者皆具划时代的革命性。

自1950年代起,他便通过减少服装与身体的接触点来释放轮廓,去除冗余装饰,追求廓形上的纯粹。这一基因,在本季秀场中流转不息:弱化却仍具韧性的荡领、皮革夹克背部的经典廓形、源自斗牛士上装的Bolero短夹克,搭配歌剧手套与Babydoll式裤装;Sack Dress下摆以鸵鸟毛或皮革饰边勾勒出Babydoll轮廓;压轴粉色礼服在小腿处重现50年代Flamenco裙摆的线条……所有经典皆被唤醒,并赋予当代的情绪雕塑般的轮廓并非依靠内部结构实现,而是源于面料本身的剪裁与其内在的连结——织物、色彩与形状凝聚为一种笃定的宣言;以本布制成的花卉与羽毛刺绣亦不再是装饰元素,而成为一种建筑般的建构手法;针织技艺以全新材质,重新诠释了品牌档案库中的经典面料。

*

BALENCIAGA夏季26-The Heartbeat心跳

值得重点说的是,为品牌建筑廓形提供基础的面料开发,一直都是BALENCIAGA设计中的重中之重。这次,Pierpaolo Piccioli革新了经典的Gazar面料,推出Neo Gazar。

*

首次推出的Neo Gazar新面料

1958年Cristóbal Balenciaga原创的Gazar,以其独特的双层织构与雕塑特性,仅凭剪裁便能在空间中塑造轮廓,如同将建筑的语言编织入衣。它是一种双面织物——两层经纬交织,却融为一体:表层以不规则竹节纱织就薄纱,天然形成的断裂与不完美自然形成动态肌理;底层则以柔软欧根纱为基,以丝线连绵赋予廓形支撑,却始终保有呼吸般的流动感。

而在Pierpaolo Piccioli的诠释中,他保留外层薄纱,在欧根纱层中悄然融入丝毛混纺纬纱。这一精妙的介入,柔化了原有的硬朗边界,令Neo Gazar在延续空气感与立体性的同时,更贴近身体的节奏与当代高级时装的剪裁需求。

*

这款包是Pierpaolo Piccioli在Classic City的基础上重新诠释,在此次秀场上推出的

于此,织物亦完成了一场静默的进化。它仍是那个能立于空间的雕塑,却多了几分肌肤般的亲近;它仍承载着历史的重量,却以一种更轻盈、更自由的姿态,走向属于BALENCIAGA的未来。

“Fashion House”(时装屋)一词本身即是一座建筑。相较于“品牌”或“集团”,“屋”这个字更承载温度——那是人与人、衣与身体之间情感的跃动。Pierpaolo Piccioli从预告片起即聚焦“手”的意象,不仅强调工艺,更指向背后的温度:面料上手作的痕迹,针脚间的呼吸,衣装与身体之间的情绪共鸣。更无须说邀请函磁带里,于法国传奇录音棚Miraval Studios采集的Pierpaolo Piccioli真实心跳声所带来了情感上的触动。

在这间“屋”里,温热流转其中。此刻,Pierpaolo Piccioli已推开这间时装屋的大门。他正式邀请我们,走进属于他的BALENCIAGA时代。

如果说曾经穿着Demna那种极具个性化的设计是为了表达自我,那么这种相比较而言的优雅在当下风格的洪流中是否也是另一种独特?

当然是另一种独特,只是这种独特如何让想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彰显自我独特的人接受或者愿意尝试这个独特的风格。其实自己接触很多时装就会发现,许多真的“好东西”比如BALENCIAGA的衣服究竟怎么样,真的需要上身试穿,那种时装结构带来的贴合感以及廓形塑造的量感,在你身体上呈现出的那种惊喜只有在穿上它你才能够感受到。

以往BALENCIAGA是男女装合并走秀,这次只发布了女装的部分,那么男装领域是否会有不一样的期待?

我非常期待男装的表现,我很想看到这种本来在女性衣橱中的廓形和优雅如何在男装上有延续性的表达。还有就是鞋履上的创新,我猜测BALENCIAGA会在运动鞋领域延续过去的风格,但会不会在其他鞋型上有惊喜和突破。如果有我非常愿意尝试。

*

Pierpaolo Piccioli将五颜六色的高跟鞋和厚底拖鞋带进秀场

Pierpaolo Piccioli大量引用了品牌档案库中的经典元素,并以当代手法重新演绎。在建筑设计中,面对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脉的场地时,是如何处理修复、引用与创新之间的关系的?看完这场秀有何启发?

这场秀的空间或者建筑似乎成为了整个系列整体形象上的盔甲,给人一种安全的,圆满的感觉。因为我是通过文字这个载体来创作,所以我从这个角度说说我对于修复、引用、创新三个部分的理解。在创作中,其实也遵循这个框架,必须对存在内容客体做一些信息的“修补”,让内容更丰富的同时找到自己想提出的论点的切口,引用论据从各个方向作证自己的观点,同时要在这个内容创作的过程中有更多体会与思考,除了对客观事实的陈述罗列之外,创新的部分才是最打动人的。就像Pierpaolo Piccioli这个系列,那些更当代化转译后的BALENCIAGA优雅和先锋表情才更具魅力。他好像在搭起一座桥,好像那些精彩的档案元素触手可及。

在具有历史文脉的场地中,建筑师的工作核心是如何建立起一段深度的时空对话——它绝非单纯复刻,也不是对历史的忽视与粗暴干涉,而是在留存与更新、修复与解构、记忆与当下之间呈现一种清晰可辨的平衡。“修复”并非指对场地无差别地复原如初,而是有选择地撷取最具历史价值,最能承载集体记忆的篇章,恢复它的华彩;“引用”超越了物理层面的留存,是对历史神韵的重新演绎,它让历史“被看见”,但却以一种全新的、当代的姿态;“创新”是面向未来的宣言,是对话的最终目的。它并不否定历史,而是在深刻理解历史之后,进入自由之境,孕育出具有生命力的新实体。无论对于建筑还是时装,最好的作品是我们可以在其中同时看见过去,现在与未来。

Pierpaolo Piccioli在预告片中强调手的意象,探讨工艺背后的温度。在当代建筑中,我们也常在混凝土、玻璃之外,使用木材、织物等有温度的材料来唤起情感共鸣。如何看待本系列中皮革的冷峻、丝绸的流动、鸵鸟毛的轻盈与建筑感廓形之间的关系?材料如何参与情感建筑的构建的?

我觉得这次Pierpaolo Piccioli对于服装材料的质感处理非常有一套。比如对于经典的Gazar做的革新推出的Neo Gazar面料。他保留外层薄纱,在欧根纱层中悄然融入丝毛混纺纬纱柔化了原有的硬朗边界,令Neo Gazar在延续空气感与立体性的同时,更贴近身体的节奏与当代高级时装的剪裁需求。还有对于鸵鸟毛等元素用本布去处理,出来的效果不仅从“相”上给出元素本身,更用本布的硬挺效果带去新的廓形塑造和理解。

“建筑感”的廓形是理性的框架,皮革、织物、羽毛这些材料则如同它的皮肤,它们通过触觉与视觉的召唤,唤醒我们曾经的情绪记忆,并为之注入感性的灵光。材料的多样性其实映射的是人类情感的多样性。正如我认为所有的艺术都是借由物质来表达人类作为“人“的情感,建筑是这样,时装也是如此。我们永远也无法否认,形式、结构、材料、氛围等等这些概念的终极,都最终指向人与人性。伟大的时装与伟大的建筑也一样,它们都在理解人、诉说人、歌颂人。对于BALENCIAGA而言,在末世的反叛革命之后,Pierpaolo Piccioli带回的是人性的余温——末日废墟之上,新的太阳再次升起,弥散的光辉拂照历史中的瓦砾尘埃,新的生命正在生长,它躬身站起,揭开又一个纪元的序章。

撰文:杰斯

编辑:piiper

设计:austin

编排:薛韬

来源:卷宗Wallpape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