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直观的无疑是新机器人外观变化,Figure03通过多处覆盖多密度泡沫材质的柔软织物,看起来更具柔性,这类设计在之前傅利叶GR-3以及1X的NEO Gamma都有采用,能进一步提升日常维护的便捷性。
Figure 03全网解读非常多了,机器人大讲堂着重看了三个硬件的细节亮点,国产厂商可以试着围绕这些概念抄作业。
最直观的无疑是新机器人外观变化,Figure 03通过多处覆盖多密度泡沫材质的柔软织物,看起来更具柔性,这类设计在之前傅利叶GR-3以及1X的NEO Gamma都有采用,能进一步提升日常维护的便捷性。
其实际价值在于两点,一个是防护等级的提升,业界有猜测,借助这种防水织物,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裸露执行器的进水风险,预估未来能达到 IP54-IP56,基本日常场景的喷水冲击、短时间浸水都能够承受,还能适配部分户外场景。
第二个无疑是安全性,织物把肘部、肩部等所有可能夹伤人体的部位都很好地覆盖起来了,但又基于多个通风口,帮助整体散热保证衣服面料的通风功能,这种材料学的革新无疑震撼业界,因为这样的机器人外衣设计,既易拆换,又可以防夹伤,相当于给人形机器人定制了一件贴身衣物,未来还可以进化为全身传感器。
为了更适应这种贴合的设计,Figure 03肩部有一个细节在于,变得与NEO Gamma非常类似,即一种下垂的构型,而髋部则朝内收敛,看起来像个身材修长的人,这在内部意味着两处的执行器变得更加紧凑,从而有助于内收包装设计,但这可能放弃了超大负载的路径需求,双臂负载20公斤,从而适应家庭环境,因此力控会非常精准,但也成为家庭环境的新路径。
目前髋部、手肘这些部分还没有完全包裹,这可能局限于散热以及复杂结构的维护特性,或者局限于为了量产部分部件,大量采用了压铸、注塑、冲压等模具化工艺,或者是为了保持机器人在移动时腿部间距以及全身质心分布特性,Figure 03在脚部加入了一个可活动脚趾的部分,并且让脚呈现足弓状,看起来更拟人化,能更好地提高平衡性和步态稳定性,这使得步行速度能维持在1.2米/秒。
其次是视触觉系统的应用。本次Figure 03的灵巧手设计新增了视觉摄像头,在头部主摄像头被遮挡时仍能感知,同时指尖采用自研触觉传感器,最小可检测3克重量压力,实现精细操控。视觉与触觉结合是目前机器人业界比较认可的一种确定性趋势,因为单一视觉模态的感知精度难以满足大多数家庭场景需求,其次开环控制特性将实际闭环控制频率大多限制在1~2Hz,这种滞后性严重阻碍了实时触觉反馈的响应能力。
视触觉系统大多采用局部触觉信息生成高频动作,而全局视觉输入则用于制定短期粗略规划,机器人在进行接触密集型任务时完成效果更好,即使在人类干扰下也能完成动作。
FigureAI最新视频显示,Figure 03侧重家庭场景展示。具体来看,其实家庭场景下工作可分为家务情景、物品分类、人机交互三种。那么借助视触觉以及Helix系统的整体能力,Figure 03不仅可以完成整理沙发桌椅、准备茶歇、浇花、洗衣服、打扫卫生(刷碗、擦桌子)等全局性长任务,还能够完成将盘子、杯子归类,整理超市购物后的蔬菜等物品的复杂操作任务。如果安全性得到进一步验证,那么Figure 03机器人或许未来在与动物的交互上,有望实现突破,例如可与宠物狗玩抛接球游戏,在动态生物识别交互方面取得进展,从而未来在酒店前台担任迎宾与服务员角色,在商业场景中搬运纸箱、分拣快递等工作。
Figure 03还有一个脚部的设计非常震撼。它采用了脚部无线充电,而不是像特斯拉Optimus那样采用背部插拔充电的模式,解决了电缆干扰以及设备改造的问题。这理论上也是一个实现 24 小时工作的概念,因为在固态电池还有一段距离的当下,足部感应充电解决了机器人需要停机充电的问题,不仅可以站在充电垫补电,还可以移动充电,在大多概念里依然具有非常强的吸引力,仅需机器人脚部内置充电线圈,并且踏上无线充电底座,就能实现2千瓦功率的快充。
但是Figure 03也展示了,人形机器人或许并不会局限单一充电方式,例如Figure 03的充电接口在躯干的腰部位置,这种插拔式快充,或许是类似新能源汽车的一种更为便捷的充电方式,能一定程度上共用同类型产业链,包括电池管理系统(BMS)、电芯、连接器及电池组等。
有消息称Figure 03的生产线从 1 月份开始搭建以来,8 月已开始爬产;据称,Figure合作商能满足其“数万件乃至最终数百万件”的零部件供应目标,10月预计已生产了100个以上Figure 03 专用躯干(电池组),且 6-8 周前已完成 100 个电池组的双重检查;预计年底可能量产数百个Figure 03 机器人,但手部等部件生产或成瓶颈。未来借助量产工厂,其第一代生产线初期年产能可达12000台人形机器人,未来四年的总产能目标为100000台。
来源:机器人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