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咳嗽、咳痰、偶有胸闷伴气促、乏力,双下肢重度凹陷性水肿,就诊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公利医院心内科。
43岁男性,因主诉“反复胸闷、气促,伴下肢水肿,半年余,加重 1 周”入院就诊。
作者:施雪斐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病史简介
➤现病史:
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咳嗽、咳痰、偶有胸闷伴气促、乏力,双下肢重度凹陷性水肿,就诊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公利医院心内科。
完善相关检查,因心超提示全心增大、左室壁各节段收缩活动弥漫减弱,左心功能差,行冠脉造影排除缺血性心肌病,住院期间先后给予托拉塞米+螺内酯进行利尿治疗,β受体阻滞剂减轻心肌氧耗,沙库巴曲缬沙坦改善心室重构,胺碘酮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头孢噻肟进行抗感染治疗,谷胱甘肽进行保肝治疗等。
因患者心功能较差合并室性心动过速不良事件,建议患者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患者暂拒。后长期于外院门诊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入我院前1周(2025年6月11日),患者再次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水肿,伴胸闷气促,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恶心、干呕,少尿,纳差乏力,无黑矇晕厥,无腹痛黑便,无发热,症状不能好转,由门诊收入我院(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进行住院治疗。
就诊时,患者双下肢水肿,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偶有胸闷、心慌伴恶心、干呕,无胸痛,无恶心反酸,无黑矇、晕厥,小便少,大便调,纳寐差。
➤既往史:
既往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100mg qd po)进行治疗,近1周血压偏低,未调整用药。否认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疾病病史。否认肝炎、肺结核、血吸虫等传染病病史。否认外伤史、手术史。否认输血史及药物或食物过敏史。
辅助检查
➤外院辅助检查
•2024年12月19日,胸部CT显示:① 两肺下叶间质水肿,右肺下叶伴少许炎症可能,心影普遍增大,心包积液,肺动脉主干及分支稍增宽,右侧胸腔积液(请结合临床);②右肺中下叶及左肺上叶舌段纤维索条灶。
•2024年12月20日,动态心电图显示:①共分析心搏总数103996次,基础节律为窦性心律,平均心律82 bpm,最慢心率70 bpm,发生于12/21032123,为窦性心律,最快心率92 bpm,发生于12/20164607,为窦性心律;②室性早搏8212次,室性占比8%,单发室早6011次,成对室早663次,室速149阵,室性二联律84阵,室性三联律32阵。
•2024年12月19日,心超显示,全心增大、左室壁各节段收缩活动弥漫减弱,左心功能较差,二尖瓣中度反流,肺动脉收缩压增高合并三尖瓣轻-中度反流,射血分数(EF)为28%。
•2025年1月17日,心超显示:全心增大,室间隔及左室壁收缩活动弥漫性减弱,主动脉瓣少量反流,二尖瓣中-重度反流,肺动脉收缩压增高合并三尖瓣中-重度反流,左室顺应性差,左心功能差,EF为28%。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检查结果
➤我院辅助检查
入院心电图检查显示,心率72 bpm,PR间期248 ms↑,QRS时限196 ms↑,QTc 521 ms↑。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I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Ⅰ、aVL、V5-V6导联ST段压低0.05 mv,其后T波倒置,前侧壁心肌缺血。临时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充血性心肌病)。
图1 入院心电图
床旁胸部X射线显示,双侧少量胸腔积液,心影增大,两肺纹理增多,左中下肺野炎症可能,建议行CT检查。
图2 床旁胸部X射线图像
床旁超声显示,全心增大,室间隔及左室壁整体运动减低(扩张型心肌病可能),中-大量二尖瓣反流,中量三尖瓣反流,估测肺动脉收缩压为40 mmHg,少量心包积液,左室收缩功能明显减低,右室收缩功能减低,左室舒张功能减低,EF为27%。
➤入院检验(6月9日):
•血气分析显示,校正的标准酸碱度为7.40;校正的氧分压为91.80 mmHg;校正的二氧化碳分压为20.80 mmHg↓;细胞外剩余碱-12.10 mmol/L↓;标准碳酸氢根17.10 mmol/L↓;全血剩余碱-9.50mmol/L↓;乳酸7.10mmol/L↑;氧饱和度97.80%;提示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
•血常规检查显示,红细胞5.26*10¹²/L;白细胞 5.80*10⁹/L;中性粒细胞72.80%↑;血红蛋白150.0 g/L;血小板:204*10⁹/L;C反应蛋白(CRP)10.30 mg/L↑。
•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测定显示:NT-prBNP 7373.5 pg/ml↑。
•心肝肾功能检查显示,总胆红素45.9umol/L↑;非结合胆红素25.21umol/L↑;谷氨酸氨基转移酶69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53U/L↑;γ-谷氨酰转移酶92U/L↑;尿素10.68mmol/L↑;葡萄糖6.43mmol/L↑;总胆固醇2.74mmol/L↓;球蛋白38.00g/L↑;白蛋白/球蛋白1.00↓;钾5.19mmol/L↑;磷1.64mmol/L↑;肌酐95umol/L;尿酸452umol/L;白蛋白38g/L;钠138mmol/L;氯105mmol/L;钙2.28mmol/L;肌酸激酶80U/L;肌酸激酶同工酶9.22U/L;肌钙蛋白I0.023ng/ml;提示肝损、电解质紊乱(高钾)。
•凝血功能检查显示,凝血酶原时间 33.9s↑;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99↑;凝血酶原活动度 17.3%↓;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36.3 s↑;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12.6 ug/ml↑;凝血因子Ⅷ 304.0%↑;抗凝血酶Ⅲ 51.7%↓;凝血酶时间 18.3s;纤维蛋白原 1.95 g/L;抗Xa(低分子肝素)2.548;D-二聚体 4.48 mg/L↑;提示凝血功能障碍(肝损、高凝)。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检查结果
初步诊断
➤西医诊断:
•扩张型心肌病(充血性心肌病);
•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HFrEF)(NYHA分级IV级);
•心律失常(完全性LBBB、阵发性心房颤动、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高血压2级(极高危)。
➤中医诊断:
•心水病(心阳虚衰证)。
治疗方案
➤一般治疗:心电监护,氧气吸入,限盐,监测体重、24h出入量及血糖,预防感染。
➤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利尿(托拉塞米、螺内酯、托伐普坦)、强心(左西孟旦)。
➤改善心室重构:沙库巴曲缬沙坦、恩格列净。
➤纠正心律失常、预防心血管意外:胺碘酮、美托洛尔。
➤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
➤纠正电解质紊乱:门冬氨酸钾镁片。
➤对症处理:化痰平喘(甲基泼尼松龙+二羟丙茶碱、氨溴索),保肝(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
经治疗后,患者的容量改善、心功能指标好转电解质与代谢紊乱纠正:
➤容量负荷改善:入院后通过精准利尿,患者的24h出入量逐渐稳定,体重减低,双下肢水肿消退,胸闷、气促症状明显缓解。
➤心功能指标好转: NT-proBNP水平逐步下降。
图3 NT-proBNP水平降低
➤纠正电解质紊乱:
①低钾血症:入院时患者的血钾水平偏高,进行袢利尿剂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S)抑制剂治疗后,患者的血钾水平降低,出现低钾血症,进行门冬氨酸钾镁片治疗后,血钾水平恢复正常。
②高钠血症:袢利尿剂导致的自由水清除增加,且患者自述进水过少,导致高钠血症发生,进行托伐普坦治疗后,血钠水平有所降低。
图4 钠/钾水平变化曲线图
➤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22小时25分钟)显示:
•共分析83887次心搏,未见>2.0s的停搏。
•窦性心律,平均心率71 bpm,最慢心率53 bpm,为窦性心动过缓;最快心率93 bpm,为窦性心律。
•I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0.22s。
•房性早搏30个。
•多源室性早搏1083个,占总心搏1.3%,11时发生的室性早搏最多(294个),成对有7对,室性二联律有2阵,室性三联律有66阵。
•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ST-T呈继发性改变。
考虑到患者的猝死风险较高,建议患者进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起搏器(CRT-D)治疗。
6 月18日为患者行CRT-D植入术。术后心电图示,起搏信号正常,心室收缩同步性改善;术中根据患者自身心律,个体化处理并动态调整AV间期;利用自身心律促使融合,以改善电同步和缩窄QRS时限,应用可补充左室多位点起搏技术(MPP),实现心腔4点起搏,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减少电和机械失同步,大幅度提高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反应率至87%,进一步提升再同步治疗效果。
表1 传统CRT vs MPP
图5 植入CRT-D后的胸部X线图片
图6 植入CRT-D后的心电图
诊疗启示
患者为HFrEF,需进行综合治疗,应注意在血流动力稳定、无禁忌的前提下联合用药,尽早、小剂量、同时启动新四联药物治疗。同时注意患者容量管理,警惕电解质紊乱。
在进行HFrEF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GDMT)后,若效果欠佳、猝死风险较高等,可考虑进行CRT治疗。鉴于患者为窦性心律、LBBB、QRS时限≥150 m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5%、符合CRT-D适应证,故考虑植入CRT-D进行治疗。
知识链接
《国家心力衰竭指南2023》指出,对于HFrEF患者,如果应用GDMT 3~6个月后仍有症状(NYHA心功能分级II~IV级),LVEF≤35%,窦性心律,且QRS间期≥130 ms,可应用CRT进行治疗,包括只有起搏功能的CRT-P或者兼有除颤功能的CRT-D,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脏重构,减少心衰住院,提高长期生存率。
图7 慢性症状性心衰治疗流程图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修订版)》指出,窦性心律、LBBB、QRS时限≥150 ms、尽管接受指南推荐的优化药物治疗,但LVEF≤35%的症状性心衰患者,推荐植入有/无ICD功能的CRT(I类,A级)。
表2 CRT-D适应证
参考文献:
[1]张健. 国家心力衰竭指南2023.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 2023;7(4):215-311.
[2]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修订版)[J]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1, 25(6) : 465-478.
专家简介
施雪斐 医生
医学硕士,师从国医大师严世芸、王肖龙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研究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心内科
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CMAC医学事务生成式AI联盟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青年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青年委员
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三年行动计划、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上海中医药大学大学生科创项目、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四明青年基金项目
发表核心论文15篇,参编著作3部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双心医学、肿瘤心脏病学
专家简介
王肖龙 教授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心内科主任,西医内科教研室主任,心血管病研究室主任
现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牵头或参与制定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22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项、上海市科委重大临床专项2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SCI 30余篇,被引750余次),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作为主编、副主编教材或学术专著13部,获各级科技奖12项
研究方向聚焦中医药干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脉粥样硬化及心力衰竭的临床和机制研究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心内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