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9日,巴基斯坦据称对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发动精确空袭,目标直指巴基斯坦塔利班(TTP)领导人努尔·瓦利·马哈苏德——此次跨境打击罕见且大胆,深入阿富汗领空,在南亚、中亚引发震动,标志着巴(伊斯兰堡)阿(喀布尔)关系进入危险新阶段。
2025年10月9日,巴基斯坦据称对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发动精确空袭,目标直指巴基斯坦塔利班(TTP)领导人努尔·瓦利·马哈苏德——此次跨境打击罕见且大胆,深入阿富汗领空,在南亚、中亚引发震动,标志着巴(伊斯兰堡)阿(喀布尔)关系进入危险新阶段。
据情报及媒体报道,空袭击中喀布尔马克罗扬区一辆汽车,车上载有马哈苏德及其数名助手。巴方称这位“头号通缉恐怖分子”已身亡,但马哈苏德随后通过音频否认,称相关消息是“敌人宣传”,事件陷入“战争迷雾”。
阿富汗塔利班证实喀布尔深夜发生剧烈爆炸,发言人扎比胡拉·穆贾希德在X平台声明“无需担忧,正调查事件”,但未提袭击方。当地目击者称,遇袭地点位于行政核心区阿卜杜勒·哈克广场附近,塔利班随即封锁道路、排查安全,引发民众恐慌与交通混乱。
同期,巴基斯坦三军公共关系局(ISPR)宣布,11名军人(含1名中校、1名少校)在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奥拉奇宰县的反恐行动中牺牲,该行动针对印方支持的巴塔分子,凸显巴方对跨境恐怖主义的打击压力。
此次空袭非临时决定,而是巴方对阿富汗塔利班“纵容巴塔”的长期不满爆发。2021年塔利班掌权后,巴塔以阿富汗霍斯特、帕克蒂卡等省为“庇护所”,跨境袭击激增,2024年就致超2500名巴民众死亡。
巴方此举意在传递双重信号:对塔利班,表明耐心已尽;对国际社会,宣告“国家安全受威胁时将单边行动”。军事分析指出,巴空军近年列装JF-17 Block III、J-10C战机,配备精确制导武器,此次行动也体现其打击能力的提升。
马哈苏德曾为神职人员,2018年接任巴塔首领,将分散派系整合成统一网络。在其指挥下,巴塔频繁袭击巴军方设施、警察局,恢复自杀式爆炸等战术,成为巴反恐核心威胁。
虽与阿富汗塔利班同倡伊斯兰教法,但马哈苏德目标是推翻巴政权,而非在阿掌权。他长期滞留喀布尔,无视巴方抗议,成为巴阿关系的“裂痕符号”。
塔利班政府强烈谴责巴方“侵犯主权”,召见巴驻阿使节抗议,内部却分歧明显:强硬派呼吁报复,务实派担忧国际孤立(当前阿正寻求外交承认与经济援助)。
巴国内民众对空袭普遍支持,社交媒体上PAFStrikesBack等话题热传,总理夏巴兹·谢里夫也面临军方与舆论的“强硬反恐”压力。地缘层面,巴阿关系恐进一步恶化,阿或向印、伊靠拢;中国为保障中巴经济走廊安全,可能暗中支持巴方反恐;国际社会反应谨慎,联合国、美西方暂未表态,但担忧南亚安全局势更趋动荡。
目前,杜兰德线(巴阿边境)巴军已进入高度戒备。分析认为,塔利班的下一步行动至关重要:若报复,恐引发冲突升级;若务实妥协,或为巴阿新安全协议铺路。无论如何,此次空袭已重塑南亚反恐格局,印证“极端主义战争无国界”的现实。
来源:军迷战情室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