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患者出现呼吸衰竭、休克、意识障碍、严重心律失常、持续抽搐、严重过敏反应、中毒等任一危重表现,应立即启动转诊流程。
坚守四大核心原则
急危重患者的处置需严格遵循以下核心原则:
🔵 生命至上:一切决策与操作均应以患者生命安全为最高准则;
🔵 安全第一:转诊过程中必须确保初步处理到位与途中监护有效;
🔵 沟通协作:与家属及上级医院保持畅通、高效的沟通。
掌握“ABCDE”法,迅速判断病情
基层医生可尝试在1–2分钟内完成初步评估:
🔵 A(气道):检查其是否通畅?有无窒息风险?
🔵 B(呼吸):观察其频率、节律是否正常?有无紫绀?
🔵 C(循环):测量其脉搏、血压是否处于极端值?触摸皮肤是否湿冷?
🔵 D(神经):判断其意识状态?检查瞳孔对光反射是否正常?
🔵 E(暴露):快速进行全身查体,寻找创伤、出血等潜在问题。
如患者出现呼吸衰竭、休克、意识障碍、严重心律失常、持续抽搐、严重过敏反应、中毒等任一危重表现,应立即启动转诊流程。
转诊前准备:
遵循“STABILISE”原则,确保过程安全
转诊是一个连续的医疗过程,务必做到全程管理。建议依次完成以下步骤:
🔵 支持生命体征:确保气道通畅、必要时吸氧、建立静脉通路;
🔵 电话联系上级医院:清晰简要地告知病情,确认其接收能力;
🔵 安排专业护送:及时联系120急救中心,并安排医护人员陪同;
🔵 保障通路与备齐资料:保持静脉通路通畅,整理并携带病历与检查报告;
🔵 再次评估与获取知情同意:确保患者情况相对稳定后再行转运,并请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 准备应急设备与药品:携带氧气、急救药品与简易呼吸球囊。
规范转诊流程,避免盲目转诊
从准确判断、初步处理、有效联络、专业护送,到最终交接与病历归档,每一步都需严格执行流程。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 避免盲目转诊:对心跳呼吸骤停者应首先进行心肺复苏,待生命体征初步稳定后再考虑转诊;
🔵 秉持“宁错勿漏”:对于疑似危重病例应果断转诊,以防范潜在风险;
🔵 确保病历书写规范:详细记录所有处置措施与沟通过程。
持续培训,提升应急能力
欢迎转发分享,共同助力基层医疗安全建设!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