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拔河是上海群众喜爱的项目,因它简便易行,只要有一根粗而牢固的麻绳,中间扎一根标志带即可比赛,男女老少皆可参加。”(《上海体育志》)古人拔河,先用竹篾编的硬糙篾缆,掌易受伤,到唐朝改麻绳。
上海,是体育文化的繁荣之地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座城市的体育世界
聊聊那些与上海息息相关的体育闲话
说起拔河
大家肯定都不陌生
但你可能不知道
这项历史悠久的运动项目
在我国正式开展比赛的时间
竟在千禧年后
第三十七期,阿拉聊聊
拔河的那些事
“拔萝卜,拔萝卜,嘿呦嘿呦拔萝卜,嘿呦嘿呦拔不动。”童年的《拔萝卜》歌,在我们幼小的心里种下拔河的种子。
从娃娃拔起
“拔河是上海群众喜爱的项目,因它简便易行,只要有一根粗而牢固的麻绳,中间扎一根标志带即可比赛,男女老少皆可参加。”(《上海体育志》)古人拔河,先用竹篾编的硬糙篾缆,掌易受伤,到唐朝改麻绳。
劲往一处使
大学时拔过河,那是20世纪70年代末,在师院西部。在上海人叫“水门汀”的水泥地上,划两条界河,两线间距2米,长绳上扎红线垂2米正中。对垒双方各执长绳一端,谁把对方拉过河界即为胜者。世运会比赛麻绳长35米,绳上中心点拉过己方4米标记线即胜。如今拔河分室内室外,室内在防滑赛道进行,专业的铺邓禄普拔河赛道。室外在草地。今非昔比,过去拔河就穿平时的鞋;现在室内穿平底或运动鞋,室外穿专门的厚底铁板鞋。
世运会拔河比赛
“斗力频催鼓,争都更上筹。”(唐·张说《奉和圣制观拔河俗戏应制》)。与其他比赛不同,拔河是退中取胜。取胜靠力量+耐力+心理素质。要“拧成一股劲,抱成一个团。”“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拔河光凭蛮力不行,那是上海人鄙视的“戆做阿二头”,还是要讲“门道”:一是队尾选体重最重的“大模子”大块头,业内称“锚人”,如锚扎地不动,不仅是增量秤砣,还是稳定队伍重心和引导用力方向的舵手;二是姿势要正确,我参加的班级拔河,体育委员要我们一只脚抵住前者一脚跟,脚脚相抵如环环相扣,个个扎马步,尽可能低蹲下降重心,身子后倾斜接近躺平,两只眼乌珠只看天,身体每部位姿势正确,才能高效输出自己的力量;三是口令有技巧,那次比赛对手喊“一二”在“二”字后发力,我们在他们“一”字出口,来不及“二”就抢先一步发力。
拔河有很多“门道”
中国拔河历史悠久。十四年前,我拍摄奥林匹克艺术家吴小楣的纪录片,他以宜兴粗紫砂制体育陶艺,其中《勾强》和《围棋》赠中国奥委会,中国奥委会转赠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勾强》是两位汉子拔绳,一个屁股着地,向后倾仰。另一个朝后拉绳。勾强起于春秋配合水战的军事技能,用鲁班发明的“舟战之器”钩强,对敌船“退者勾之,进者强之”。这样的臂力练习,逐渐从船上到岸上,最后演变成拔河;至唐朝达峰值,不但改名“拔河”,更遍及民间宫中,成为元宵、清明和立春的一项民俗活动。
《勾强》吴小楣作
拔河不仅在我国,也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1900年第2届奥运会拔河列为田径项目,一直到1920年第7届奥运会后退出奥运舞台。四十年后,国际拔河联合会(TWIF)成立,于2002年加入国际奥委会。1964年,首届国际拔河赛亮相,翌年拔河欧锦赛登台,1975年推出世锦赛。更为引人注目的是高水平的世界室内拔河锦标赛和世运会拔河比赛。
1915年的拔河比赛
2006年,中国拔河协会成立,举办全国拔河锦标赛、中国拔河俱乐部公开赛等高规格赛事。2021年,首届中国拔河俱乐部公开赛举办地上海成立了上海市拔河运动协会。体育之城上海,正在打造中国拔河运动重镇。
栏目编辑:沈毓烨 文字编辑:江妍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