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富硒红薯产业 走出乡村振兴新&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0 19:20 1

摘要:今年,在正安县谢坝乡腹地的鱼泉村,通过构建“合作社+基地+农户”三位一体运营模式,让昔日荒芜的土地焕发生机,联合农业部门建设红薯产业示范基地,成功实施800亩富硒红薯标准化种植项目。

今年,在正安县谢坝乡腹地的鱼泉村,通过构建“合作社+基地+农户”三位一体运营模式,让昔日荒芜的土地焕发生机,联合农业部门建设红薯产业示范基地,成功实施800亩富硒红薯标准化种植项目。

这番喜人的场景,是中国电信遵义分公司落实乡村振兴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选派驻村第一书记为纽带,将企业资源优势转化为乡村发展动能。中国电信遵义分公司驻村工作队坚持“立足实际、精准施策”的工作方针,为高山地区特色农作物产业化发展探索出可借鉴的“电信模式”。

立足资源禀赋优势,找准产业发展突破口。 鱼泉村虽享有毗邻集镇中心的区位便利,但长期受制于传统农业效益低下、产业升级乏力的发展瓶颈。

“我们通过深入调研论证,发现当地独特的富硒土壤、温和气候及充沛雨量,为富硒红薯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长环境。”中国电信遵义正安分公司派驻原驻村书记谢相荣表示,另一方面,健康食品市场需求旺盛,富硒红薯及其深加工产品(红薯粉、红薯淀粉等)凭借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在养生食品市场持续走俏。

此外,谢相荣与村干部们围绕红薯产业具有种植技术成熟、产业链条完整、带动就业面广等突出特点,与村内闲置劳动力丰富、耕地资源分散的现实条件高度契合,培育出特色农业产业。

聚焦特色精准施策,走红薯产业振兴新“ 薯 ”路。 鱼泉村立足本地实际,靶向发力,通过创新机制与务实举措,全面推进富硒红薯产业培育,激发乡村经济发展新活力。

如今,村内800亩闲置耕地及坡地资源得到有效整合 ,建设标准化红薯种植示范基地,既解决传统种植效益低下问题,又实现土地高效利用。 积极对接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地属贵州思南的贵州佳里佳农业公司,引进 “ 富硒红薯全产业链开发项目”,建成红薯粉条、淀粉精深加工生产线,构建“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体系,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与此同时,还引入省农科院红薯研究所优质种苗及栽培技术,将富硒红薯标准化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控、红薯产品精深加工等关键技术本地化应用,建立从种苗到成品的全流程技术规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人。

鱼泉村以红薯产业为核心,依托富硒特色资源,配套建设红薯文化展示区、农耕体验区,开发红薯采挖体验、红薯美食品鉴等特色项目,打造“红薯种植+食品加工+休闲观光”三产融合示范园区,实现产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同步提升。

在谢相荣牵线搭桥下鱼泉村与省内龙头红薯加工企业贵州佳里佳公司建立深度合作,让富硒红薯有了稳定市场。

村委还组织 50余户种植户开展统一技术培训,实现标准化种植、规范化管理、品牌化销售的全流程提升。 首期800亩富硒红薯示范基地已建成投产, 让120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形成“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下一步,中国电信遵义分公司将依托企业数字化技术优势,建设“ 智慧红薯 ”数字农业平台,通过土壤墒情监测、生长环境调控等物联网技术,实现红薯种植精准化管理。 联合县乡政府、合作社打造 “云上薯乡 ”电商直播基地,运用天翼云播等平台开展助农直播 。深化“企业+基地+农户”合作模式,组织村民参与红薯种植、产品加工等环节,推动红薯产业与大健康等新兴产业深度融合,打造集种植、加工、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产业链。

来源:中国电信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