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积极探索普法宣传工作新模式、新路径,近日,一场“科普走四方”大型公益科普活动在昆明植物园举行。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打破司法壁垒、主动延伸司法职能,将普法课堂搬进生机盎然的植物园,与科学普及深度融合,向广大市民传播法治理念,重点普及野生植物保护、生态环境保护、
为积极探索普法宣传工作新模式、新路径,近日,一场“科普走四方”大型公益科普活动在昆明植物园举行。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打破司法壁垒、主动延伸司法职能,将普法课堂搬进生机盎然的植物园,与科学普及深度融合,向广大市民传播法治理念,重点普及野生植物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全民反诈相关法律法规,提升公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精心策划打造“一叶知秋·一案知法”普法亮点
为让法律知识“活”起来,让普法过程“趣”起来,本次活动改变以往单纯发放宣传册的模式,精心制作“一叶知秋·一案知法”普法主题,集“案例展示、法官讲解、互动问答、奖章激励”于一体,整个展区不仅有图文并茂的案例展板、普法宣传折页,还特制“普法先锋”奖章、印有普法标语和联系方式的环保袋、便携小法条、定制笔记本等,既契合金秋时节的物候特征,又形象展示了知晓法律、感知司法公正的普法初衷。
多元互动边玩边学 让法律知识与绿意同行
活动当天,秋高气爽,植物园内人流如织。盘龙法院展位以其鲜明的主题、丰富的内容和有趣的互动,迅速成为活动现场的焦点区域之一,吸引了大量市民驻足参与。
案例展示区——直观感知法律威严精心制作的案例展示区前,始终围满了认真阅读的市民。借此之机,法官干警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辅以展板上的图文,深入浅出地剖析每个案件的案情、判决结果、法律依据以及深刻教训。
“收购野生兰花原来后果这么严重,以前从来没留意过。”市民们不时发出感叹,对相关法律法规有了前所未有的直观认识。
互动问答区——巩固知识激发热情问答环节人气极高。问题设置围绕展板案例和《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刑法》等相关条款,分为难易不同等级,适合各年龄段参与者。
“请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为几级?”“非法采伐珍贵树木可能会触犯什么罪名?”孩子们在家长鼓励下积极抢答,成年人也认真思考、热烈讨论,答对问题还可获得特制的“普法奖章”。
法律咨询区——延伸普法效果活动现场设置了法律咨询区,法官干警们耐心解答市民提出的关于邻里纠纷、物业矛盾等各类法律问题,提供零距离的法律服务,将司法温暖送至群众身边。
三效合一 促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此次“科普走四方”活动是盘龙法院延伸司法服务、创新普法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和成功实践。通过“法治+科学”“案例+互动”“线上+线下”的多元普法模式,结合真实案例的警示教育和正面引导,既让群众深入了解了科学知识,更树立“保护野生植物就是保护共同家园”的绿色发展观念,有效提升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法治意识,为今后持续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同时,法院与植物园、科研院所、高校、公安、消防等部门的同台协作,促进了信息交流与工作联动,为未来在生态环境资源保护领域构建更加紧密的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下一步,盘龙法院将持续深化“一叶知秋·一案知法”品牌建设,加强精准普法、深化部门协作,不断探索司法为民新路径,努力让法治精神如秋风送爽般浸润人心,为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守护好绿水青山贡献更大的司法力量。
全媒体记者:张小燕
编辑:贺靖
审核:段寅彬
二审:钟玲
终审:付晓海
来源:都市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