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8月25日起,云南广播电视台与云南省档案馆合作,在七彩云端推出特别栏目《经典诵读·红色档案里的抗战记忆》。史海钩沉,从文献、书信、日记、电文中,打捞珍贵的历史片段;深情演绎,用主持人专业的诵读,致敬家国记忆;以声音的艺术让抗战精神穿越时空,照亮前行的道路。
字不言、书无声,
见证烽火连天、家国命运;
纸渐黄、墨尤浓,
饱含赤子衷肠、碧血丹心。
将档案撤去尘封,让声音唤醒记忆,去听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的“最后的吼声”。
从8月25日起,云南广播电视台与云南省档案馆合作,在七彩云端推出特别栏目《经典诵读·红色档案里的抗战记忆》。史海钩沉,从文献、书信、日记、电文中,打捞珍贵的历史片段;深情演绎,用主持人专业的诵读,致敬家国记忆;以声音的艺术让抗战精神穿越时空,照亮前行的道路。
本期,让我们跟随主持人李艺楚回到硝烟笼罩下的昆明城,回到西南联大师生《跑警报的日子》,聆听那一代人以知识为盾,以风骨为灯,在战争中坚守文明的故事。
在抗战时期,昆明是除重庆之外遭受轰炸最严重的城市。从1938年到1944年,昆明城上空共响起了232次空袭警报。
日军选择轰炸昆明,是因为昆明作为抗战全面爆发后的大后方,聚集了大量从东部沦陷区撤过来的机关、学校、银行、企业等,是当时最重要的战略基地之一;同时,昆明还是滇越铁路和滇缅公路两条国际运输线的交汇点。
西南联大校舍遭日机轰炸
在这样的情况下,跑警报便成了西南联大师生的家常便饭。联大学子汪曾祺后来在文章里回忆:“一有警报,别无他法,大家就都往郊外跑,叫作‘跑警报’。‘躲’,太消极;‘逃’又太狼狈。唯有这个‘跑’字于紧张中透出从容,最有风度,也最能表达丰富生动的内容。”在艰难异常的办学条件下,联大师生仍然潜心治学,充分展现出从容、乐观的积极心态。
西南联大图书馆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