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弘扬清廉家风,推动党风政风社风向上向善,2025年以来,太原市妇联统筹设计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弘扬清廉家风,推动党风政风社风向上向善,2025年以来,太原市妇联统筹设计、多方联动,深挖我市好家风故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好家风主题系列活动。
解码家风“密钥”:
主题讲座解锁文化基因
什么是家风?我们打破传统说教模式,以“解码”概念为切入点,通过专题讲座剖析家风文化密码,将传统家风智慧与当代家庭需求相结合,解锁家庭幸福的“文化密钥”,增强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迎泽区妇联率先将“好家风宣讲”嵌入市妇联“家庭教育基层行”主体活动,特别邀请全国五好家庭、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崔晋生,以“小家大爱”为主线深情开讲。从长辈叮嘱“诚实做人、踏实做事”的处世箴言,到全家携手投身社区公益的温暖行动,如同“解码密钥”,层层剖开优良家风的深刻内涵,深深触动在场居民的心灵。同步开展的家庭教育环节中,资深讲师侯月红聚焦“亲子关系”与“习惯培养”两大核心,以“理论拆解+案例剖析+现场互动”的模式授课。现场互动频频升温,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榜样为镜,从自身做起,让好家风成为家庭成长的“精神养分”。
小店区妇联聚焦“廉洁家风”这一时代课题,组织“弘扬廉洁家风 建设清廉家庭”主题讲座。现场听众全神贯注,不时提笔记录重点,讲师既剖析廉洁家风对家庭长远发展的意义,也结合生活案例拆解“拒微腐、守清廉”的实践路径,每一句讲解都引发全场深度共鸣。不少家长课后感慨:“要把廉洁教育融入家庭日常,让清廉成为家人共守的精神财富。”
清徐县东湖社区,王金丽老师以《我的陪嫁:一辆自行车里的家风传承》为题展开分享。故事里,自行车承载着父辈“踏实做事、互助爱人”的嘱托,从新婚时的代步工具,到陪伴子女成长的“教育载体”,再到如今成为家庭记忆的“精神信物”——每一个细节都如暖阳般浸润人心,让在场居民清晰触摸到家风中“无私大爱”与“责任担当”的文化基因。
娄烦县妇联启动了“德育家风 幸福娄烦”家风故事读书会、分享会系列活动。通过组织优秀家庭代表、爱心妈妈代表,围绕孝亲敬老、科学教子、勤俭持家、清廉家风等主题,分享鲜活感人的家庭故事与治家心得,生动展现了新时代娄烦家庭的良好风貌。
一场场讲座以“故事”为密钥、“分享”为路径,解码传统家庭美德,解锁现代家庭文明。最终化作千家万户的行动自觉,为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注入持久力量。
沉浸式家风“剧场”:
多维体验触动心灵共鸣
如何让家风故事不止于分享,更能走进人心、融入生活?太原市各级妇联以主动创新的实践给出了答案:将家风故事分享会深度嵌入历史文化场景、创新打造家风主题话剧展演、将非遗手工制作纳入家风实践活动中……这些多维度的沉浸体验,让家风故事从抽象的理念变得可感、可及。
尖草坪区妇联组织爱心妈妈与困境儿童,在中华傅山园温情启幕“涵养好家风 共筑家国梦”活动。尖草坪街道以傅山的风骨、袁隆平的坚守、杨绛的书香等名人家风为引,剖析其对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意义,用榜样故事唤起共鸣,号召以家风涵养时代新风。
在古交市,家庭家教家风话剧展演随即精彩启幕,13个乡街的家风情景剧轮番登场。源自生活的剧情、鲜活细腻的演绎让观众感同身受,掌声不断。东曲街道《陪嫁》通过不断切换的生活场景,让大家好像看到生活中的自己;尾声“温良恭俭让”书法作品,笔锋间尽显家风温润力量,助推文明风尚。
阳曲县创新打造“锦绣姐姐宣讲+妇乐坊非遗制作”双轨模式:“锦绣姐姐”讲家风传榜样力量,参与者亲手雕琢廉洁主题蛋雕,在指尖非遗中烙下廉洁初心。
家风“思辨工坊”:
互动研讨激活建设动能
家风形态万千,何为最适配自家的那一种?每个家庭的答案本就独一无二。当家庭围坐思辨、深入交流,思想的火花便会在碰撞中迸发,不仅能为“如何立家风”探寻更具建设性的方向,更能推动家风从抽象的理念共识,真正落地为融入日常的行动自觉。
万柏林区九二社区开设“稚子谈家训,祖训传久远”家风工坊,引导青少年围坐分享、互动研讨。社区先以焦裕禄“三条家风准则”、司马光《训俭示康》的故事为引,带动现场思辨“家训如何影响人生”;随后孩子们接力分享——小华讲父亲“诚信为本”的职场坚守,萱萱展奶奶“孝悌仁爱”的手写家训。家长李女士感慨,这场研讨让家训在代际交流中焕新,为社区文明注入活力。
阳曲县妇联组织30余名代表开展家风研讨,集体观看《守望家风・俭廉》片段。范仲淹“先忧后乐”的家国担当、方志敏“清贫自守”的革命气节,引发代表们深入交流“如何在生活中践行俭廉家风”。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让现场从“观看”转向“反思”,激活了党员干部及家属传承廉洁家风的行动意识。
杏花岭区妇联邀请最美家庭白秀凤以“四代人故事”搭建思辨平台。她从爷爷冒枪林弹雨支前,到父亲暴雨中守坡护乡,再到自己扎根基层建拥军中心、女儿传红色基因,用家族经历带动研讨“家国情怀如何融入家风”。平凡坚守里的大义,引发听众共鸣:“原来家风不是口号,是代代相传的行动自觉。”
目前,我市已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1家、三晋家教家风馆1家、省级示范性儿童之家3家,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6家。市妇联统筹家庭工作基地的特色楹联匾额、碑碣石刻等资源,深度融入十八条廉洁景观带,引导广大家庭尤其是党员干部家庭沉浸式参观学习——驻足匾额前品家训,凝望石刻悟廉意。同时,结合寻找“最美家庭”活动,通过28期《家事家风》节目将“家风”转化为可听、可看、可感的立体体验;制作并展播133期家风家训优秀视频,聚焦家庭生活场景、知识传承故事与文化育人实践,把家风故事送进千家万户,在耳濡目染中接受熏陶。
8月以来,市妇联联合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面向全市家庭广泛开展“清风传家・廉润万家”好家风故事及家训楹联征集活动。活动累计征集好家风故事145篇,家训楹联作品396副。这些作品围绕世代传承的家训、历史悠久的本地文化、各行各业的职业特色等创作提炼,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的丰富内涵。稿件审核与筛选工作已顺利收尾,经初步评定选出优秀家风故事22篇、优秀楹联作品45副。
下一步,市妇联将稳步推进“清风传家・廉润万家”相关工作,将活动成果与干部家风建设结合,让廉洁理念可听可感、可学可做,引导党员干部带头立家规、严家教、正家风,推动党风政风社风民风良性互促、相得益彰,营造我市廉洁从政、廉洁齐家的良好氛围。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