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8号收市后,我特意约私募圈的老周吃饭,他刚放下筷子就吐槽:“今天接了二十多个电话,全是问CPO要不要补仓的,这些人盯着跌了3天的板块死磕,根本没看见旁边存储、有色都偷偷涨出坑了!”
10月8号收市后,我特意约私募圈的老周吃饭,他刚放下筷子就吐槽:“今天接了二十多个电话,全是问CPO要不要补仓的,这些人盯着跌了3天的板块死磕,根本没看见旁边存储、有色都偷偷涨出坑了!”
这话让我心里一沉。打开行情软件一看,果然——CPO板块这周回调超6%,不少人套在高位慌得不行;可另一边,存储芯片指数悄悄涨了8%,有色金属里的黄金、铜更是连拉4根阳线。更关键的是,老周给我看的机构持仓数据里,三季度社保基金已经悄悄减仓CPO龙头,反手加仓了3只存储股和2只有色股,持仓占比直接提到12%。
很多散户总盯着自己手里的套牢股,却忘了A股向来“风水轮流转”。为啥机构突然从CPO转向存储和有色?这两个板块到底藏着啥普通人没看到的机会?今天就用大白话把这事儿说透,全是扒研报、问业内人攒的干货,帮大家别在一棵树上吊死。
一、先泼冷水:别死磕CPO了,3个信号说明短期该歇了
不是CPO长期没戏,而是现在再死磕,纯属跟自己的钱过不去。这三个信号已经很明显,机构都在跑,散户别当接盘侠。
第一个信号是获利盘玩命兑现。CPO从年初到9月已经涨了70%,不少机构和游资赚得盆满钵满,现在借着市场调整出货,10月9号那天,联特科技、奥飞数据这些龙头全天净流出超3亿元,全是大单在卖。老周跟我说:“我们圈子里上周就开始减CPO了,涨太多没性价比,落袋为安才踏实。”
第二个信号是技术路线有变数。现在CPO的核心技术依赖海外的高速芯片,国内企业还在攻坚,万一后续出现更便宜的替代技术,这些高估值的CPO企业就得凉。某券商通信分析师私下说:“现在CPO是‘需求确定,但技术不确定’,机构不敢长期死扛,宁愿先撤出来看清楚。”
第三个信号是资金已经用脚投票。打开行业资金流向,最近一周CPO板块净流出28亿元,而存储芯片净流入19亿元,有色金属净流入32亿元。A股从来都是“资金说了算”,钱都跑了,还死磕不是找亏吗?
说白了,CPO不是不行了,而是短期涨太猛、风险堆太高,该歇口气了。与其在这儿耗着等解套,不如看看机构新盯上的存储和有色,这俩板块现在才刚启动,性价比高多了。
二、扒透存储芯片:跌了两年终于熬出头,机构偷偷加仓的底气在这
存储芯片这波上涨不是瞎炒,是“供需反转+技术突破”双轮驱动,机构敢加仓,全是因为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机会。
先看供需:从“卖不掉”到“抢着要”,订单排到明年
前两年存储芯片跌得有多惨?2023年某龙头企业净利润跌了90%,仓库里堆满了卖不出去的芯片。但现在完全反过来了,2024年三季度全球半导体市场回暖,光存储芯片的收入就同比涨了17%,三星、SK海力士这些巨头的收入直接翻倍。
我查了国内几家存储企业的公告,现在订单排期都到2025年二季度了,有的企业甚至开始限制供货,怕后面产能跟不上。某存储芯片厂商的销售总监说:“以前求着客户买,现在客户带着现金来订,AI大模型太吃存储了,一台服务器的内存需求是以前的5倍,根本不够用。”
再看技术:国产替代终于突破,不用看老外脸色
这才是最关键的底气。以前高端存储芯片全靠进口,现在长江存储的全国产NAND产线都试产了,从设备到材料100%国产化,全球份额直接冲到15%。这意味着啥?不仅能省下大笔进口钱,还能靠性价比抢海外订单,企业利润自然能涨。
机构早就盯上这波机会了。三季度公募基金持有存储芯片股的数量从200家涨到310家,某头部基金直接把存储股的持仓占比提到18%。基金经理在季报里明说:“存储芯片的国产替代进入加速期,这是未来两年最确定的机会之一。”
风险提示:别碰“蹭概念”的,盯紧这两类企业
不是所有存储股都能买,有些企业根本没量产能力,纯属蹭热度。要选就选两类:一类是有核心技术的,比如能做DDR5内存、HBM显存的,这些技术壁垒高,别人抢不走饭碗;另一类是订单饱满的,查一下财报里的“预收账款”,要是同比涨50%以上,说明订单真的多,不是吹牛。
三、说清有色金属:不是老周期,是“政策+需求”催出来的新机会
提到有色,很多人觉得是“老掉牙的周期股”,但这次不一样,是“宏观政策+新兴需求”共振,机构看好的是长期价值重估。
基本金属:铜铝迎来“戴维斯双击”,估值低到离谱
铜和铝这波上涨,核心是“供给不够+需求太旺”。供给端,过去十年全球矿山都不怎么投资,铜铝的产能根本上不来,加上国内环保限产,供给弹性特别弱 。需求端,新能源汽车、特高压都要用到铜铝,一台新能源车的用铜量是燃油车的2倍,需求只会涨不会跌。
更划算的是估值,现在铜板块的PE才12倍,铝板块10倍,都在近十年的7%分位,相当于打了个“骨折”。老周说:“现在买铜铝股,就像2019年买新能源,估值低、需求旺,稳赚不赔的买卖。”
贵金属:黄金白银成“避险神器”,涨势还没结束
最近地缘局势紧张,加上美联储可能降息,黄金白银成了香饽饽。2024年黄金价格已经涨了29.73%,白银也跟着补涨,国内现货黄金都突破600元/克了 。而且央行还在疯狂买黄金,全球央行今年的购金量已经创了历史新高,这给金价托了底。
某贵金属分析师跟我说:“黄金现在的逻辑变了,以前看通胀,现在看‘去美元化’,各国都在囤黄金避险,这波涨势至少能持续到明年。”白银更值得关注,它既能当贵金属避险,又能用于光伏产业,需求比黄金更旺,补涨的爆发力可能更强。
机构动作:社保基金加仓,外资悄悄扫货
资金不会说谎。三季度社保基金加仓了4只有色股,北向资金增持铜铝龙头超1亿股。老周透露:“我们现在把有色股当‘压舱石’,既抗通胀又能赚成长的钱,比炒题材稳多了。”
四、避坑指南:普通人买存储、有色,这3个错误千万别犯
很多人看到机会就盲目跟风,结果亏得一塌糊涂。这3个坑一定要避开,全是血泪教训。
1. 别“满仓梭哈”:再好的板块也会回调
存储和有色虽然趋势好,但波动可不小。比如某存储股上周涨了10%,这周就回调5%,要是满仓梭哈,心态很容易崩。我身边有个朋友,把所有钱都买了某铜业股,回调时慌得割肉,结果后面又涨了8%,白白亏了钱。
正确做法:用30%的仓位布局,比如拿10万本金,3万买存储,3万买有色,剩下的留着补仓。就算回调10%,补点仓就能摊薄成本,心态也稳。
2. 别“只看名字买股”:有些股根本没核心业务
市面上不少股票带“存储”“有色”字样,其实根本没实质业务。比如某“XX存储”,财报里存储相关收入占比才5%,全靠其他业务撑着,涨的时候跟不上,跌的时候比谁都快。
查证方法:在东方财富、同花顺的个股页面里,查“主营业务构成”,要是存储或有色相关收入占比低于30%,果断放弃。别被名字骗了。
3. 别“短线来回折腾”:这俩板块要长期拿
存储的国产替代、有色的价值重估,都不是一两天能完成的,至少要拿6-12个月。要是今天买明天卖,手续费交不少,还容易踏空。某基金经理说:“我们做有色投资,看的是3年的周期,普通人要是没耐心,最好别碰。”
要是没时间盯盘,买相关的ETF更靠谱,比如存储芯片ETF、有色金属ETF,能分散风险,还不用选个股,长期拿着就行。
五、实用操作:3步选出靠谱的存储、有色股,新手也能学会
不用懂复杂的财报,按这3步操作,就能选出机构都在买的靠谱股,亲测有效。
第一步:先看“业绩预告”,排除“垃圾股”
打开个股页面,看最新的业绩预告,要是“净利润同比增长50%以上”“扣非净利润为正”,说明公司真赚钱,不是炒概念。要是业绩亏损或下滑,再便宜也别碰,大概率是坑。
比如某存储股三季度净利润同比涨120%,扣非净利润也涨了100%,这就是真成长;反之,某有色股净利润涨了,但扣非是负的,说明靠补贴赚钱,不靠谱。
第二步:再看“机构持仓”,跟着聪明钱走
机构比我们专业,跟着他们买准没错。在“股东研究”里看“机构持仓”,要是三季度机构持仓数量比二季度增加,且有社保、北向资金这些“聪明钱”入驻,说明这只股被看好,值得关注。
比如某铜业股,三季度社保基金加仓2000万股,北向资金增持1500万股,这就是明显的信号,跟着买大概率不会错。
第三步:最后看“估值”,别追高“贵的”
估值太高的股风险大,要选“估值低位”的。打开“估值分析”,看PE(市盈率)在近3年的分位,要是低于30%,说明估值便宜,有上涨空间;要是高于70%,就是太贵了,别追。
比如现在存储板块的PE分位在25%,有色在7%,都是低位,值得布局;要是涨到50%以上,就得警惕了。
结尾:存储和有色,你更看好哪个?来聊聊怎么布局!
今天把CPO该歇的原因、存储和有色的机会,还有避坑技巧都讲透了,不是让大家盲目换股,而是想告诉大家:A股从来不是“死磕一只股就能赚钱”,跟着资金和基本面走,才能踩对节奏。
可能你手里还拿着CPO,纠结要不要换仓;也可能已经买了存储或有色,想知道要不要加仓;甚至你还在观望,想等更好的机会。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觉得存储和有色谁的上涨空间更大?要是布局,你会选哪类股?咱们互相交流,帮更多人选对方向!
来源:努力的年轻人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