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的黄金10年,做到这3个“不”,福气会越来越多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0 17:22 1

摘要:省吃俭用半辈子,原想好好享受晚年,却因一时挥霍,把手中那点积蓄弄没了;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省吃俭用半辈子,原想好好享受晚年,却因一时挥霍,把手中那点积蓄弄没了;

处处替儿女操心,事事过问,却不想被子女怨怼,导致家庭不和,关系疏离;

退休后,日子虽悠闲自由,却仿佛失了重心,愈发空虚孤独,精气神每况愈下……

很多人在步入晚年生活时,明明想过舒心惬意的日子,却总是事与愿违。

究其原因,往往是自己没拿捏好行事分寸、没做好未来规划。

都说:千金难买老来福。

晚年过上怎样的生活,是由平时的行为习惯决定的。

退休后的黄金10年,做到这3个“不”,福气会越来越多。

消费上:不挥霍无度

俗话说得好,手有余粮,心中不慌。

可有些老人出于“补偿”的心理,想要花钱买健康、买“亲情”,却深陷消费陷阱而不自知。

看过一位上海网友的分享,她的婆婆退休后,在养生保健上的花销愈来愈大。

婆婆认为,只要买的保健品对身体好,贵点也无所谓。

因此,她不断购入各种价格不菲的老年口服药,还有上千块的磁吸内衣、5800元的艾灸椅、两万多元的保健床垫等用品。

子女们曾经劝她不要乱花冤枉钱,可老人反过来怒骂他们不孝顺,依旧我行我素。

短短几年,婆婆花掉了60多万元,不仅把自己的退休金花光,还把公公去世前留下的钱挥霍殆尽。

更令人不解的是,她还想卖房继续消费。

可没等计划实现,婆婆便生病住院了。

那些她花光积蓄买来保命的东西,并没有保住身体健康,反而让她每天还要多交不低于1500元的住院费。

显然,婆婆的做法是很不理智的。

老人家买些养生产品无可厚非,但把养生当保命,把全部积蓄投进去,不仅容易导致半辈子的积蓄打水漂,还会加重儿女的负担。

如今社会上,类似的事件并非少数:

比如宁波余姚市三七市镇70多岁的曹大爷,花11万元购入的品牌药只是普通的提神药;

还有北京海淀区的邓阿姨,花3万元购入“中医大师”推荐的“神药”,最后却被告知是假药……

很多老人勤俭节约大半辈子,终于攒下一笔可观的养老金,就想着往后的日子对自己好一点。

可舍得花钱是一回事,懂得花钱又是另一回事。

由于缺乏对商品的了解,以及随着年老带来的判断力下降,老人容易轻信于人,误入高价消费骗局。

他们遇到对自己嘘寒问暖的人,便当成亲人;听到被夸得天花乱坠的宣传,便深信不疑。

然而,那些高昂的付出既买不来真心,也换不来奇迹。

真正的安康,不在高价的保健药丸,而在运动锻炼,强身健体;

真正的幸福,不在热情的嘘寒问暖,而在身边人的记挂与关爱。

擦亮眼睛,理性消费,不挥霍,不浪费,才能拥有一个细水长流的晚年。

家庭里:不干涉子女

周国平说过:

“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的界限,而一切麻烦和冲突都源于想要突破这界限。”

生活里,有些老人和儿女的关系不好,往往是因为对儿女的事管得太宽了。

可再亲密的家人,彼此间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边界。

如果父母在子女长大后,还一如既往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要干涉,势必会影响家庭和谐。

电视剧《加油!妈妈》中,田母就是一个非常强势的婆婆。

因嫌弃儿媳妇学历低,从始至终,她对儿子的婚姻很不满,整天指手画脚。

家里小到每天吃什么菜,大到儿子儿媳什么时间同房,都得按照她的意思来办。

儿媳若是反驳两句,便遭她贬低辱骂没教养,上不得台面;

儿子试图跟她说理,便被她撒泼怒骂没良心不孝顺。

为了抱上孙子,重男轻女的她不顾儿媳不生二胎的意愿,找来各种生儿秘方,让儿媳怀上宝宝。

等儿媳好不容易接受怀孕的现实,她又各种作妖,导致儿媳意外流产。

儿媳伤心失望下带着女儿搬走了,儿子为挽回婚姻也愤然离家。

原本一个幸福的家庭,终究被田母的霸道和无底线彻底撕碎。

在我们的生活里,不少父母退休回归家庭后,出于责任和关心,喜欢用过来人的身份对儿女进行教导。

不论婚姻、工作,还是生儿育女,他们都忍不住出声参与,却令儿女深受困扰,生出嫌隙。

可俗语常说:儿孙自有儿孙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环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观念,圈层不同,即使摆家长架子压着,子女也不会买账。

真正智慧的父母,都懂得对儿女放手,不催婚,不催生,不多嘴,不多事。

儿女开心幸福,才是为人父母最好的归宿。

生活中:不停滞成长

知乎上曾有人提问:

老年人顶级的养生方式是什么?

其中一个高赞回答是:保持持续学习的能力。

深以为然。

近日,网上一位跳爵士舞的广州阿姨,引来不少网友围观。

她不仅身姿轻盈,装扮时尚,跳舞时更魅力四射,状态丝毫不输年轻人。

更令人惊叹的是,阿姨是一名业余的舞者,如今已经有70岁了。

10年前,因为热爱,她以60岁高龄学习爵士舞。

跳舞不仅给她带来快乐,也让整个人焕发出生机勃勃的状态。

阿姨说,只要身体允许,她就一直会跳下去,活到老学到老,年龄从来不是枷锁。

一番话,令网友们直呼自愧不如。

年龄不仅没有成为阿姨学习的障碍,反而成为她闪闪发光的徽章。

也许,以前因为环境限制,老年人娱乐学习的选择很少。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老人勇敢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技能,活出新面貌。

无独有偶,二胡演奏家爱红,也是一位与时俱进的退休老人。

为了继续自己的艺术爱好,她在儿子的鼓励下,勇闯直播赛道,开启“网红”之路。

从注册账号、选曲目、录视频、开直播,爱红都是一步一步从头学起。

她和儿子组成的二胡组合,不仅演奏传统曲目,还新学了很多流行曲目,如《女儿情》《月亮之上》《孤勇者》等,受到不同年龄段粉丝的喜欢。

随着直播间的热度升高,2024年,母子俩竟接到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赵聪的电话邀请,出国表演。

此后,爱红的演奏又从网络发扬到国外,舞台越来越大。

现在的爱红比退休前更忙,直播间延续了她的艺术生命,也让她深深体验到重启的快乐。

她说:“只要力所能及,没有什么不能做的事。”

退休不是结束,而是意味着新的开始,可以有无限的可能。

如今,越来越多的退休老人走出家门。

他们有的上老年大学学习书法、太极、戏剧和舞蹈,有的甚至像年轻人一样,学外语、玩电竞、走秀、组女团舞,大放异彩。

有了想要成就的事情,他们浑身都是干劲,不仅日子丰富了,心情愉悦了,连身上的病痛都少了,人是越活越年轻。

退休以后,与其在思前想后中趑趄不前,不如给自己一个机会重启人生。

培养兴趣爱好,激活生命的热情;丰富精神世界,滋养心灵的沃土。

当你敢于尝试,找到人生第二曲线,才能活出人生余晖,把日子越过越精彩。

写在最后

曾在网上看到这么一句话:

老年人晚年最大的幸福,是老有所依,老有所安,老有所能。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有个安稳愉悦的晚年,而真正聪明的人,早已懂得好好规划自己的后半生,修行纳福。

不浪费每一分积蓄,把钱花在刀刃上;

不插手儿女的私事,适时的尊重和放手;

不瞻前顾后大胆追求,做自己想做的。

走对了路子,做好了准备,再苍老的岁月也依然发光。

愿你也能走好当下的每一步,拥有福气延绵的晚年。

来源:读者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