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免税终结冲击TEMU和SHEIN,FedEx、UPS、DHL三大巨头如何破局?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0 18:28 1

摘要:自美国停止800美元及以下的低价值包裹豁免政策以来,联邦快递(FedEx)、UPS、DHL等快递巨头,以及众多电商和零售企业均表示政策取消带来了困惑、更高的成本以及海外货运受阻。美国银行分析师指出,低价值包裹豁免政策的取消可能导致UPS和FedEx在今年航空货

来源/跨境电商物流百晓生(ID:kjbaixiaoshen)

翻译、编辑/Winni

01

跨境供应链陷入混乱

自美国停止800美元及以下的低价值包裹豁免政策以来,联邦快递(FedEx)、UPS、DHL等快递巨头,以及众多电商和零售企业均表示政策取消带来了困惑、更高的成本以及海外货运受阻。美国银行分析师指出,低价值包裹豁免政策的取消可能导致UPS和FedEx在今年航空货运的旺季表现低迷。

巴布森学院(Babson College)市场营销学教授Lauren Beitelspacher表示,政策取消后,未来许多货运可能陷入“混乱”,企业需为更高的运输成本做准备,同时尝试搞清楚每一单具体应缴费用。零售商可能会通过提高运输效率,例如将货物集中在托盘或集装箱中运输,而非单件发送来应对成本压力。但这些变通措施是在经历数年疫情相关的供应链中断和持续通胀之后提出的。企业必须探索其他解决方案,尤其是对利润微薄的低价商品而言,这一过程难免伴随阵痛。

而政策取消带来的影响已经逐渐显现。在社交媒体上,许多小型企业抱怨送货单出现意料之外的费用,并且因为顾客拒绝支付额外的进口税,警告运输延迟。

​部分邮政运营商因此暂停寄往美国的服务。万国邮政联盟9月初表示,由于邮政运营商难以适应新的征收规则,至少88个成员国的部分邮政业务暂停寄往美国,直至找到解决方案。截至8月29日,其192个成员国寄往美国的邮政包裹量较8月22日下降了81%。

​这些规则首次将关税征收与缴纳责任转嫁给运输承运人或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批准的合格方。航空公司等承运人表示不愿或无法承担这一责任,而邮政运营商尚未与符合美国海关资格的各方建立联系,这导致了重大的运营中断。

即便是供应链深厚的大型企业,也开始感受到政策影响。例如,中国电商巨头SHEIN、TEMU等,作为该政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不仅出现销量下滑,广告投放也有所收缩。美国银行分析师表示,SHEIN已上调部分商品价格。

​“最低限度豁免”政策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随着美国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该门槛先后从1美元提升至5美元(1990年)、200美元(1993年),十年前升至800美元。在此过程中,整个电商生态逐渐围绕该政策发展壮大,国际电商得到迅猛发展。政府数据显示,符合“最低限度豁免”条件的货运量占美国进口总货运量的92%,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每天需处理约400万件此类货物。

​如今美国取消低价值包裹豁免政策,不仅打破了过去十年形成的国际电商和物流生态,也对跨境供应链的各环节带来了深远影响。政策的历史演变显示,其原本旨在降低低价值进口处理成本,但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大与全球供应链的复杂化,取消豁免势必引发短期阵痛。未来,企业能否在这一政策变革中快速适应、优化运输流程与供应链布局,将直接决定其在全球贸易格局中的竞争力与盈利能力。

02

三大快递巨头影响几何?

在此背景下,美国银行分析师对FedEx、UPS、DHL等快递巨头受到的影响表示担忧。

据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数据显示,2024财年通过“最低限度豁免”政策进入美国的包裹数量达14亿件,几乎是2022年的两倍。在过去10年内,进入美国的货物数量增长超过600%,其中绝大多数是通过航空货运的方式,88%的货物通过UPS、DHL、FedEx等快递公司或者商业航班运输。

​货运数据平台Xeneta相关负责人提出,TEMU和SHEIN日均全球货运量合计约9000吨,相当于88架满载的波音777货机。而仅在一年前,FedEx和UPS的高管们仍在讨论如何应对来自中国到美国的大量直邮包裹。例如:UPS首席执行官Carol Tomé曾在去年7月表示,中国电商包裹量呈“爆炸性增长”;FedEx首席客户官Brie Carere在去年6月指出,“没有一家承运商能够满足这些电商企业的全部需求。”

在2023年和2024年,全球航空货运市场的旺季紧张局面也是由中国电商平台通过“最低限度豁免”政策运输低价值包裹带动的航空需求所改善的,如今政策取消预计将导致2025年的航空货运旺季表现低迷,也会对三大快递巨头造成影响。

例如,中美间需求下降已对FedEx的利润造成冲击。据FedEx公布的2026财年第一季度业绩,FedEx在第一季度因关税压力损失了1.5亿美元,并将营收下降归因于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最低限度豁免”政策取消,并预计本财年关税将使净利润减少10亿美元。

​在截至8月31日的三个月中,联邦快递货运的营业利润为3.6亿美元,销售额接近22.6 亿美元,这些数字分别低于去年同期的4.39亿美元和23.3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也从去年同期的18.8% 降至16.0%。

​其中,美国国内包裹收入增长8%,达到127亿美元,支撑了FedEx整体营收在该季度实现3%的增长,达到191亿美元;平均日包裹量增长5%,达到1390万件,而国际出口量下降3%,至日均110万件,主要受中美航线影响。中美航线约占FedEx合并营收的2.5%,并且是最盈利的洲际航线。

​FedEx预计今年旺季的日均货量将较去年实现“低至中等幅度增长”,而由于今年假期比去年多出一天,全年旺季总货量将实现高个位数增长。虽然海运行业在6月和7月因8月的美中贸易谈判最后期限出现所谓“抢先出货”现象,但FedEx在自身业务中未观察到类似迹象,对节日旺季的增长“谨慎乐观”。

​从数据来看,美国消费者依旧有韧性,但无论在航空货运还是快递业务中都没有看到提前出货的迹象。7月的货量表现强劲,很多美国零售商都在积极促销,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我们不认为那是提前出货。

​而随着来自中国的需求下降,FedEx正在进一步调整该地区的运力,将跨太平洋亚洲出港的紫尾机运力同比削减了25%,较上季度下降近10%。同时也以相似幅度减少了第三方的运力,同时将运力转移至亚欧航线,以获取盈利收入。

​UPS曾在6月预计今年第二季度从中国运往美国的包裹运输收入将同比下降约25%。这是UPS利润最高的贸易航线之一。UPS首席执行官Carol Tomé说道,UPS中国至美国的业务占其国际收入的11%,需要更加从容应对贸易紧张局势。虽然中美之间的贸易有所下降,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却有所增加。

​现在UPS已经要求客户在收货前在线支付关税和代理费用。从美国境外寄来的商品,其关税和税费要么由发货人支付,要么由收件人支付。由发货人决定是否支付关税,或将责任转移给收件人。如果发货人或收件人没有支付这些费用,或者在运输途中发生变化,UPS就会生成账单,以便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放行货物。UPS的发言人Natasha Amadi说道:“包括UPS在内的报关行,会将所收取的关税直接上缴美国政府。”

​DHL Global Forwarding首席执行官Tim Robertson则表示,这是所经历过的最不寻常的一个旺季。按照惯例,零售商会在8月底、9月前订购节日商品,以赶在中国“黄金周”工厂停工前到货。但与去年相比,今年的节日货运量出现放缓。另外,黄金周意味着黑色星期五也不远了,但现在进入美国的货量极度疲软,这与以往几年完全不同。

​贸易战已影响中美之间的货运量,一些亚洲其他国家到美国的航线同比下降幅度甚至高达20%。部分原因是企业为避关税提前备货,造成年初的货运量激增。全年需求的脉冲效应因关税的推迟和延期而导致忽停忽启。不过,其他市场的货运量正在增强,例如亚太到墨西哥、巴西和哥伦比亚。而这种因贸易不确定性造成的波动,也为企业层面规划长期调整创造了新机遇。

为应对新的贸易与关税政策变化,DHL正在业务可控范围内进行多项调整。由于运输复杂性增加,正在招聘200多名报关员,以帮助客户简化进口流程,并确保中小型进口商的合规。如今进口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值得信赖的专家,确保不仅能够对货物位置实现端到端的可视化,还能确保完全符合不断变化的法规,同时实时掌握落地成本。报关服务现在已成为重点业务之一,会在这一领域持续投资、招聘和扩张。考虑到每天都要面对的复杂情况,包括关税和税率几乎每天都在变动,只有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才能真正应对这些挑战。

​Tim Robertson说道:“我们常说这是不确定性的黄金时代,而这种贸易分化和波动性,要求企业能够快速识别趋势,从而提前3、6、9个月做出决策。”

整体来看,美国取消“最低限度豁免”政策正在深刻改变国际物流格局。对于FedEx、UPS和DHL三大快递巨头而言,这一政策不仅打乱了跨境电商推动的航空货运增长节奏,也直接增加了成本和操作复杂性。

FedEx正面临盈利压力并被迫削减运力,UPS则通过要求客户预付关税来维持合规,而DHL则加速扩招报关员并加大系统投入,以帮助客户应对监管挑战。三者的不同反应,折射出整个行业正在经历从“依赖免税红利的高速增长”向“在关税与合规壁垒中寻求结构性机遇”的转变。

​短期来看,关税政策变化带来的阵痛难以避免,但从长期来看,能否在动荡环境中率先完成运营模式的重构,或将决定谁能在新的全球贸易秩序中占据主动。

参考资料:

1. Bill Peters:《The end of 'de minimis' has hit Temu and Shein. Now, it's a problem for bigger companies like FedEx.》

2. Glenn Taylor:《FedEx Expects $1B Tariff Hit as China-to-US Demand Slumps, Domestic Growth Cushions Blow》

3. Boris Ladwig:《Tariff turmoil: Delayed packages, unexpected fees vexing retailers, shippers, consumers》

4. Lori Ann LaRocco:《DHL is on customs agent hiring spree as Trump's trade war, reshoring bring big changes to U.S. shipping》

5. 《TEMU、SHEIN美国日均量约90万,快递巨头如何适应低成本包裹热潮?》

6. 《三大快递巨头FedEx、UPS、DHL的电商包裹红利,要断了?》

来源/跨境电商物流百晓生(ID:kjbaixiaoshen)

翻译、编辑/Winni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