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一幕重演?白银RSI创14年新高,暴跌4%信号来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0 17:22 1

摘要:10月10日,伦敦现货白银价格像被按了“过山车开关”:早盘冲破51美元,创1980年亨特兄弟逼空事件以来的历史新高,日内暴涨4.8%;可到美股午盘,几乎抹平所有涨幅,从天堂跌回人间。同一时间,COMEX黄金期货从4078美元的历史高位直线坠落,最低砸到3958

50美元的白银,撑不过24小时?

10月10日,伦敦现货白银价格像被按了“过山车开关”:早盘冲破51美元,创1980年亨特兄弟逼空事件以来的历史新高,日内暴涨4.8%;可到美股午盘,几乎抹平所有涨幅,从天堂跌回人间。同一时间,COMEX黄金期货从4078美元的历史高位直线坠落,最低砸到3958美元,单日暴跌2.8%。这不是普通的市场波动——当一种资产在24小时内经历“暴涨-闪崩”的极端行情,背后藏着的从来不是偶然。是技术性调整的“中场休息”,还是牛市终结的“终场哨声”?看懂这轮金银异动的本质,才能明白50美元的白银,到底是“陷阱”还是“馅饼”。



一、51美元到“几乎抹平”:一场被“超买”引爆的多杀多

周四的白银市场,活像一场失控的狂欢。早盘时,交易软件上的“51美元”红色数字还在刺激散户的神经,微信群里“白银冲60美元”的口号刷屏;午盘后,K线图上的长上影线突然拉得比旗杆还直,4.3%的日内跌幅让多单持有者的账户瞬间变绿。这种“从暴富到暴亏”的剧情,核心推手只有一个:极端超买。

技术面早就发出了预警。The Market Ear的数据显示,黄金月线RSI(相对强弱指数)已经飙到“大多数现有投机者出生以来最超买的水平”——简单说,这波涨势猛到连资深交易员都没见过。白银更夸张,月线RSI达到2011年恐慌性上涨以来的最高点,而2011年那波涨完后,白银从49美元暴跌到18美元,跌了63%。

超买为什么会引发崩盘?就像弹簧被压到极致必然反弹,当所有想买的人都已经买入,市场就失去了接盘侠。Cboe白银ETF波动指数(VXSLV)的爆发式上涨,暴露了这个隐患:过去一年,每次VXSLV激增,白银都会进入“喘息期”。这次更狠,伦敦现货白银的租赁利率飙升到11.1%,创2002年有记录以来新高——这意味着借白银做空的成本高到离谱,逼空资金一旦撤退,多杀多的踩踏就会瞬间上演。

Saxo Bank的分析师点破了真相:“强劲的ETF资金流入、动量交易和恐慌性买入,把价格推到了连机构都害怕的区域。”当散户还在追涨时,机构已经悄悄按下了卖出键。COMEX白银期货持仓数据显示,周四盘前投机性净多头头寸达到历史峰值,而美股开盘后,这些头寸在1小时内减少了12%——这不是散户能做到的量级,分明是机构的“精准收割”。

二、地缘“降温”与美元“错位”:两把悬在牛市头顶的刀

如果说超买是“内因”,那外部环境的变化就是“催化剂”。加沙地带停火协议的初步达成,给火热的避险情绪浇了一盆冷水。过去一个月,地缘冲突让黄金的“避险溢价”膨胀到极致,每一次火箭弹发射都伴随着金价跳涨。可当停火消息传出,资金立刻从贵金属转向风险资产——道指期货开盘涨超300点,黄金则被“避险资金出逃”砸出2.4%的跌幅。

更关键的变量是美元。过去半年,黄金和美元走出了“相爱相杀”的反常剧情:美元指数从99涨到106(走强7%),黄金却从2000美元涨到4000美元(涨100%)。这种“错位缺口”在历史上从未持续超过3个月。The Market Ear的研究显示,过去50年,美元走强的时期,黄金要么横盘,要么回调,像现在这样“美元涨、黄金更涨”的情况,只在1970年代滞胀期出现过,而那轮涨完后,黄金暴跌了60%。

为什么这次美元压不住黄金?因为市场在赌“降息”。CME利率期货显示,交易员押注美联储明年至少降息3次,这种预期让“抗通胀”的黄金成了香饽饽。可问题是,美元走强本身就是对降息预期的“反向投票”——如果美联储真要降息,美元怎么会这么强?这种矛盾早晚会爆发,而周四的暴跌,可能就是矛盾的第一次释放。

三、“供应慌”遇上“工业需”:白银的底气到底在哪?

虽然短期波动剧烈,但白银这轮上涨的底层逻辑,比1980年亨特兄弟逼空时扎实得多。当时是纯粹的资本炒作,而现在,白银正被“供应短缺”和“工业革命”两头拽着涨。

伦敦现货市场的库存数据能说明一切:今年以来,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的白银库存下降了23%,可供借贷的白银减少到2015年以来最低。这直接把白银1个月年化租赁利率推到11.1%——简单说,现在借1吨白银,一年要付11.1%的利息,比房贷利率还高。TD Securities的策略师Daniel Ghali说得直白:“这不是逼空,是真的没货了。”

工业需求更是“隐形推手”。白银不是黄金,50%的需求来自工业领域:太阳能电池板每块要用20克白银,全球光伏装机量今年增长30%;AI服务器的芯片封装需要白银,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营收暴涨110%,直接拉动白银需求。Peel Hunt的分析师Kieron Hodgson算过一笔账:“仅太阳能和AI这两块,今年就能多吃掉1亿盎司白银,相当于全球年产量的10%。”

这种“货币属性+工业属性”的双击,让机构不敢轻易看空。汇丰银行预测,银价今年能涨到53美元,明年冲55美元;即使回调,也只是“下半年的事”。Spartan Capital的Peter Cardillo更直接:“周四的下跌是‘必要的调整’,回调就是买入机会。”

四、散户别慌,机构没跑:这轮牛市的终点不在50美元

普通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是:现在该逃还是该买?看懂两个信号,就不会踏空。

第一个信号:央行还在买。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全球央行购金量同比增长18%,中国、印度、土耳其央行持仓创历史新高。央行买黄金不是为了短期获利,而是为了“去美元化”——当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到5%,持有美元资产的风险越来越大,黄金就成了“安全垫”。这种级别的需求,不是短期调整能撼动的。

第二个信号:白银的“50美元魔咒”正在被打破。1980年亨特兄弟把白银拉到50.35美元,3天后崩盘;2011年冲到49美元,2周后暴跌;但这次不同,伦敦现货白银在50美元上方停留了4小时,COMEX期货逼近50美元——这说明市场在尝试“消化”这个价位。Sprott Asset Management的Paul Wong说得透彻:“如果白银能站稳50美元,意味着它的经济价值正在被重新定价,可能从‘工业金属’变回‘准货币’。”

当然,风险也不能忽视。美元“错位缺口”早晚会修复,要么黄金跌,要么美元跌;地缘冲突如果持续降温,避险溢价会进一步收缩;最关键的是,如果美联储突然放鹰,降息预期反转,贵金属的“根基”就会动摇。HSBC的James Steel提醒:“明年下半年可能回调,但现在谈见顶还太早。”

结语:50美元不是终点,是起点

周四的暴跌,本质是一场“牛市中的排雷”——把追涨的散户洗出去,让机构拿到更便宜的筹码。当市场冷静下来,你会发现支撑金银上涨的逻辑一个都没消失:央行购金、工业需求、降息预期、美元信用削弱……这些都是长周期变量,不是24小时的闪崩能改变的。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与其纠结“现在要不要卖”,不如想清楚“自己要赚哪笔钱”:如果是短线投机,50美元上方确实要警惕波动;如果是长期配置,回调反而是上车机会。毕竟,1970年代黄金从35美元涨到850美元,中间经历过11次超过10%的回调,可最终的涨幅是23倍。

50美元的白银,不是终点,而是白银重新定义自身价值的起点。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定价革命,才刚刚开始。

来源:倪卫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