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真的,湖南卫视这些年靠着何炅、汪涵这样的老将稳住了阵脚,不管是大型晚会还是临时救场,何炅总能把场子带得很顺。
一场中秋晚会,芒果台的尴尬彻底显现,怪不得何炅选择缺席
中秋节,往年的湖南卫视晚会总能把氛围搞得热热闹闹,今年却让不少老观众看完直摇头。
灯光再亮、舞台再华丽,真正撑场的人却少了一个最关键的。
何炅,这个几乎和芒果台绑定在一起的名字,突然没了踪影。
不是请假,也不是故意低调,而是彻底缺席,让人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说真的,湖南卫视这些年靠着何炅、汪涵这样的老将稳住了阵脚,不管是大型晚会还是临时救场,何炅总能把场子带得很顺。
可今年中秋晚会,开场苏有朋唱《红蜻蜓》,沈月坐小船,节目设计和舞美一点不差,但观众的弹幕几乎都在刷“何炅呢?”而不是关心节目本身。
连汪涵都显得有些吃力,一个人承担主持重任时频繁低头看提词卡,气场也没了以往的轻松。
沈梦辰虽然多年没掉队,但舞台表现越来越像在完成任务,反而没了最早出道时的灵气。
主持阵容还加了新人,但效果也不理想。
比如郑方一,第一次站在这么大的舞台上,眼神飘忽,串词生硬,观众一看就有点替他捏把汗。
刘烨和靳梦佳虽然资历不浅,但总感觉没找到自己的风格,像是在机械完成流程,缺了点让人安心的熟悉感。
说实话,这种青黄不接的气氛,观众能感受到,平台自己也不可能没意识到。
网上关于何炅缺席的理由各种版本,有说录节目撞档,有说他身体需要休息,但真正懂芒果台运作的人都明白:如果何炅想主持,档期肯定能挪得出来。
这回没来,多半是公司高层主动调整,也是不得已的选择。
毕竟,湖南卫视这两年已经明显感受到老牌主持人渐渐退出的压力。
齐思钧原本被认为有机会接棒,却因为健康原因暂时离场。
冯禧、李浩菲这些年轻面孔,观众缘还没完全积攒好,转型也不算成功。
芒果台的“人多但没能顶得上”的尴尬,其实不是一天两天了。
这种断层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收视率和话题热度,数据不会说谎。
没有何炅的今年晚会,收视最高点不到1%,远低于央视中秋晚会的7%左右,也比湖南卫视自己往年有何炅坐镇时的成绩差了一截。
社交平台的讨论量依旧很高,但大部分都在感叹“缺了何老师”,甚至不少人说今年看得意兴阑珊。
其实,节目靠主持人带节奏早就是业内共识,浙江卫视的《奔跑吧》、湖南卫视《天天向上》也都经历过阵容换血的阵痛期。
核心人物缺位后,团队气场和节目观众缘都得重新打磨,哪有几天能搞定的。
只不过,芒果台这些年新人不是被放到边缘,就是还没练好就急着往台上推,结果大家都不敢出错、没敢放开,舞台变得越来越“安全”,观众却越来越无感。
有人觉得何炅缺席只是偶然,但从整个行业的生态来看,这正是一个时代的信号。
曾经的主持人是节目灵魂,能把一群明星和观众“串”在一起,哪怕舞台出点小故障都能巧妙化解。
现在的晚会主持变成了念稿子的工种,缺少个人魅力,观众只能在弹幕里怀念“何老师爷爷式的温暖”。
没有灵魂的人在台上,节目再精致也就是一场流程,缺了点人情味。
湖南卫视要想解决这个断层问题,不能只指望老主持人突击救场,也不能盲目造新星,还得从培养“能扛事”的主持人入手,把舞台当成真正的锻炼场,让新人敢于发挥,敢于犯错。
否则,就算晚会收视率靠虚拟偶像或新技术短暂拉高,也留不住观众的心。
毕竟,观众要的是温度和真实,而不是一堆机械流程和人设堆叠。
所以这次中秋晚会落幕,芒果台的问题并没有随着灯光熄灭而消失,反而让大家更清楚地看到:没有真正的主持魂,平台再大也是虚有其表。
也难怪何炅会选择暂时离开,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转身,更是整个行业的一个提醒。
来源:下饭gb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