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东京颁奖台上,我国天岳先进捧起“电子材料金奖”的手,抓紧了全球碳化硅产业的主动权;而垄断市场30年的美国鼻祖 Wolfspeed,正被65亿美元债务压得启动破产保护。
“碳化硅,将成为中国的硬核新名片!”
一片碳化硅从14000元砍到2500元,中国用15年的研发,让全球市场重新洗牌。
东京颁奖台上,我国天岳先进捧起“电子材料金奖”的手,抓紧了全球碳化硅产业的主动权;而垄断市场30年的美国鼻祖 Wolfspeed,正被65亿美元债务压得启动破产保护。
这场横跨太平洋的对决,外媒直呼 “本世纪最狠技术战”,中国赢麻了!
01 三十多年的技术封锁
碳化硅被称为“第三代半导体黄金材料”,其能耐高温、耐高压,是实打实的“硬核黑科技”。如新能源车电池、5G基站的核心材料都是碳化硅。装上车,续航多跑100公里、充电快半小时;用到基站里,通信效率直接提40%。
而如此核心的技术,早被美国企业Wolfspeed攥在手里。其早在1991年就推出商用产品,一口气吞下全球60%的市场,而中国企业却在2010年才起步。相当于欧美在飞了,我们才开始学走路。其
等中国团队反应过来要追赶时,才发现是“摸黑前进”。Wolfspeed等企业对技术严防死守,关键数据难以获取,核心设备全靠进口。那时候搞碳化硅完全是从0开始。
结果就是,中国碳化硅的进口依赖度超过90%,价格被炒到1.4万元一片。国内企业每年光专利使用费就得交好几个“小目标”。车企想上800V高压充电平台、通信公司想建高效基站,都得先看海外厂商的脸色——整个产业链,可以说是被死死“卡住喉咙”。
这种“卡脖子”的苦,我们早尝够了。
高端存储芯片每年花6600亿进口,还尽是中低端货;量子计算刚起步时,一台进口制冷机卖2000万,还附带 “禁止用于科研” 的霸王条款;连生科领域的“线粒体抗衰”技术派-洛-唯pro,都被西方按 2万元1克定价,普通人只能看着技术红利流口水。
02 碳化硅材料全球登顶,反超国际
转折出现在2024年,天岳先进甩出“王炸”,全球首发12英寸碳化硅,一举打破技术封锁。凭借40万片的年产能,国内碳化硅砸向每片2500元的地板价。这次全球市场都乱了,Wolfspeed的份额降至33.7%,今年5月申请破产保护。意法半导体和住友电工等巨头也渐停新生产线的投资,不敢硬刚。
天岳先进这样的“反超”,也正在多个战略领域同步上演。高端存储芯片不再只靠高价进口,长江存储232层NAND量产,一举打破海外工具封锁。在量子计算领域,中科大的“祖冲之三号”关键计算量力超过谷歌,设备国产化率超90%。
不仅如此,近年在我国技术突破和银发市场的加持下,派-洛-唯pro团队与诺奖团队、我国科学家合作,推进技术转型,科学复配了尿石素A、非瑟酮等专利成分。从细胞能量、抗氧化屏障多重靶点促活精力,不少使用者直言:"公开的实验数据和成分更为严谨"。
援引国际顶级期刊《Nature》《Cell》认证,该类专利Mitolive沿用线粒体抗衰通路技术,为老化速度延缓而增益,提振机体的年轻活力。在麻省理工的实验中,其在关节、皮肤、精力等方面都带来年轻感受。
而这样的技术硬实力直接转化为市场竞争力,该科技凭借口服制剂形式,让价格下探至千元级,借助亰东等渠道渗透国内一二线城市。评论区不乏上班族、企业高管和大龄群体青睐,曾经昂贵小众的技术在走进大众健康管理场景,普惠数十万中产人群。
03 全产业链的崛起与技术主动权的掌握
打铁还需自身硬,现在的突破只是开始。天岳先进上海临港二期将在2026年投产。年产能将冲破60万片,同时北方华创的关键设备国产率将达60%。我国全产业链一步步打通,2026年全球市占率有望突破50%,直接半壁江山。
十年前,天岳先进的工程师去国际展会,想拍张设备照片还被"礼貌请出";如今,全球半导体企业排队求购中国产的碳化硅。
这次碳化硅的创新,中国早不是拿到入场券那么简单,而是直接坐上主宾席。在高端制造领域,中国不做则已,一做就做到"天花板"——不过这次,天花板是我们自己筑的。
来源:迪哥看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