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赫敏就代表魔法世界?罗琳手撕艾玛:别拿虚伪当善良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0 16:32 1

摘要:谁能想到,当年被J.K.罗琳亲自夸“完美诠释赫敏”的艾玛・沃特森,如今会被创作者指着鼻子骂“虚伪”。

谁能想到,当年被J.K.罗琳亲自夸“完美诠释赫敏”的艾玛・沃特森,如今会被创作者指着鼻子骂“虚伪”。

前阵子艾玛在播客里卖情怀,说“就算观点不同,也珍惜和罗琳的羁绊”,本以为是魔法世界和解的开端,没成想罗琳直接甩出千字长文,连番炮轰带转发恶搞视频,把“鳄鱼喂肉反被咬”的比喻甩在桌上——这场撕破脸,把藏了五年的矛盾彻底摆到了阳光下。

1、

事情的引爆点特简单:艾玛在一档播客里突然“示好”了。

节目里她眼眶泛红,说自己从10岁演赫敏起就把罗琳当“精神母亲”,虽然因为跨性别议题和对方“割席”,但“爱不会因为立场不同消失”,话里话外都是想和解的意思。

这番话听得不少哈迷心头发热,毕竟谁不想看到魔法世界的“母女”重归于好?

可罗琳的反应堪称“硬核反击”。艾玛播客上线才两天,她就在推特大号转发了一条恶搞艾玛的视频——视频里网红阴阳怪气地模仿她“珍惜羁绊”的发言,还补了句内心独白:“一边支持骂她杀她的人,一边说爱她,这俩事儿居然能共存”。

罗琳不光转发,还配文“I'mhereforALLthespoofs”,明摆着是呼应艾玛2022年的“阴阳话”。

当年英国电影学院奖上,主持人说艾玛“是女巫不是女权主义者”,她接话“我为所有女巫而来”,嘴上没说但嘴型明明白白是“除了那一个”——谁都知道这“一个”指的就是正被网暴的罗琳。

如今罗琳用同样的句式回敬,火药味直接拉满。

更狠的还在后面,罗琳紧接着发了千字长文,开头就戳破艾玛的小心思:“她突然说爱我,大抵是因为骂我已经不时髦了”。

一句话把“示好”定义成了见风使舵,这场和解的戏码刚开场就被砸了场子。

2、

要理解这场撕破脸,得先倒回2020年那场没硝烟的战争——跨性别议题之争。

当年英国要改性别法案,提出“不用手术、只要以目标性别生活两年就能改法律性别”。

罗琳直接炸了,她在推特上转发文章,吐槽里面用“来月经的人”代替“女性”:“这词不就是‘女人’吗?”接着她补了句关键的:“把浴室大门向自认为是女人的男人敞开,就是向所有男人敞开”。

在罗琳看来,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不能画等号,这种法案会稀释女性权益——比如女性监狱里混进“自认为女性”的男性罪犯,女更衣室的隐私得不到保障。

可这套观点在舆论场成了“政治不正确”,罗琳瞬间被骂“恐跨”,死亡威胁、强奸威胁铺天盖地,安保都得全面升级。

更让她寒心的是,自己一手捧红的演员们纷纷站到对立面。

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发文说“跨性别女性就是女性”,还暗示罗琳的言论“玷污”了哈利・波特IP;艾玛则更直接,一句“跨性别者认为自己是谁,他们就是谁”,直接和罗琳划清界限。

最讽刺的是2022年《重返霍格沃茨》20周年特辑,作为原著作者的罗琳被直接“除名”,艾玛却带着“赫敏光环”接受采访,俨然成了魔法世界的“代言人”。

罗琳后来在长文里说:“他们演了我的角色,就觉得有权利批评我,甚至代表我创造的世界?”这口气,藏着五年的憋屈。

3、

罗琳最受不了的,从来不是观点不同,而是艾玛的“双面操作”——嘴上说珍惜情谊,做的全是扎心的事。

她在长文里爆了个细节:当年自己被网暴到最惨的时候,艾玛一边在颁奖礼上暗讽她,一边托人递来一张手写纸条,上面就一句话:“对你经历的一切,我深感抱歉”。

罗琳直接戳破这层虚伪:“她明明有我的电话号码,真想关心不会打过来?公开往火上浇油,私下递张纸条就想算善意?”

更诛心的是罗琳提到的“特权滤镜”。她直言艾玛“活在财富和名望的保护罩里,根本不知道现实世界的苦”:“你从不用去男女混合的公立医院病房,不用进连女性专用都不敢保证的性侵危机中心,更不会和‘自认为女性’的男性强奸犯关在同一间监狱”。

罗琳自己早年可是靠救济金过活的单亲妈妈,在咖啡馆推着婴儿车写《哈利・波特》,见过底层女性的挣扎。

她觉得艾玛拿着自己作品赚得盆满钵满,却对着“女性权益”大放空炮,本质是“无知者无畏”。

就像她转发的那条评论说的:“真以为喂过鳄鱼红肉,它饿了就不会咬你?”这话里的失望,比直接骂街还狠。

罗琳还澄清,自己不是不让演员有不同观点:“他们有权反对我,但不能一边和喊着杀我朋友的激进分子混在一起,一边要求我无条件爱他们”。

在她眼里,艾玛的“和解”不过是风向变了后的自保——毕竟这两年批评罗琳早已不是“政治正确”,反而有越来越多人开始认同她的担忧。

4、

罗琳的长文一发出,外网评论直接破万,哈迷彻底分成了两派。

支持罗琳的人觉得“骂得好”:“当年艾玛踩着罗琳立女权人设,现在风向变了又来卖情怀,确实虚伪”“罗琳说得对,演员只是演了角色,没资格代表整个魔法世界”。

还有人翻出2016年的旧照,那时艾玛穿着印着罗琳语录的T恤,一口一个“罗琳是我的榜样”,前后反差太刺眼。

站艾玛的则觉得罗琳“太较真”:“观点不同很正常,何必把话说得这么绝?”“艾玛只是支持弱势群体,这本来就是赫敏会做的事”。

可这类声音很快被反驳:“赫敏的勇敢是直面问题,不是背后捅刀再装无辜”。

其实大家纠结的根本不是跨性别议题本身,而是真诚二字。

罗琳创造的魔法世界里,最珍贵的从来不是咒语,而是哈利对朋友的忠诚、赫敏对正义的坚持。

可现实里,曾经的“魔法家人”却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艾玛想两边讨好,罗琳不愿妥协,这场撕破脸恰恰暴露了:没有魔法能掩盖不真诚。

就像罗琳在长文结尾写的:“这世上最厉害的魔法不是除你武器,是真诚”。

当年她从爱丁堡的咖啡馆里写出魔法世界,靠的是绝境里的真实;如今她撕穿虚伪,或许也是在守护那份真实。

5、

现在再看这场“手撕”,其实没有真正的赢家。

罗琳把五年的委屈倒了出来,却也让魔法世界的裂痕彻底无法修复;艾玛想靠“情怀牌”挽回形象,反而坐实了“见风使舵”的评价。

哈迷们更难受,那些年熬夜追书、电影院里为赫敏鼓掌的日子,如今成了看着偶像反目的尴尬回忆。

但换个角度想,这场撕破脸或许不是坏事。

它让我们看清:公众人物的立场不该是“时髦单品”,今天流行骂谁就踩一脚,明天风向变了再凑上去示好;也让我们想起,不管是现实还是魔法世界,“真诚”永远比“正确”更重要。

至于魔法世界还能不能回到从前?大概率是不能了,就像罗琳说的:“我不会原谅他们”。

有些伤害一旦造成,就算是“修复如初”咒,也补不回破碎的信任。

而那个曾经让无数人相信“爱与勇气能战胜一切”的魔法世界,或许早在第一次“背刺”发生时,就悄悄碎了一角。

来源:笔杆先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