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时候,我最爱玩的游戏,就是站在黑板前给‘学生们’讲课。”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刘丹老师笑着回忆道。这份儿时对讲台的向往,在她研究生期间担任助教时终于成真。第一次站在真正的讲台前,她惊喜地发现自己能将抽象的概念讲得生动易懂,而更让她心动
“小时候,我最爱玩的游戏,就是站在黑板前给‘学生们’讲课。”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刘丹老师笑着回忆道。这份儿时对讲台的向往,在她研究生期间担任助教时终于成真。第一次站在真正的讲台前,她惊喜地发现自己能将抽象的概念讲得生动易懂,而更让她心动的,是台下学生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就在那一刻,我心里无比笃定,教育,就是我要走的路。”
这份笃定,让刘丹在2006年正式踏上教师岗位。从初登讲台的青涩讲师,到如今独当一面的市场营销专业负责人,十九年的时光在黑板与课桌间静静流淌。“教育是一场修行,需要一生的热爱和坚持。”刘丹笑着说。
把直播间搬进教室,让教学和市场同频共振
“市场营销是一门离生活很近的专业。”在刘丹看来,优质的营销课堂不应是概念的堆砌,而应成为连接理论与现实的桥梁。她的课堂始终充满着市场元素,知识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商业案例变得生动可触。
刘丹巧妙地将“元气森林”“喜茶”等知名品牌请进课堂,引导学生透过品牌定位、渠道策略洞察市场本质;更创新地将直播间“搬”进教室,让学生化身主播,在真实场景中体验从产品包装到话术设计的完整流程。为了持续提升教学效果,她还积极探索翻转课堂、分组研讨等多元化教学模式,全力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课堂。
“引发兴趣,扎实理论;沉浸体验,运用实战;体会过程,冷静复盘。”刘丹将教学过程凝练为这三个层层递进的阶段。她认为:“只有真正走进生活、走入市场,学生才能深刻理解营销的逻辑与温度。”从经典4P理论到大数据营销、内容电商等前沿领域,她的课堂始终与市场同频共振。
以赛促学,在比赛中淬炼真本领
“竞赛不是目的,而是学生成长的加速器。”在刘丹看来,比赛是课堂的延伸,赛场是人生的缩影,在一场场比赛中,学生们收获的不仅是奖杯,更是直面挑战的勇气与能力。
2019年备战四川省大学生市场营销大赛的经历,至今让她记忆犹新。学生们白天完成课业,晚上聚在一起反复打磨方案,常常奋战到深夜。当有学生因压力过大而萌生退意时,刘丹总是第一时间给予鼓励,陪他们一起修改方案到凌晨。
“重要的不是获奖,而是让学生明白,突破自我才是真正的成长。”刘丹说。在她悉心指导下,学生们累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30余项。然而,比这些荣誉更珍贵的是,学生们在一次次的“方案推翻—重建—突破”中淬炼出的抗压能力、坚韧品格和团队精神。
“未来的职场不会是舒适区。”刘丹微笑着总结,“这些在赛场上历练出的品质,远比奖杯更能照亮学生前行的路。”
教研相长,用专业创新夯实育人根基
在深耕教学的同时,刘丹始终坚持教研相长的理念,以科研创新反哺课堂教学,持续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她主持参与各级课题5项,出版教材2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展现出扎实的研究能力。由她主编的《市场营销策划》将真实案例、实践指导与项目管理深度融合,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学得会、用得上”的专业宝典。
作为市场营销专业负责人,刘丹积极推动“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改革,着力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打通“知识—技能—证书—岗位”的人才培养链,实现从“知识积累”到“岗位胜任”的人才培养路径贯通。她敏锐把握行业趋势,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融入教学实践,引导学生运用AI客服系统、进行网络舆情分析、完成数据可视化项目,切实推动课堂教学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
温暖守望,做学生成长路上的点灯人
刘丹的办公桌上,珍藏着学生们寄来的明信片。其中一张写道:“刘老师不仅是老师,更是陪我走过低谷的引路人。”
写这张明信片的学生因家庭变故情绪低落,刘丹日复一日地陪她写作业、倾听心声,从最简单的LOGO设计任务开始,一步步帮她重拾自信。最终,这位学生不仅完成了优秀的营销策划案,还在答辩场上赢得满堂掌声。
还有一次,刘丹带病坚持指导学生训练,嗓子嘶哑仍坚持修改方案。学生悄悄塞给她一包喉糖和一张纸条:“老师,请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每个学生都是一颗等待点亮的星星,我愿做点亮他们的那束光。”刘丹说。十九年的教育生涯,她用专业、情怀与责任,诠释着教师的真正含义。在她看来,教育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场缓慢而温柔的修行——这份修行,她甘之如饴,并将继续坚定地走下去。
来源:煜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