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广集团跌1.52%,成交额11.10亿元,后市是否有机会?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0 15:16 1

摘要:2021年,省广位列快手磁力引擎本土代理商投放量第一位,并成为快手首个“超级合作伙伴”,取得了包括快手汽车行业效果核心代理商牌照、快手KA品牌代理商牌照等一系列官方资质。为构建平台创意和营销优势,打造快手系最为专业的合作团队,省广联合快手磁力学堂推出“省广x快

10月10日,省广集团跌1.52%,成交额11.10亿元,换手率7.60%,总市值147.31亿元。

异动分析

小红书概念+快手概念+职业教育+文化传媒概念+体育产业

1、根据小红书网站,公司为小红书广告代理商,汽车行业代理商,蒲公英代理商。

2、2021年,省广位列快手磁力引擎本土代理商投放量第一位,并成为快手首个“超级合作伙伴”,取得了包括快手汽车行业效果核心代理商牌照、快手KA品牌代理商牌照等一系列官方资质。为构建平台创意和营销优势,打造快手系最为专业的合作团队,省广联合快手磁力学堂推出“省广x快手 数字星项目”,目前已累计107人通过快手专业营销资格认证,集团数字媒介人员持证率超过87%。

3、据公司官网: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公布《第二批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名单》,经各省份和行业组织推荐、专家综合评议,省广集团成功入选实践基地名单,成为首家入选的广告营销企业。 长期以来,省广集团通过行业协会及专业教育机构等平台,不断输出实战教学案例和行业前沿经验。先后与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重点院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建设了包括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研究生实习基地、高等学校校外实习基地等培训中心,并于2020年8月荣获广东省发改委“广东省第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对行业的系统性和专业化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这也是省广本次成功入选的重要原因。

4、公司是一家为客户提供整合营销传播服务的企业,公司主营业务是为客户提供整合营销传播服务,具体包括品牌管理、媒介代理和自有媒体三大类业务。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品牌管理、传统媒介代理、数字营销、自有媒体、公关活动、杂志发行。

5、公司将借助国家体育总局的资源优势,在IP、赛事运营、体育经纪等方面进行布局。

(免责声明:分析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根据不同行情独立判断)

资金分析

今日主力净流入-6086.01万,占比0.06%,行业排名25/28,该股当前无连续增减仓现象,主力趋势不明显;所属行业主力净流入-2.18亿,连续3日被主力资金减仓。

区间今日近3日近5日近10日近20日主力净流入-6441.21万-1.78亿1980.32万-1.37亿-3.27亿

主力持仓

主力轻度控盘,筹码分布较为分散,主力成交额9.16亿,占总成交额的10.05%。

技术面: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8.60元

该股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8.60元,近期该股获筹码青睐,且集中度渐增;目前股价靠近压力位8.50,谨防压力位处回调,若突破压力位则可能会开启一波上涨行情。

公司简介

资料显示,广东省广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东路996号保利世界贸易中心G座,成立日期1981年5月11日,上市日期2010年5月6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品牌管理、媒介代理和自有媒体等。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数字营销88.68%,媒介代理8.50%,公关活动1.38%,品牌管理1.10%,自有媒体0.21%,其他收入0.12%。

省广集团所属申万行业为:传媒-广告营销-营销代理。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创投、广东国资、参股新三板、字节跳动概念、影视传媒等。

截至6月30日,省广集团股东户数21.60万,较上期减少6.69%;人均流通股7990股,较上期增加7.17%。2025年1月-6月,省广集团实现营业收入92.75亿元,同比增长22.78%;归母净利润6084.46万元,同比增长3.06%。

分红方面,省广集团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5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48亿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6月30日,省广集团十大流通股东中,南方中证1000ETF位居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1611.31万股,相比上期增加305.37万股。华夏中证1000ETF位居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948.89万股,相比上期增加226.02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878.95万股,相比上期减少63.33万股。广发中证1000ETF位居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761.04万股,相比上期增加166.05万股。广发中证传媒ETF联接A位居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672.15万股,相比上期增加22.06万股。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