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展前蓄势阶段企业需通过悬念式内容投放制造行业话题。例如,某新能源车企提前发布“氢燃料电池车续航突破1000公里”实验室数据,引发技术争议与媒体追踪;德国精密机床企业以“亚洲首发”为卖点,在《机械工程学报》发布设备精度对比白皮书,吸引制造业媒体关注。此阶段需完成
媒体管家
一、全周期传播链构建:展前蓄势-展中引爆-展后延续
展前蓄势阶段
企业需通过悬念式内容投放制造行业话题。例如,某新能源车企提前发布“氢燃料电池车续航突破1000公里”实验室数据,引发技术争议与媒体追踪;德国精密机床企业以“亚洲首发”为卖点,在《机械工程学报》发布设备精度对比白皮书,吸引制造业媒体关注。此阶段需完成媒体资源库搭建,整合央视总台、新华社等国家级媒体提升公信力,联动《中国日报》英文版、《第一财经周刊》等权威行业媒体深化专业解读,同时覆盖抖音、B站等年轻化平台触达C端用户。
展中引爆阶段(展会期间)
采用5G+8K超高清直播技术,在抖音、快手开设“云逛展”直播间,某医疗器械企业通过VR技术还原手术室场景,单场观看量突破千万次。技术装备展区企业可联合《TechCrunch》发起“进博会黑科技排行榜”投票,汽车展区品牌通过汽车之家动态试驾直播,形成“硬核技术+场景体验”内容组合。实时舆情监控系统需24小时运行,如某食品企业遭遇原料溯源质疑时,4小时内启动中国食品安全网实验室检测直播,化解危机。
展后延续阶段(展会后30天)
联合艾瑞咨询发布《进博会技术趋势白皮书》,某瑞士磨床企业通过德国EMO机床展官网延续“亚洲首秀”技术讨论,吸引欧洲采购商二次关注。向到场媒体发送定制化感谢函,附活动数据报告与高清素材包,为《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外媒提供深度专访机会,强化全球品牌叙事。
二、媒体资源三维筛选模型
行业适配度
技术装备展区:匹配《机械工程学报》、德国EMO机床展官网,某工业软件企业提供技术白皮书,助力其发布《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报告》。汽车展区:联动《汽车之友》、EMMA Global,德国豪华品牌通过《Financial Times》解读“中国市场战略意义”,提升全球声量。食品及农产品展区:优先选择《中国食品报》、第一农经网,突出产品溯源、品质认证等价值点。传播链路完整性
选择“官网+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全渠道覆盖媒体,如《消费者报道》抖音账号@消道长粉丝超100万,某意大利家具品牌联合VOGUE中国版发布“东方美学再诠释”设计师访谈,单条视频播放量超500万次。
内容共创能力
向媒体提供“即插即用”内容包,包含中英双语版企业白皮书、3D产品模型、技术参数可视化图表。某美妆品牌为网红主播提供智能美妆镜试用装,生成开箱测评短视频,带动单场直播销量增长超300%。
三、核心媒体资源矩阵
国家级媒体
央视总台《世界会客厅》进博会特别节目单期传播量突破8000万次,适合发布全球化战略;新华社、人民日报通过黄金时段报道扩大社会影响力。
行业垂直媒体
科技类:《Engadget》发布氢燃料电池车能量转化率实测数据,吸引技术采购方。医疗类:Med-Tech Insights聚焦产品安全性,某进口手术机器人品牌发布临床应用报告,附手术成功率数据。财经类:第一财经网提供全方位财经报道,某国际物流企业通过《服务外包》杂志发布碳中和解决方案,吸引跨国企业合作。新媒体/自媒体
抖音、B站 UP主发起“进博会最期待技术”挑战赛,某法国香水品牌提供可持续包装设计样本,供《消费者报道》制作对比评测内容,提升品牌创新力认知。
外媒资源
通过《Financial Times》《NY Weekly》发布“中国市场战略”专题报道,彭博社深度报道“某美国支付平台拓展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强化品牌全球叙事。
四、执行要点
合规性把控:医疗器械类报道需附产品注册证、临床试验数据,食品类提供海关检验检疫证明。KOL矩阵联动:邀请36氪华东站、IT时报进行技术解读,联合汽车之家、懂车帝发起行业投票。数据化评估:设定媒体出席率≥90%、报道发布率≥80%、短视频播放量≥10万次/条等基础指标,跟踪行业报告引用次数、潜在客户咨询量等深度指标。通过上述策略,企业可在2025年进博会实现品牌声量最大化,构建从技术展示到商业落地的完整传播闭环。
来源:小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