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年交【微小说】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6 06:15 2

摘要:初春的晨光透过梧桐树叶的间隙洒落在公园的长椅上,78岁的俞明远像往常一样,小心翼翼地取出他那把已经陪伴了半个世纪的大提琴。琴身上有几道细微的划痕,每一道都承载着一段回忆。他轻轻抚过琴身,仿佛在抚摸一位老友的脸庞。

忘年交

初春的晨光透过梧桐树叶的间隙洒落在公园的长椅上,78岁的俞明远像往常一样,小心翼翼地取出他那把已经陪伴了半个世纪的大提琴。琴身上有几道细微的划痕,每一道都承载着一段回忆。他轻轻抚过琴身,仿佛在抚摸一位老友的脸庞。

"今天还是勃拉姆斯吗,老朋友?"他低声对琴说道,嘴角微微上扬,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琴弓搭上琴弦的瞬间,公园里的鸟鸣声似乎都安静了下来。

俞明远闭上眼睛,手指在琴弦上熟练地舞动。勃拉姆斯的《E小调大提琴奏鸣曲》缓缓流淌而出,低沉而忧伤的旋律在晨风中飘散。这首曲子是他已故妻子最爱的曲目,每当琴声响起,他都能看见她坐在客厅的摇椅上,闭目聆听的模样。

"教授,您拉得真好。"

一个清脆的声音打断了俞明远的思绪。他睁开眼,看到一个扎着马尾辫、背着双肩包的少女站在他面前。少女约莫十七八岁,校服外套敞开着,露出里面印着某个摇滚乐队标志的T恤。

俞明远微微皱眉,他习惯了独自一人在公园练琴的时光,不习惯被打扰。"谢谢。"他简短地回应,准备继续演奏。

"我能跟您学大提琴吗?"少女没有离开的意思,反而向前一步,眼睛亮晶晶的,"我叫周小棠,就在附近的实验中学读高三。"

俞明远愣住了。自从从音乐学院退休后,他已经很久没有收过学生了。"我恐怕..."他正想婉拒,却对上了少女期待的眼神。那双眼睛让他想起了自己年轻时教过的第一个学生,同样的热忱,同样的纯粹。

"为什么想学大提琴?"他放下琴弓,问道。

周小棠歪着头想了想:"因为您刚才拉的曲子让我想起我奶奶。她去年去世前,总爱听古典音乐。"她的声音轻了下来,"而且...大提琴的声音听起来像在讲故事。"

俞明远感到心脏轻轻颤动了一下。他沉默片刻,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周六上午九点,到我工作室来。我只给你一次试课的机会。"

周小棠接过名片,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谢谢教授!我一定准时到!"她蹦跳着离开,马尾辫在晨光中划出欢快的弧线。

周六早晨,俞明远比平时提前半小时到达了他的工作室。这是一间位于老式公寓顶楼的小房间,墙上挂满了他与各国音乐家的合影,书架上整齐排列着乐谱和音乐理论书籍。他打开窗户,让春风吹散房间里的沉闷气息。

八点五十分,门铃准时响起。周小棠站在门外,手里拎着一个崭新的琴盒,额头上还有细密的汗珠。

"我租了把琴!"她兴奋地说,随即又有些忐忑,"希望没迟到。"

俞明远点点头让她进来,指了指房间中央的椅子:"先坐下。告诉我,你对大提琴了解多少?"

周小棠老老实实地摇头:"几乎为零。我只在视频网站上看过一些演奏。"

"那么,我们从最基本的开始。"俞明远取来自己的琴,示范了正确的持琴姿势,"首先,琴不是'抱'的,而是'靠'的..."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俞明远耐心地教导周小棠如何正确持琴、握弓,如何找到每个音符的位置。令他惊讶的是,这个看似浮躁的少女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专注和耐心,即使反复练习同一个动作也不见厌烦。

"今天就到这里。"课程结束时,俞明远说,"如果你还想继续学,下周同一时间。"

周小棠揉了揉酸痛的肩膀,却笑得开心:"教授,我一定来!"

就这样,每周六的音乐课成了两人固定的约定。俞明远发现,周小棠虽然基础薄弱,但有着敏锐的乐感和罕见的专注力。更让他意外的是,这个生长在数字时代的少女,对古典音乐有着真诚的热爱。

第五次课时,周小棠带来了一份特别的"作业"——她用电子设备将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重新编曲,加入了现代节奏元素。

"教授,您听听看,"她有些紧张地按下播放键,"我知道这可能会让您生气,但我觉得古典音乐也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俞明远皱起眉头准备批评这种"亵渎"经典的行为,但当音乐响起时,他愣住了。熟悉的旋律在新的编曲下焕发出别样的生命力,既保留了原作的庄严,又增添了青春的活力。

"这...很有意思。"他最终说道,看到周小棠眼中闪烁的光芒,又补充道,"但你必须先学会尊重原作,才能进行创新。下周,我要你完整地演奏第一组曲的前奏曲,原版。"

周小棠用力点头:"遵命,教授!"

随着课程的进行,两人的关系逐渐超越了师生。课程结束后,他们常常一起喝茶聊天。周小棠会讲述学校里发生的趣事,抱怨高考的压力;俞明远则会分享他年轻时在世界各地演出的经历,以及他与妻子相识相爱的故事。

"教授,您和师母是怎么认识的?"一个雨天,周小棠好奇地问。

俞明远的目光变得柔和:"她是我在维也纳留学时的钢琴伴奏。第一次合作,她就指出我第三乐章的速度处理有问题。"他轻笑出声,"我当时很生气,觉得一个伴奏凭什么指挥独奏者。但演出结束后,我不得不承认她是对的。"

"真浪漫。"周小棠托着腮帮子说,"就像音乐剧里的情节。"

"现实生活可没那么美好,"俞明远摇摇头,"我们经历了战争、分离、误解...但音乐始终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六月初的一个周六,周小棠如常来到工作室,却发现门口贴着张字条:"临时有事,课程取消。俞。"这很不寻常,俞教授从未临时取消过课程。她拨打了教授的电话,却无人接听。

担忧之下,周小棠去了俞明远常去的公园,又询问了公寓管理员,才得知教授因心脏病发作被送进了医院。

市立医院的心血管科病房里,俞明远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看到周小棠出现在门口,他明显吃了一惊。

"你怎么来了?"他的声音比平时虚弱许多。

周小棠把一束向日葵放在床头柜上:"教授生病了,学生当然要来探望。"她努力保持语调轻快,但眼中的担忧藏不住,"医生怎么说?"

"老毛病了,休息几天就好。"俞明远轻描淡写地说,但周小棠注意到床头的心电监护仪上闪烁的数字并不乐观。

从那天起,周小棠每天放学后都会来医院。她会带来学校里的趣事,有时还会偷偷把大提琴带进病房,演奏她练习的曲目。

"手腕还是太僵硬,"即使卧病在床,俞明远也不忘指导,"想象你的手臂是一缕流水..."

一周后,医生终于同意俞明远出院,但要求他必须有人照顾。周小棠二话不说,主动提出每天去教授家帮忙。

"胡闹!你还要准备高考。"俞明远严厉地说。

"我可以一边复习一边照顾您,"周小棠坚持道,"而且我家就在您公寓对面,很方便。"

最终,俞明远妥协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周小棠每天下午都会带着课本和食材来到教授家。她会做好晚餐,整理房间,然后在俞明远的监督下练习大提琴,再复习功课。

一个闷热的傍晚,周小棠正在厨房切菜,突然听到客厅里传来一声闷响。她冲出去,发现俞明远倒在地上,面色灰白。

"教授!"她立刻拨打了急救电话,同时按照急救课上学的知识检查呼吸和脉搏。

救护车来得很快。在前往医院的路上,周小棠紧紧握着俞明远的手,发现这只曾经在琴弦上灵活舞动的手如今如此瘦弱,布满老年斑。

"您一定要坚持住,"她低声说,不确定教授是否能听见,"下周就是我毕业演出了,您答应过要来做评委的..."

手术室的灯亮了很久。周小棠坐在走廊的长椅上,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她想起教授曾说过,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每个音符都稍纵即逝,就像人生一样珍贵。

当医生终于出来告知手术成功时,周小棠的泪水夺眶而出。

俞明远在重症监护室度过了三天。当他被转到普通病房时,第一眼看到的是趴在床边睡着的周小棠,她的头枕在一本乐理书上,睫毛上还挂着泪珠。

"傻孩子..."俞明远轻声说,心中涌起一股久违的温暖。

这次住院后,俞明远的身体大不如前。医生警告他必须减少活动,不能再教授课程。当他把这个消息告诉周小棠时,少女的眼中闪过一丝失落,但很快又振作起来。

"那我可以继续自学,然后每周来给您'汇报演出'!"她调皮地说,"免费的听众,您赚到了。"

俞明远笑着摇头:"固执的丫头。"

夏去秋来,周小棠顺利通过了高考,被本市的艺术学院录取,主修音乐表演。开学前的一天,她兴冲冲地跑到俞明远家,手里挥舞着一封信。

"教授!学校邀请您担任客座教授!是我推荐的!"她气喘吁吁地说,"每周只需要上一节课,不会太累的。"

俞明远接过信,有些惊讶:"我已经退休多年了..."

"但您是最好的老师,"周小棠认真地说,"想想您能影响多少像我这样的学生。音乐需要传承,教授。"

这句话打动了俞明远。他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在维也纳求学的日子,想起了那些悉心指导他的老师们。也许,是时候将接力棒传递下去了。

"好吧,"他最终答应,"但我有个条件——你要做我的助教。"

周小棠高兴地跳了起来:"成交!"

十月的第一个周五,俞明远重返讲台。教室里坐满了年轻的面孔,周小棠站在一旁,脸上带着骄傲的笑容。当俞明远开始讲解巴赫的无伴奏组曲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所有学生都被这位老教授深厚的音乐造诣所折服。

课后,一位害羞的女生走上前来:"俞教授,您能推荐一些大提琴练习曲吗?"

俞明远看了看身旁的周小棠:"这个问题,我的助教会给你更好的建议。"

周小棠惊讶地眨眨眼,随即会意地笑了。她开始热情地向学妹介绍自己练习过的曲目,而俞明远站在一旁,欣慰地看着这一幕。音乐的火炬正在传递,而这段跨越年龄的友谊,也将在旋律中继续流淌。

来源:马铃薯是白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