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央视中秋晚会刚落下帷幕,网络上关于谢娜的讨论却愈演愈烈。这个走红二十多年的熟面孔,这次竟成了全场最大的话题。“谢娜能hold住央视大场面吗?”类似怀疑随处可见,不少人一开始甚至断言她“铁定翻车”。
谢娜央视中秋晚会逆袭,转型背后付出远超想象
今年央视中秋晚会刚落下帷幕,网络上关于谢娜的讨论却愈演愈烈。这个走红二十多年的熟面孔,这次竟成了全场最大的话题。“谢娜能hold住央视大场面吗?”类似怀疑随处可见,不少人一开始甚至断言她“铁定翻车”。
其实想想,观众有顾虑也正常。谢娜多年来活跃在综艺圈,《快乐大本营》里的疯癫劲儿给大家留下刻板印象。她说话风格直接,偶尔还有失误,网友翻旧账的时候,总爱把她把“新年快乐”说成“生日快乐”、或现场插话康辉被批评的片段拎出来。有评论冷静地补了一刀:“央视什么时候开始缺人了?”一些观众更是吐槽,本是冲着中秋诗意去的,看到谢娜名字就不想看了。
但等正片一开场,气氛一下子变了。谢娜一身红色旗袍,发型精致,神情中显出罕见的成熟感。全程语速放慢,稳住了自己的节奏,没有出错,反倒显得分外专业。跟以往综艺节目现场的谢娜,判若两人。网友打趣说:“她收敛起来,居然还挺有范儿?”
少有人知道,这背后其实藏着谢娜的超长“备战”三个月专门练台词,连手机屏保都写着“稳住”,甚至连如何优雅撩裙摆的小细节都在家里一遍遍地练。拿到央视的邀请后,她第一反应竟然是保密,连家里人都不敢多说,怕万一有变。她的紧张感,反过来说明了对这场晚会的珍惜和敬畏。
不仅得管住嘴、管住笑,谢娜还要挑战自己没怎么涉及过的文艺表演环节。和李斯丹妮合唱时,加入了川剧变脸,根本不敢马虎。彩排时脸谱出过“小意外”,谢娜自己说那天手心都出汗。她很清楚,这次台上能不能自如,都离不开这些“台下十年功”。有网友感慨:“差距不就是这么练出来的吗?”
当然,不是说临时收敛风格就万事大吉。实际播出中,谢娜微表情比较多,动作略显紧绷。和任鲁豫合作时,两人还经常盯着提词器,网友盯得细:“没几次真正对视,感情戏还得再修炼。”话说回来,央视主持的“端庄标准”确实没那么好学,刚转型就完全同步,没人敢打包票。哪怕谢娜试着稳住,也难免会被人觉得“太拘着”像“演戏”。
选址四川德阳这事倒是帮了她一把。作为本地人,谢娜用四川方言问候观众,“德阳幺妹”开场显得分外亲切。演唱时四川话的灌入,也让观众换了种新鲜味道。晚上收视曲线里,她的段落确实有下滑,但和地方特色结合后,“家乡光环”多少拉回些认可。
转型路上争议和质疑没停过,可谢娜表现出来的自我要求让不少路人黑转粉。有网友说得挺实在:“看得出来她是真想做好。”倪萍曾评价一个好主持要“撑得起伞,也收得了伞”,这句放到谢娜身上也契以前在综艺里怎么玩都行,到了央视舞台,就得收敛自己,换种活法。
谢娜从“综艺疯丫头”到央视秋晚、“半路出家的”转型真不容易。娱乐圈满是标签和惯性,但她二十多年的坚持和调整,让舞台下那些“靠不住”的质疑,变成了掌声。44岁的谢娜用一夜亮相给了大家答案:活得潇洒可以,但关键时候必须顶得住。你觉得谢娜这场转型硬不硬核?评论区聊聊。
来源:明明很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