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果转头就被扒出主角可能未满16岁,热乎劲儿瞬间变馊味——这瓜,噎得人直打嗝。
“用一碗汤换一间房”的励志童话,刚刷到的时候谁不是心头一热?
结果转头就被扒出主角可能未满16岁,热乎劲儿瞬间变馊味——这瓜,噎得人直打嗝。
先别急着骂“又反转”。
把镜头拉近,02—04年的员工花名册里,出生年份那栏空着一大片,像被老鼠啃过。
老店员私下嘀咕:当年忙到飞起,谁真查身份证?
复印件丢进抽屉,能刷碗就行。
劳动法白纸黑字——“用童工,罚五千/人/月,按人头累加”,可那时没人把五千当回事,现在账单一起算,利息滚雪球,够西贝喝一壶。
更魔幻的是,危机一出,官网连夜“大扫除”:27条视频、15篇图文,嗖地消失。
网友截图手速赶不上官方下架速度,越删越像坐实心虚。
品牌部嘴上说“自查”,大家耳朵里自动翻译成“毁尸灭迹”。
好感度跳水42%,可不是小数,相当于每两个老客里就有一个甩手走人,理由简单粗暴:连孩子都能拖进后厨,谁信你家羊肉没掺假?
供应链的雷也跟着爆。
去年就被通报“检疫手续不全”的牛羊肉商,居然还在给西贝供货。
直播间里,主播拍着羊排喊“草原直采”,弹幕飘过一句“草原没检疫站?
”瞬间翻车。
消费者不怕贵,就怕被当傻子。
营销故事编得飞起,台账却一塌糊涂,这哪是餐饮,分明是编剧部。
离职经理吐槽,总部KPI里“感人故事”占30%,食品安全只占5%。
听完只能“呵呵”——故事写得好,奖金翻倍,后厨老鼠成精没人管。
现在好了,童话反噬,连带整个中餐圈跟着吃药。
烹饪协会紧急发通知:全员查年龄、查宣传、查供应商。
隔壁海底捞、老乡鸡连夜开会,HR把身份证复印机都踩冒烟,生怕自家瓜紧随其后。
想止损?
专家开出的方子老三样:供应链全公开、第三方飞检、高管出来鞠躬。
可惜截至目前,只看到公关稿里“深表遗憾”,连直播鞠躬都省了。
网友早不吃这套:道歉没有,红包没有,连张优惠券都抠门,谁陪你演“知错能改”?
所以,下次再刷到“少年用汗水熬成一碗金汤”的短视频,先别急着感动,点开评论区看看有没有补一句“已满18”。
童话滤镜碎一地,才发现最该被呵护的,是那张还没长开的脸,和一群被故事忽悠多年的消费者。
来源:一个人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