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有个叫穆罕默德的塔吉克斯坦人,本来去俄罗斯打工挣钱,结果最后成了乌军的战俘,还放话宁愿帮乌克兰打仗,也不想回自己的国家,更不想回俄罗斯。
2024年,有个叫穆罕默德的塔吉克斯坦人,本来去俄罗斯打工挣钱,结果最后成了乌军的战俘,还放话宁愿帮乌克兰打仗,也不想回自己的国家,更不想回俄罗斯。
这事儿听着挺绕,但背后全是无奈,咱们一点点说。
穆罕默德是第一次出国,目的地是俄罗斯的圣彼得堡。
你可能知道,圣彼得堡那城市挺有名,城市布局整整齐齐,还有不少老宫殿,夏天快结束的时候天几乎不黑,叫“白夜”。
这地方跟他老家塔吉克斯坦的杜尚别完全不一样——杜尚别是原苏联的中亚加盟国首都,又干又挤,经济条件不算好。
说实话,他去俄罗斯跟很多中亚人一样,就是想多挣点钱寄回家,毕竟每年往俄罗斯跑的中亚“经济移民”,没有几百万也有几十万。
他去俄罗斯不用签证,每月花6000卢布(差不多74美元)办个能续期的工作许可,就在食品摊位干活,还跟另外六个人挤在一间破公寓里。
本来日子虽然苦点,但至少有个奔头,可没成想,抵俄才几个月,这日子就彻底毁了。
从打工仔到“炮灰”,就差一笔没交的许可费穆罕默德说,他就是忘了交工作许可的费用,结果被警察抓了。
警察不光打他,还不给饭吃。
更离谱的是,拘留的时候,俄罗斯军方的人直接逼他签了参军协议。
他说自己根本没得选,不签也不行。
后来他就被送到乌克兰前线,跟俄军还有那些帮俄罗斯打仗的外国人一起作战。
今年早些时候,他被乌克兰军队俘虏了。
乌军还挺少见地允许媒体采访他——他是几十个被俘的中亚战俘里的一个。
采访的时候有个乌克兰军官在场,但穆罕默德说自己没被胁迫,想说啥就说啥。
当然,为了安全,他的真实身份没公开,毕竟按国际法,战俘得有人道待遇。
不过这里得说句实在的,俄乌双方在战俘这事上一直互相指责。
俄罗斯说乌克兰虐待战俘,乌克兰也说俄罗斯那边不人道,甚至有处决战俘的情况。
而且之前有过先例,有些战俘被交换回国后,还被安了个“传播虚假信息”的罪名关起来了。
所以穆罕默德敢这么说,其实也挺需要勇气的。
他对俄罗斯的不满可不是一点半点。
除了说被警察打,还提到在军事训练中心看到对穆斯林的歧视。
本来想啊,就算当兵,能按俄军说的来也行——当时军方跟他承诺,给160万卢布(差不多19644美元)的签约奖金,每月21万卢布(差不多2580美元)工资,还说让他去远离前线的地方当“守卫”,六个月就能拿俄罗斯护照。
结果呢?他说“他们骗了我”,这话说得一点没毛病。
训练的时候更离谱,他在俄罗斯西部练了几周,训练特别敷衍,发的AK-47又老又旧,经常卡壳。
他跟媒体说“我的枪根本打不响,我发誓,真的”。
你想啊,拿个打不响的枪去前线,这不跟送命没区别吗?
而且训练的地方,几十个新兵挤在没暖气的营房里睡觉,里面不光有塔吉克斯坦人,还有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阿塞拜疆的人,大多是像他一样被迫来的,少数是俄罗斯囚犯——这些囚犯是为了换总统特赦才自愿来的。
俄征兵的“套路”,中亚移民怕是最有体会其实俄罗斯强行招中亚移民当兵这事儿,早就有人说过。
伦敦有个叫“中亚尽职调查”的智库,负责人阿里舍尔・伊尔卡莫夫就说,这背后其实是克里姆林宫不想强行征自己国家的人,才用各种办法拉移民当兵。
这话我觉得挺在理,毕竟2022年俄罗斯搞局部动员的时候,国内不少人都不满,现在拿移民当“替代品”,确实能少点国内压力。
俄罗斯官方倒是不承认征兵的时候有种族或宗教歧视,还说那些已经拿到或想拿俄罗斯国籍的移民,有“义务”为新祖国打仗。
2023年5月,俄罗斯联邦侦查委员会主席亚历山大・巴斯特雷金还说过,“当俄罗斯人在前线作战时,这些移民却在攻击我们的后方,如果你们已是俄罗斯公民,请上前线。
如果你们不履行义务,就滚回你们的祖国。”到了2024年,他又说强制征兵是“好政策,能让移民慢慢离开俄罗斯”。
老实讲,这话听着就挺双标的,合着移民要么去打仗,要么滚蛋?
穆罕默德训练结束后,就被送到了乌克兰东部打得最凶的地方。
俄军给他发了突击步枪、弹匣和手榴弹,还跟另一个外国人组队——那个外国人是为了拿俄罗斯护照自愿来的。
现在俄军好像有个新战术,就是派这种两人小组渗透乌克兰阵地,等攒够兵力和弹药再跟乌军大打。
德国不来梅大学的尼古拉・米特罗欣研究过俄乌战争,他说这叫“超小型突击小组战术”,去年春天就开始用了,能减少伤亡,还能让乌军消灭他们的成本变高。
但对穆罕默德来说,这战术再“高明”,也改变不了他遭罪的事实。
他的手机、证件、银行卡全被俄军军官收走了,只给了个廉价智能手机,里面就装了个叫AlpineQuest的导航软件,没网没GPS的时候靠坐标移动。
他连要去的村庄、农场叫啥都不知道,指挥官只在远处用无线电联系,他连人家名字和位置都不清楚。
每天他都得跟小组徒步走好几小时,有个士兵还得背着能让乌克兰无人机失灵的装置。
他说自己见过好几个阵亡的俄罗斯士兵,“有些没有头,有些没有手臂”。
本来想前线再苦也能有口补给,结果无人机每天就投一小瓶水和两三块巧克力,饿了渴了都得自己扛。
有一次他看到个重伤流血的俄罗斯士兵,想救,结果指挥官通过无线电警告他别管——就是这一刻,他才明白,自己的命在俄军眼里根本不值钱,说不定哪天自己也会被扔下等死。
后来在一次激烈交火中,他和同伴躲进了一个被烧毁的废弃乌克兰村庄。
连续几天没补给,他们只能在厨房和地下室翻找,最后找到点生面条生吃。
可就算这样,还是被乌克兰无人机盯上了,最后成了战俘。
穆罕默德说自己在俄军的时候,从来没开过枪、扔过手榴弹。
但他现在最怕的是被交换回国。
他说俄罗斯根本不管国际规则,会把战俘再送回前线,“他们百分之百会把我送回战场,直到我战死,或失去手臂或腿。”回塔吉克斯坦也不行,因为他们国家法律规定,加入他国军队可能被判12年监禁。
其实仔细想想,穆罕默德就是个普通人,想挣点钱改善生活,结果被卷进战争里,成了两边都可能不接纳的人。
他的选择不是什么“立场坚定”,更像是被逼到绝路后的无奈之举。
希望这仗能早点结束,别再有人像穆罕默德一样,明明只想过好小日子,最后却连个安稳的地方都找不到。
来源:萌萌思密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