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考公(报考公务员)对于专业的要求非常关键,选择一个合适的专业能大大增加你的选择面和成功率。
考公(报考公务员)对于专业的要求非常关键,选择一个合适的专业能大大增加你的选择面和成功率。
简单来说,几乎所有的专业都有机会考公,但不同专业的岗位数量和竞争激烈程度天差地别。
我们可以将考公热门专业分为以下几个梯队:
一、核心王牌专业(招录岗位最多,选择面最广)
这些专业是政府运作的核心需求,几乎每个部门都需要,因此常年占据招录岗位数量的前列。
1. 法学类
· 优势:公检法司(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系统的绝对主力,同时各级政府的法制办、监察委、以及需要法律合规审查的部门(如市场监管、税务)都有大量需求。
· 典型岗位: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行政执法、法制审核、监狱管理。
2. 中文类/中国语言文学类
· 优势:机关工作的核心是“文来文往”,需要大量能写材料、处理公文、进行宣传的笔杆子。这个专业是“万金油”,几乎所有办公室、综合处、宣传部都需要。
· 典型岗位:文秘、办公室综合管理、宣传干事、党务工作。
3. 财会类/经济学类/金融学类
· 优势:政府管理经济、编制预算、进行审计和税收,离不开财经专业人才。财政局、税务局、审计署、发改委、国资委等单位是招录大户。
· 典型岗位:财务管理、税务征管、审计、经济分析。
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优势:随着“数字政府”建设,各级政府都在进行信息化转型。网络维护、系统开发、大数据管理等领域需求巨大且持续增长。
· 典型岗位:信息技术岗、数据分析、网络安全管理。
5. 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
· 优势:专业对口政府的管理职能,学习内容涉及人力资源、组织行为、公共政策等,与公务员工作内容契合度高。
· 注意:这个专业虽然岗位多,但毕业生也多,竞争非常激烈。
二、需求稳定的热门专业
这些专业在特定领域有大量需求,也是非常好的选择。
1. 新闻学/传播学类
· 优势:各级政府、党委的宣传部门、媒体关系、舆情监测等岗位的需要。
2. 统计学/数学类
· 优势:在统计局、调查队是绝对主力,同时经济分析、数据治理等岗位也非常需要。
3. 公安学类/公安技术类
· 优势:报考公安系统岗位有专业对口优势,但通常需要参加公安联考,且对身体素质有要求。
4.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政治学类
· 优势:非常适合党校、宣传部、组织部、工会、团委等党务政务部门。
5. 土木类/水利类/规划类
· 优势:住建局、交通局、水利局、自然资源局等工程建设主管部门需要大量相关专业人才。
三、“冷门”专业如何考公?
如果你的专业比较冷门(如生物、化学、艺术、历史、哲学等),也并非没有机会。
1. 关注“不限专业”岗位:
· 这是大多数冷门专业考生的主要出路。通常这类岗位集中在乡镇、街道等基层单位,竞争极其惨烈,因为所有专业的考生都会来报考。
2. 关注专业大类招录:
· 职位表上有时不会写具体专业,而是写专业大类(如“文史哲类”、“理工类”)。你需要确认自己的专业属于哪个大类,有时会有意外之喜。
3. 选择相关系统:
· 历史/文博专业:可以关注文旅局、文物局、博物馆。
· 生物/化学专业:可以关注海关(检验检疫)、环境监测站、市场监管局(食品药品监管)。
· 艺术设计专业:可以关注宣传部、文旅局的一些宣传岗位。
给计划考公的考生(尤其是高中生和大学生)的建议
· 如果你还在高中,有志于考公:
· 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可以优先考虑上述 “核心王牌专业”,为未来铺平道路。
· 如果你是在校大学生,专业已定:
1. 搞清楚专业归属:务必查清你的专业属于哪个学科门类、哪个一级学科。这在报名时至关重要。
2. 提前研究职位表:不要等到大四才看。可以提前1-2年去下载国家公务员考试和你想考的省市的公务员考试职位表,看看你的专业能报哪些岗位,做到心中有数。
3. 提升综合能力:无论专业如何,行测和申论都是必考科目。提前准备,夯实基础。同时,积极入党、担任学生干部、获得奖学金,这些在面试和部分岗位的报名中都是加分项。
4. 考虑第二学位/考研:如果专业实在太冷门,且考公意愿强烈,可以考虑在校期间修一个热门的第二学位,或者通过考研转换到上述热门专业。
总结一下:
法学、中文、财会、计算机、管理是考公的“五大金刚”。选择这些专业,等于在考公的路上先赢了一半。但无论你的专业是什么,提前规划、充分准备才是成功的关键。
附上考公务员专业列表:
来源:天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