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事发生在当地时间十月七日,地点在伊朗西部的库尔德斯坦省萨尔瓦巴德地区。伊朗的王牌部队“伊斯兰革命卫队”,跟一股“敌对势力”发生了激烈交火。战斗结束后一清点,革命卫队这边两人见了真主,三人挂了彩。这“敌对势力”是谁呐?看交火位置,八九不离十,就是库尔德武装。因
大家好,伊朗又打起来了!不过这次,对手不是老冤家以色列。
这事发生在当地时间十月七日,地点在伊朗西部的库尔德斯坦省萨尔瓦巴德地区。伊朗的王牌部队“伊斯兰革命卫队”,跟一股“敌对势力”发生了激烈交火。战斗结束后一清点,革命卫队这边两人见了真主,三人挂了彩。这“敌对势力”是谁呐?看交火位置,八九不离十,就是库尔德武装。因为在伊朗西北部,库尔德武装跟伊朗政府那是长期不对付,矛盾深似海。
要说清楚这事儿,咱得先聊聊“库尔德人”这个神奇的存在。库尔德人寻求建国这事儿,在全世界都不是什么秘密了,堪称国际政治中的“长篇连续剧”,播了一百多集,还没看到大结局。他们是一个有着古老历史、说着自己语言的中东民族,总人口大概有三四千万,妥妥的世界上最大的“没有自己国家”的民族。他们的聚居地非常有意思,像一条弯弯的“新月”,分布在四个国家的交界处:土耳其的南部、叙利亚的东北部、伊拉克的北部,以及伊朗的西北部。您想啊,这么一个庞大的民族,天天嚷嚷着要独立建国,这对于土耳其、伊朗、叙利亚和伊拉克 这四个国家来说,意味着啥?意味着要从他们身上活生生挖走一块肉啊!这谁能答应?所以,这四个国家平时虽然也互相看不顺眼,但在“往死里揍库尔德武装”这件事上,却表现出了惊人的默契和团结。谁家地盘上的库尔德人闹事,就往死里打;要是跑邻居家去了,有时候还会跨境追着打,或者互通情报联手打。所以,库尔德人的“建国梦”,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条布满荆棘和炮火的艰难之路。他们是在四个国家的夹缝中求生存,其艰难程度,堪比在刀尖上跳舞。
那么,力量悬殊如此之大,库尔德人凭什么能跟伊朗、土耳其这些地区强国掰手腕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关键的“外部变量”,美国。对美国来说,库尔德武装简直是天赐的“搅局神器”。中东这盘棋,美国想当棋手,但总不能“事事”都自己撸袖子上吧?这时候,找一个能在敌对国家内部或者边境制造麻烦的“代理人”,成本低,效果还好。库尔德人,就完美地扮演了这个角色。美国支持他们,那是“乐此不疲”。给你点枪、给点钱、给点训练,你就能在伊朗、叙利亚境内搞出动静来。你这边一闹,对方政府就得焦头烂额,分散精力,国内局势一乱,美国的目的就达到了。这就好比在一个安静的教室里,美国偷偷放进去几只嗡嗡叫的苍蝇,它自己不进来,但就能让教室里的人不得安宁。尤其是在叙利亚内战期间,叙利亚境内的库尔德武装更是成了美国的“资深盟友”,帮美国在地面上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美国当时对他们,那叫一个称兄道弟,各种先进装备都敢给。但是,请注意这个“但是”!美国人的“友谊”就像塑料袋,看着好看,实则一捅就破,用完就扔。
随着叙利亚大局势的变化,特别是当“美国的北约盟友土耳其”跳着脚反对,威胁要收拾叙利亚库尔德武装时,美国的态度立刻就变了。为了安抚土耳其这个更重要的战略棋子,美国二话不说,就能默许甚至授意叙利亚库尔德工人党解除武装。你说这不是卸磨杀驴是什么?简直就是典型的“白手套”操作,脏活累活你干,干完了,手套脏了,顺手就扔进垃圾桶。库尔德人心里跟明镜似的,能不知道美国人是什么德行吗?他们太清楚了!这就是一场与魔鬼的交易。但他们有得选吗?除了美国和远在中东之外的以色列,国际上还有哪个“有分量的大国”公开、全力支持他们建国?几乎没有。所以,明知道是毒药,也得硬着头皮喝下去。离开了美国的支持,他们可能连现在这点生存空间都保不住。
理解了上面这层复杂的关系,我们再回头看今年伊朗西北部边境发生的一系列冲突,就一目了然了。今年五六月份,中东局势风云突变。美国放出风声,甚至可能直接动手轰炸伊朗的相关目标。这一下,可把库尔德武装组织给激动坏了。他们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表现的机会来了!”在他们看来,只要给伊朗制造足够大的麻烦,就能向美国爸爸证明自己的价值,从而换取更多的支持和援助。这就好比老板在公司里想整某个竞争对手,底下有个想上位的员工,天天跑去那竞争对手门口泼油漆、划车胎,然后回来跟老板邀功:“老板您看,我让他不好过了!”
于是,从今年五月开始,库尔德武装就突袭了伊朗革命卫队的哨所。紧接着,六月到八月,袭击进入了高潮,在伊朗西北部地区发动了多轮进攻。你别看这些武装组织规模不大,但打起游击战、袭扰战来,那是相当有一套。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给伊朗军队造成了上百人的伤亡,这损失可不小啊。伊朗这边呢,那是相当上火。本来国内经济就不好,外部还被美国制裁得死死的,现在后院还天天起火。这谁能忍?于是,伊朗政府大手一挥:集结部队,给我狠狠地打!此前,伊朗调集了超过五万人的重兵,在靠近库尔德人聚集的区域举行了大规模军事演习。这演习是假,实战是真。在军演的同时,火箭弹、无人机、炮兵,对着已知的库尔德武装目标就是一顿狂轰滥炸。那阵势,绝对是动了真火,目的就是要一次性把这些“苍蝇”拍老实了,把这帮库尔德人打得短期内不敢再露头。
按理说,被这么一顿胖揍,总该消停几个月了吧?可这才过去没多久,十月初,炮声又响起来了。为啥这帮库尔德人这么“记吃不记打”,这么快就又憋不住了呢?原因很可能出在美国最近的动向身上。大家注意观察新闻就会发现,近段时间,美国在中东的军事部署又明显活跃起来了。什么空中加油机往前沿部署,航母战斗群往波斯湾方向靠。这一系列动作,跟今年六月份准备打击伊朗时的前奏,何其相似!库尔德武装那边的“情报分析员”一看这架势,肾上腺素又飙升了:“机会又来了!美国爸爸又要动手了,我们得赶紧表现一下,刷一波存在感!”于是,就有了十月七日这次看似偶然的交火。这本质上,又是一次“摇尾巴”式的示好行动,目的就是通过给伊朗制造边境麻烦,向美国传递信号:“我们准备好了,随时可以配合您行动!”
当然,我们往更深一层想,这次袭击恐怕没那么简单。背后很可能少不了美国和以色列情报机构的怂恿甚至直接策划。他们可能也想借着库尔德武装这只“手”,来试探一下伊朗边境目前的防御强度、反应速度以及部队的戒备状态。这就像两军对垒前,先派几个斥候过去骚扰一下,看看对方的虚实。
现在的伊朗,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处境相当难受。国内经济民生问题严峻,外部面对美国和以色列的巨大压力。而现在,西北边境这个“脓包”又反复发作,怎么都挤不干净。这就像一个壮汉,正全神贯注地提防着前面两个强大的对手,结果裤腿里总钻进去几只跳蚤,不停地咬他。他要是弯下腰去抓跳蚤,前面的对手就可能趁机给他一闷棍;他要是不管,这跳蚤咬得他奇痒难耐,甚至可能感染,引发更大的健康问题。最让伊朗担心的,正是这种“里应外合”的局面。如果美国和以色列下定决心要对伊朗的关键设施再发动一次大规模的战略轰炸,那么,在行动的同时,指挥其在伊朗境内的间谍和破坏分子制造混乱,再让库尔德武装在边境地区大举袭扰,牵制伊朗的边防军和安全部队。到那时,伊朗可真就是三面受敌:天上挨炸弹,内部乱成一锅粥,边境还在激烈交火。这种立体式的打击,确实够伊朗喝一壶的,到时候哭可能都找不着调门。
所以,对于伊朗来说,西北边境的库尔德问题,绝不仅仅是“边境治安”那么简单,它是一颗随时可能被外部势力引爆的“定时炸弹”,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战略稳定和安全。眼下,中东的天空再次阴云密布。十月七日的这次交火,也许只是一场更大风暴来临前的一声惊雷。伊朗与库尔德武装之间这场打了数十年的“猫鼠游戏”,在大国博弈的阴影下,正变得愈发危险和不可预测。
来源:渝鲜生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