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世奎纪念馆落户津南 首次展出生前手书的日记本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0 10:00 3

摘要:9月26日上午,华世奎纪念馆揭幕仪式在天津市津南区月牙河公园举行。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慈善协会第五届理事会会长散襄军,天津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赵华,中国书协副主席、天津市书协主席张建会,天津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杨健君,津南区委常委、宣

9月26日上午,华世奎纪念馆揭幕仪式在天津市津南区月牙河公园举行。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慈善协会第五届理事会会长散襄军,天津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赵华,中国书协副主席、天津市书协主席张建会,天津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杨健君,津南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崔德行,津南区政协副主席、区文联主席刘颜明,津南区城市管理委党组书记、主任倪正明,津南区文化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暴亭琨,津南区文化和旅游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泽,津南区咸水沽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柴功浩,南开区政协原副主席阎洪年,津南区书协主席李慧斌,河东区书协主席朱懿,河北区书协主席张春明,天津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主任张养峰,新华社王建红,天津电视台朱文惠,中组部求是杂志小康网丁少亮,天津美术网包仲川,中国网吕兴龙,金带福路艺术网张之龙,天津市艺术学会会长王智飞、秘书长康洪,津南区咸水沽镇田嘴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吴禹萱,周汝昌纪念馆馆长周贵麟,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常宝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春,华氏家族代表华克齐、华绍栋,以及著名书画艺术家何延喆、王海冰、王平、刘亚俊、于競、鲁群、王鸿鑫、李大光、万志新、华志新、华伟等及市民群众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传承津门文化瑰宝的重要时刻。仪式由津南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主持。

津南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崔德行首先发言,华世奎作为清末著名书法家,以苍劲雄浑的书法风格成为“津门书法四大家”之首。他的作品兼具艺术价值与历史底蕴,是天津设卫筑城六百余年文化脉络的重要见证。

天津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杨健君在致辞中指出,纪念馆的落成,既是对这位书法大师的深切缅怀,更是贯彻文化传承发展理念、守护城市文化根脉的具体实践,为市民搭建起亲近传统书法艺术的重要平台。

华世奎书法文化交流中心主任刘国卿、华氏家族代表华克齐相继介绍了纪念馆建设的意义和宗旨。系统梳理华世奎生平事迹与艺术历程。

揭幕环节,与会领导共同为纪念馆揭牌,现场响起热烈掌声。华世奎侄孙华文为纪念馆题匾。

随后,全体人员参观场馆,在一幅幅笔墨作品前驻足细赏,感受“笔力惊人”的艺术魅力,不少书法爱好者现场临摹比画,记录经典笔触细节。纪念馆首次向大家展出了华世奎先生生前手书的日记本,该藏品的问世必将成为华世奎纪念馆的“镇馆之宝”,它将是研究中国天津近代史的一份珍贵历史资料,也填补了华世奎先生当年在天津生活时的奇闻轶事。参观者纷纷表示,通过实物与文献的结合,更深刻理解了华世奎书法中蕴含的文化精神、生活中的文人风骨,为天津拥有这样的文化瑰宝倍感自豪。

华世奎,字璧臣,号思阁,晚年别号北海逸民。1864年(同治三年,甲子)五月廿三日生于天津老城里东门里高台阶华家大院,1942年三月初九病逝,终年78岁。他16岁考中秀才,22岁被提拔为优贡(秀才中名列前茅者),29岁考中恩科举人,升为翰林院编修。入京后,清廷认为其秉性正直、胸襟坦荡、文笔得体且书法出众,他得到慈禧太后的赏识,遂被提任内阁中书、阁丞、国史馆校对、军机处章京,还加封了主事、检阅、领班、局长等等一大堆头衔,虽官至二品顶戴,却有职无权,久为宫廷中御用文书而已。他为帝王书写了大量的文书,曾以工整的官样“馆阁体”楷书享誉朝廷上下。直至清帝宣统退位,他最后一次为清王朝书写“退位诏书”,书毕由太监装裱为横幅,从太和殿抬到天安门上诏告天下。华世奎当即返回天津故里。当时袁世凯和徐世昌曾极力挽留他,被他拒绝。

回津后,他在河北区的意奥租界(现民主道和胜利路交口)购置了房产,独自开始了隐居生活,潜心于书法和诗词,时而以文会友。在他生命中最后的三十年里,他经历了国家的内忧外患:从封建王朝走入民国时期、日本侵略中国国土沦陷时期。此间,他不问政事,与亲家严修一起在乡里创办“天津崇化学会”,同时尽力助学兴教。他关注天津的地方文化事业和慈善事业,不断组织和举办书法展义卖作品,赈济灾民和贫苦百姓。华世奎始终秉承华氏先祖的家训:世态炎凉,不为炎凉随世态;家声清白,还从清白振家声,并自撰:“居身不使白玉玷,立志宜与青云齐”楹联为座右铭。他冷眼看世界,从不趋炎附势,随波逐流。最为天津人所熟悉的华世奎,是作为近代津门故里“华孟严赵”四大书家之首的华世奎,一位已经故去80余年的天津乡人,天津的众多百姓竟然还记得他,坊间的父老们对他的人品和书法还给予很高的评价和赞誉。

作为天津近代四大书法家之首的华世奎,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书法造诣在书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字取法颜真卿,与钱沣、谭延闿等人都有“颜楷第一人”的称号。不论大字、小字,还是楷、行、草、隶,华世奎都非常擅长。

华世奎纪念馆的落成更让城市文化记忆变得可触可及。华世奎书写的“天津劝业场”匾额早已融入市民日常生活,如今馆内展品与城市地标形成文化呼应,让大众在参观中重新认识身边的文化遗产。

未来,纪念馆将依托这些文化资源,开展书法讲座、临摹体验、研学基地、学术研讨等活动,同时联动天津博物馆等机构打造文化展陈环线,致力于成为传承书法艺术的重要地标、培育文化自信的生动课堂,让津门书法文脉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活动现场掠影

来源:中国书画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