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肥稻壮产业兴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0 08:40 1

摘要:近年来,合浦县公馆镇陈屋村立足本地农田与地理优势,积极推动土地大规模流转,充分利用临海荒山坡地引进涉农企业,发展以对虾养殖为代表的特色产业。目前,该村已基本形成南美白对虾小拱棚规模化养殖与高产水稻示范种植并重的乡村产业体系,呈现出“虾肥稻壮”的蓬勃景象,焕发出

近年来,合浦县公馆镇陈屋村立足本地农田与地理优势,积极推动土地大规模流转,充分利用临海荒山坡地引进涉农企业,发展以对虾养殖为代表的特色产业。目前,该村已基本形成南美白对虾小拱棚规模化养殖与高产水稻示范种植并重的乡村产业体系,呈现出“虾肥稻壮”的蓬勃景象,焕发出乡村振兴的崭新生机。

据了解,陈屋村通过因地制宜整合资源,成功实现土地流转1700余亩,引进涉农企业,并筹措资金建成综合性粮食加工厂和大型冷库。截至2025年9月底,全村已开发南美白对虾小拱棚养殖基地约570亩,建成养殖棚430多个,每期投放虾苗近千万尾;同时建有以水稻、辣椒、甘蔗为主的作物种植基地900多亩,预计年产值可突破3000万元。

为进一步增强集体经济活力,该村以村委集体经济入股方式组建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建立水稻精量机直播畦作栽培技术示范基地,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村委获得分红后反哺村民,形成良性发展机制。陈屋村驻村工作队紧紧围绕产业振兴主线,充分发挥协调沟通作用,一方面邀请农业专家上门指导,优化虾塘水质管理与水稻品种选育,破解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另一方面积极搜集市场信息,协助企业搭建产销对接平台,畅通农产品外销渠道,助力陈屋村的虾和米“走出去、卖得好”。

如今,南美白对虾小拱棚养殖和优质高产水稻示范种植已成为陈屋村民增收的“压舱石”,为本地村民提供了大量“家门口”就业岗位。在农忙高峰期,本村及周边村庄共有300多名群众参与务工,有效缓解了当地就业压力,曾经的零散农田通过流转变为规整稻田,往日闲置的池沼已成为丰产虾塘,村民腰包更鼓了。(北海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北海农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