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5年,徐小波怀揣对检察事业的赤诚入职宜昌市葛洲坝人民检察院,从此与检察技术、案件管理结下不解之缘。九年间,他从零起步、跨界成长,身兼技术运维、案件管理、司法警察三职,以“零差错”的技术保障、“动真格”的业务担当、“不缺位”的责任坚守,在平凡岗位上书写新时
2015年,徐小波怀揣对检察事业的赤诚入职宜昌市葛洲坝人民检察院,从此与检察技术、案件管理结下不解之缘。九年间,他从零起步、跨界成长,身兼技术运维、案件管理、司法警察三职,以“零差错”的技术保障、“动真格”的业务担当、“不缺位”的责任坚守,在平凡岗位上书写新时代检察干警的不凡答卷,让“检察蓝”的忠诚底色在每一个工作细节中熠熠生辉。
一、精研笃行:以技术为刃,破解办案难题
面对检察工作的技术挑战,徐小波始终以“啃硬骨头”的韧劲冲锋在前,从“门外汉”蜕变为全院信赖的“技术通”与“创新者”。
入职之初,恰逢全国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1.0全面上线,复杂的系统架构让习惯传统办案的同事频频碰壁,案卡填录错误、流程卡顿等问题直接影响办案效率。“系统不能‘掉链子’,办案更不能等!”他主动请缨扛起运维重任,把操作手册当“枕边书”逐页研读,用数百张系统截图、厚厚几本笔记记录学习心得,反复模拟办案流程测试每一个环节。那段时间,他每天穿梭在各办公室,手把手指导同事填录案卡、配置文书,哪怕同一问题重复讲解数十次,也始终耐心细致,“找小波”成了同事们遇到系统问题时的“定心丸”。
数字检察浪潮来袭时,院里既缺技术人才,又无模型应用经验,不少人犯了难。作为院里唯一一个技术人员,徐小波白天扎根业务部门摸清办案需求,晚上留在办公室钻研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从数据清洗到逻辑搭建,一点点摸索实践。遇到模型运行出错,他逐行回溯数据排查问题,常常忙到深夜;掌握方法后,他又“送技术到一线”,挨个走进办案组,针对性提供模型工具、手把手教学操作。在他的带动和努力下,全院数字检察工作突飞猛进,从全市的倒数跃升至全市前列,该项工作在全市作经验交流。
二、跨界担当:以职责为要,守护司法公正
从技术岗到司法警察,岗位在变,但徐小波对检察事业的责任与担当从未改变,他以“全能”姿态守住司法公正的每一道防线。
2022年转任司法警察后,他深知押解、看管、执勤等任务直接关乎办案安全,容不得丝毫马虎。多次被市院抽调参与重大案件办理时,他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从嫌疑人看管到路线规划,每一个细节都反复确认,用严谨细致的工作保障办案流程顺利推进,多次获得市院肯定。
在筑牢办案安全防线的同时,徐小波也将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延伸到了检察业务的“内功修炼”中,尤其在案件管理领域主动探索突破。徐小波发现,以往“自己查自己”的案件质量评查模式,很容易陷入“护短”的惯性,案件质量不能真正经得住检验。特别是在“一取消三不再”改革背景下,“要提升案件评查质量,就得真刀真枪!”他大胆提出“跨院评查”新思路,带着方案跑了三趟三峡坝区检察院,从评查标准的逐条校准,到评查人员的分工安排,再到外请代表的联系沟通、争议问题的会商反馈,一点点磨细节、抠流程。最终,两地检察院联合制定出《跨院评查工作细则》,明确“谁评查、评什么、怎么改”的全流程规范,评查报告直接抄送市院备案。这一创新做法不仅让评查更具公信力,更有效推动全院案件质量提升,获上级院充分认可并推广。
结合实践,他与其他同事共同撰写的《完善机制深化案件质量评查结果实质化运用》等调研文章,先后被《检察日报》观点栏目、最高检案管办《检察业务管理指导与参考》刊发,为全国检察机关案件质量评查工作提供了“葛洲坝经验”,让“好做法”真正变成“好成果”。
三、情怀映照:以热爱为基,平衡责任与温情
光鲜成绩的背后,是他对家庭与事业的双重坚守——既是检察岗位的“多面手”,也是女儿心中的“超人爸爸”,用温情与热爱诠释着责任的重量。
对他而言,“办公室是第二个家”不是戏言。妻子常年异地,从女儿两岁起,他便独挑养育担子,加班时总把孩子带在身边——小家伙在沙发上翻绘本、搭积木,他伏案写报告制表格。孩子困了,他从柜子翻出小毯子铺在沙发上,轻拍后背哄她睡,自己再转身回桌前忙工作;有时接到紧急任务,只能悄悄把女儿托付给附近同事,等工作结束再回来接孩子。
有次一份关键文书必须当天送达公安机关,临时找不到人看孩子。他抱起女儿扣好安全带,驱车赶路时,后座传来蜡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红灯间隙回头,撞见女儿举着画歪的“爸爸”画像傻笑,颜料蹭在小脸上像只花猫咪。办事民警打趣“带娃办公两不误”,他腼腆笑答:“习惯了。”
今年未检直播保障期间,任务繁重如战场。他实在无暇顾孩子,只好托同事照看。直播前,女儿的电话打进来,奶声奶气问:“爸爸,今天能早点回家吗?”他笑着安抚:“宝贝乖,爸爸忙完就回来讲睡前故事。”挂断电话,他指尖在设备上翻飞,屏幕反光里,还映着早上出门时女儿塞给他的涂鸦——歪扭的小人举着星星,旁边写着“爸爸最棒”。“既然穿了这身制服,就得对得起它背后的责任。”他常说这话,却总在深夜回家时,先轻手轻脚摸进女儿房间,替她掖好被角。责任与温情从不是单选题,在他这里,早已揉成了日复一日的坚守。
九年光阴,徐小波始终如一颗“螺丝钉”牢牢扎根检察事业,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没有豪言壮语的宣言,却用行动诠释着“忠诚、公正、担当”的检察誓言。如今,他依然每日穿梭于机房、案管大厅与办案区之间,用执着与热爱,让“检察蓝”在平凡岗位上绽放出最动人的光彩。
来源:宜昌市葛洲坝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