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兰飘香,征程如虹。九月,广元市正德中学继续锚定“正德、正言、正行”育人方向,以“家校共育、矫治赋能”为实践主轴,在延续八月良好态势的基础上,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拓展合作网络,推动专门教育向更高质量、更富特色迈进。本月,学校先后迎来汉中市育新学校到访交流
秋兰飘香,征程如虹。九月,广元市正德中学继续锚定“正德、正言、正行”育人方向,以“家校共育、矫治赋能”为实践主轴,在延续八月良好态势的基础上,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拓展合作网络,推动专门教育向更高质量、更富特色迈进。本月,学校先后迎来汉中市育新学校到访交流,深度参与省级教师节庆典并获表扬,出席成渝双城专门教育工作研讨会分享经验,组织赴贵州专题考察学习,迎接中国教育学会及遂宁警方等多轮考察指导,并圆满举行秋季军训汇报、法治副校长聘任与警示教育等系列实践育人活动,全方位彰显办学活力与育人成效。现将九月重点工作速览如下,共同见证立德树人的坚实步履:
盘点一:秦蜀校际互动情谊深 专门教育探路路径新
2025年9月3日,汉中市育新学校校长门保林、副校长赵涛、罗莎及教师张天乐一行四人莅临正德中学,开展考察交流活动。正德中学作为广元市唯一的专门学校,对兄弟学校的到访高度重视,并组织了内容丰富、注重实效的交流接待。
交流活动伊始,正德中学贯开全副校长受书记、校长刘丽红的委托,代表全校师生对育新学校同仁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详细介绍了正德中学的办学背景、文化理念与育人目标,强调学校始终秉持“正德、正言、正行”的育人理念和“矫正孩子、挽救家庭、和谐社会”的办学宗旨,并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深化两校在专门教育领域的互学互鉴与合作共建。
随后,陪同育新学校嘉宾参观了正德中学校园及正在装修改造中的部分功能区域。通过此次改造,学校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的就寝环境,为教师创造更优良、高效的办公条件,切实体现“正德、正言、正行”的育人理念,落实“做正确的事”的校训精神。
参观结束后,在四楼会议室召开了以“汉中市广元市专门学习课程建设工作”为主题的座谈会,教学科研处主任朱琳围绕课程架构与教学创新,详细介绍了正德中学以“教育矫治-潜能重构-职业赋能-社会融入”为核心的四维递进课程体系,涵盖基础课程、赋能性课程、社团课程与社会实践等多个板块;学管处主任王林忠就学生日常管理、行为矫治及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分享了正德中学的典型做法与成效;安办主任刘腾文则介绍了正德中学全封闭、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与校园安全体系建设经验。
在自由交流环节,双方围绕教育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心理辅导、校本课程开发等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育新学校领导对正德中学“小而美、小而优”的办学特色、清晰的育人路径和显著的矫治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希望今后两校能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共同探索适合专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此次考察交流不仅增强了两校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也为推动区域专门教育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与经验互鉴奠定了坚实基础。正德中学将继续坚持“天下专门教育是一家”的理念,持续搭建合作平台,与更多同行携手并进,为促进青少年正向发展、回归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盘点二:专门教育展新姿 教师风采谱华章
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正德中学师生积极参与各级庆祝活动,展现专门教育风采,多项成绩获得省、市、区各级表彰与肯定,学校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持续提升。
9月8日,四川省庆祝第41个教师节主题活动在四川广播电视台隆重举行。正德中学作为全省专门教育优秀代表受邀参会,实现了两项重要突破:专门教育首次登上省级教师节庆典舞台,广元专门教育形象首次亮相高规格省级平台,标志着我市专门教育成果获得高度认可。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9月3日召开的全省专门教育工作视频会上,常务副省长董卫民点名表扬广元市专门教育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充分体现正德中学专门教育工作的创新实践和显著成效获得省级领导的高度肯定。
活动期间,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刘丽红与教师代表李海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精神,圆满完成组委会安排的各项任务,展现出良好的专业素养和精神风貌,有效展示了我市专门教育以“正文化”为核心,秉持“上进知止、行于正道”的育人理念和“正德、正言、正行”的教育实践。学校通过“教育矫治﹣潜能重构﹣职业赋能﹣社会融入”四维递进课程体系,在法治教育、劳动技能、社团活动等方面取得的教学成果和师生良好形象得到充分展现。
此次成功参与省级庆典活动并获省领导表扬,不仅为广元教育系统赢得了荣誉,也进一步彰显了学校“小而美、小而优”的办学特色,凸显了学校“13444”工作模式在矫治教育中的显著成效。
此外,在9月8日广元市庆祝第41个教师节现场活动中,正德中学教师张莉容受邀参加省级及以上荣誉人员方队,体现了正德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优良成果。
9月10日,中共广元市利州区委、区政府发布表扬通报,对全区教育系统表现突出的个人予以通报表扬。正德中学教师邱丹荣获“广元市利州区师德师风表现突出个人”荣誉称号,展现了正德中学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崇高的师德修养。
当天,学校还举办了“庆祝第41个教师节交流座谈会”,邀请退休教师回校与在职教师共同庆祝节日。工会主席赵广介绍了学校的变化发展,副校长贯开全介绍了矫治教育课程完善情况,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刘丽红介绍了学校未来发展规划。退休教师们纷纷发言,对学校的发展变化感到欣慰,并表达了对学校未来的美好祝愿。
多项荣誉的获得,是对正德中学专门教育工作的充分肯定。学校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育人质量,为推动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专门教育力量。
盘点三:蓉城共研矫治新策 正德丰富川渝经验
2025年9月12日,由四川省法学会刑事执行法学研究会主办的“成渝双城未成年人专门教育工作研讨会”在成都召开。广元正德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刘丽红作为川渝地区专门学校代表之一,在会上作主题发言,系统介绍了正德中学在未成年人专门教育与矫治方面的实践与探索。
刘丽红校长以“构建科学矫治体系,赋能学生正向成长”为题,从办学理念、育人机制、矫治成效三个方面介绍了正德中学的实践经验。她指出,正德中学始终秉持“以爱育人、以规正行、以文化心”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专门教育路径,初步形成了具有辨识度的“正德育人模式”。
在制度构建方面,正德中学率先建立“动态评估—分类矫治—全程跟踪”机制,通过对学生进行阶段性心理和行为评估,及时调整教育矫治策略,实现“一人一策、精准矫治”。同时,学校注重教育与法治相融合,通过法治讲堂、模拟法庭、警校联动等方式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在发言中,刘丽红校长重点介绍了正德中学参与构建的“两级三措四新”育人体系,该体系通过地校两级联动、三项核心措施和四项创新机制,全面强化专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川渝地区专门学校的管理教育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近年来,广元正德中学教育矫治成效显著,多名学生顺利回归普通学校或考入职业院校,实现积极转轨。学校相关工作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司法系统的充分肯定。
此次研讨会不仅提升了正德中学在区域性专门教育领域的影响力,也为进一步深化矫治教育标准化、专业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正德中学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继续深化育人机制改革,助力构建更加成熟、稳定的未成年人罪错行为预防与矫治体系。
盘点四:借他山之石 琢己身之玉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要求,进一步提升正德中学专门教育工作的专业化与规范化水平,2025年9月21日至24日,由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刘丽红带队,王林忠、张莉容、朱琳及刘腾文五位教师组成的广元市正德中学考察团,赴贵州省贵阳市、黔南州及遵义市开展了为期四天的专题考察学习。
考察期间,团队参加了中国教育学会专门教育分会第九届理事会成立大会,校长刘丽红被聘为第九届理事,并先后走访了黔南州启航学校、遵义市新雨学校两所专门学校。本次考察以“课程建设与学校治理”为主题,通过大会培训、现场观摩和座谈交流等形式,系统学习了兄弟学校在办学理念、课程整合、学生评估、心理矫治及师资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此次学习进一步明确了国家政策对专门教育发展的指引方向,增强了学校推进专门教育改革的信心。下一步,学校将组织专题汇报与校内培训,逐步转化学习成果,推动正德中学专门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盘点五:专家莅临考察指导 正德汇报办学实绩
2025年9月26日,中国教育学会专门教育分会常务副理事长程鹏强、副秘书长胡俊崎一行,在广元市、区教育局相关领导的陪同下,莅临广元市正德中学进行实地考察与指导。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刘丽红及班子成员陪同考察。
考察期间,程鹏强常务副理事长一行首先观看了学校专题宣传片,对学校的办学历程与育人理念有了初步了解。随后,在校领导的引导下,深入校园,实地察看了学校的操场、食堂、寝室、心理辅导中心、社团活动空间等多个功能室,并观摩了课堂教学与学生活动情况。考察组边走边看,不时就关心的问题与校方人员进行交流,详细询问了学校的日常管理、课程实施及学生矫治的具体做法与成效。
刘丽红校长向考察组详细介绍了学校以“正文化”为核心的教育实践,重点汇报了以“教育矫治-潜能重构-职业赋能-社会融入”为主线的四维递进式课程体系,以及在此框架下形成的“13444”工作机制及其显著成效,特别是高达91%的学生教育矫治率。
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入交流,程鹏强常务副理事长和胡俊崎副秘书长对正德中学在专门教育领域取得的扎实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们表示,学校办学特色鲜明,管理精细,课程设置针对性强,教育矫治成果显著,其“小而美、小而优”的办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示范价值。他们希望学校能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为推动专门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此次考察指导,是对学校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验和有力推动。广元市正德中学将认真汲取考察组提出的宝贵意见,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升办学品质,致力于打造川内专门教育的高地。
盘点六:聚焦警校协作考察指导 深化育人机制交流互鉴
2025年9月25日,遂宁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冯艳伟带队到广元市正德中学考察指导专门教育工作。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陈全章陪同考察。
考察组一行重点了解正德中学学生生源接收、警校合作、矫治课程设置、矫治成效、校园设施及师资配置等情况。
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刘丽红介绍了学校作为广元市专门教育学校,以“正文化”为引领,实行全封闭寄宿制管理,通过分层分类教学和“教育矫治—潜能重构—职业赋能—社会融入”四维课程体系,致力于转化有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办学以来,教育矫治率达91%,形成可推广的专门教育经验。
遂宁市公安局领导对我市警校共育办学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认可。在考察交流中,双方围绕深化警校协作机制、优化生源对接流程、强化法治教育实效等重点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学校将以此次考察为契机,进一步推进专门教育工作,持续提升育人质量,切实巩固和拓展警校共育成果。
盘点七:迷彩淬炼正德魂 警蓝护航成长路
秋高气爽,硕果盈枝。近日,广元市正德中学隆重举行了2025年秋季第一期军训成果汇报展示暨法治副校长聘任仪式。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刘丽红,利州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致宇,广元市公安局二级高级警长李海滨,东坝派出所副所长张杰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全体师生参加。
活动在庄严的氛围中拉开帷幕。校长刘丽红首先致辞,她指出,军训是正德学子的成长必修课,有效锤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纪律观念和团队精神。同时,她强调了法治教育对于学校特殊学生群体的极端重要性,并对新任法治副校长寄予厚望,期待其为学校法治建设和教育矫治工作提供专业支撑。
随后,仪式进入核心环节。在全体师生的见证下,利州区教育局副局长李致宇为李海滨警长和张杰副所长颁发了法治副校长聘书。此举标志着正德中学在深化警校合作、构建平安法治校园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新任法治副校长张杰警官作表态发言,表达了对履行好职责、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坚定信心。
紧接着,军训成果汇报展示将活动推向高潮。经过数日严格训练的同学们精神抖擞,以挺拔的军姿、整齐划一的队列、刚劲有力的擒敌拳表演,全面展示了军训的丰硕成果和正德学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赢得了现场领导、嘉宾和师生的阵阵掌声。
汇报表演结束后,大会对在军训中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分别颁发了队列标兵、内务标兵、擒敌拳标兵以及面点制作奖等多个奖项,李某、彭某某、贺某某、张某某等一批同学获得殊荣。与会领导依次为获奖学生颁奖,勉励他们珍惜荣誉,将军训中培养的好作风、好习惯延续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
仪式最后,全体获奖同学与领导嘉宾合影留念。活动结束后,法治副校长李海滨警官随即为全体学生讲授了首场法治教育课,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本次军训成果汇报暨法治副校长聘任仪式,不仅检验了军事训练的成效,展现了正德中学“正德、正言、正行”的育人成果,更通过引入法治副校长机制,进一步完善了“教育矫治-潜能重构-职业赋能-社会融入”的特色育人体系,为将学生培养成为“心怀正念,实现正向发展的现代少年”注入了新的动力,是学校推动专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盘点八:敬畏法律警钟长鸣 走好正道未来可期
为深化“正德、正言、正行”育人理念,巩固军训成果,增强学生法治观念与自我约束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做正确的事”的价值追求,2025年9月29日,广元市正德中学组织师生前往市拘留所开展“知敬畏·守底线·向未来”警示教育活动。这是学校践行“上进知止、行于正道”理念,落实四维育人体系的重要实践。
活动中,学生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有序参观监区,直观了解在押人员生活环境,感受法律的严肃与权威。这种沉浸式体验是“正文化”中“知止”理念的生动体现,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领悟“行于正道”的重要性。
随后,学生聆听了在押人员现身说法和民警法律讲座,通过案例剖析与法律讲解,加深对违法犯罪后果的认识。互动环节学生积极提问,民警耐心解答,体现了学校“正身示范善启能”的教风传承。
动结束后,全体师生在火锅店集体就餐,期间同学们相互交流所见所感,氛围热烈。这种集体生活的体验,不仅增进了同学情谊,更是学校“行止有矩常自省”学风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实践。同学们在交流中纷纷表示,要时刻警醒自己“做好人,行正道”,这正是学校育人理念内化于心的生动体现。
此次警示教育活动给学生带来了深刻的心灵触动。返校后,同学们将自己的真切感悟认真记录在成长手册中,一致表示要引以为戒,牢固树立守法意识,走好未来人生的每一步。这种将外在教育内化为自我约束的过程,充分展现了学校通过“正文化”熏陶,培养学生“心怀正念,实现正向发展”的育人成效。
作为一所专门教育学校,广元市正德中学始终坚持将实践活动与育人目标深度融合。本次警示教育活动不仅强化了学生的法治意识,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担当,是学校实现“矫正孩子、挽救家庭、和谐社会”办学目标的重要举措,为培育心怀正念、实现正向发展的现代少年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源:四川民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