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重大示范专项(花粉症防治)“揭榜挂帅”项目技术榜单的发布,内蒙古将以3年为周期,从“源头防控”与“精准诊疗”两大方向发力,系统性破解当地花粉过敏问题,为民众健康保驾护航。
近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获悉,随着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重大示范专项(花粉症防治)“揭榜挂帅”项目技术榜单的发布,内蒙古将以3年为周期,从“源头防控”与“精准诊疗”两大方向发力,系统性破解当地花粉过敏问题,为民众健康保驾护航。
为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针对自治区花粉症聚集性高发、发病率逐年增加并呈现年轻化趋势、重症患者占比较高等问题,推进花粉症防治科技创新,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自治区科技厅牵头组织实施2025年自治区科技创新重大示范专项(花粉症防治)“揭榜挂帅”项目。此次发布的榜单包括“内蒙古地区花粉致敏风险防控及预报预警体系建设”项目、“内蒙古地区花粉症诊治精准化体系构建与推广”项目,拟支持资金分别为500万元、800万元。
“内蒙古地区花粉致敏风险防控及预报预警体系建设”项目,将开展致敏植物生长发育及传播扩散机制研究,厘清典型区域致敏植物空间分布格局,开展致敏植物花粉抑制药剂和生物、物理、化学等防除技术方法研究,形成致敏植物有效防除方案,并在典型区域示范应用,从源头解决致敏花粉的产生、扩散以及特定区域花粉突发性爆发扩散等应急防控问题;开展花粉浓度监测技术标准研究,构建致敏花粉特征数据库与高精度分类算法,开展致敏植被精细分类与花粉排放强度反演技术研究,建立分季节、分物种的参数化排放模型,构建花粉浓度精细化预报技术;研究花粉与PM_2.5、O_3等污染物的协同效应,构建暴露健康风险动态评估模型,确定健康风险阈值,研发风险分级与预警产品生成技术;开发健康气象服务平台,构建基于多终端产品发布系统和针对不同季节、不同区域的花粉过敏风险精准化防控技术体系。
“内蒙古地区花粉症诊治精准化体系构建与推广”项目,拟通过大规模临床样本的转录组、蛋白组、代谢组和单细胞转录组等多组学测序技术筛选区域性季节性花粉症的诊疗新靶标,针对新靶标开展功能和机制的验证研究,并实现创新性检测技术或生物靶向药物的临床转化与应用;构建花粉症患者的研究队列和生物样本库,探索花粉症患者生物标记物的精准分型、疾病严重性和预后预测评价体系,形成基于评价体系的精准诊疗规范;充分利用民族医学(中医、蒙医)的辨证论治,形成花粉症的辨证分型,开展针对不同辩证分型方剂的开发与验证研究,形成民族医学诊疗方案的专家共识或推荐;推动跨学科、跨地区的花粉症高水平诊治平台的构建,形成分级诊疗顺畅转诊的服务体系模式,提升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效率。
来源:呼和浩特新闻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