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化地坪施工最怕啥?比材料浪费更可怕的是没避开这几个核心细节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9 22:00 1

摘要:”——5月,上海某物流园新厂房固化地坪大面积起砂,业主抖音维权视频一夜播放破千万,导火索是施工方图省事跳过新规必做的C25强度检测。

“刚铺完就起灰,钱白砸?

”——5月,上海某物流园新厂房固化地坪大面积起砂,业主抖音维权视频一夜播放破千万,导火索是施工方图省事跳过新规必做的C25强度检测。

一句话:省一步,全翻车。

视频里手指一划,沙粒唰唰掉,评论区全是“刚验收完就踩坑”。

新规去年就写死:基层低于C25、含水率高于8%,必须先用环氧渗透剂+再活化剂喂一遍,否则后期再贵的固化剂也渗不进去。

施工方倒好,直接上纳米硅酸盐,广告吹“渗透10 mm”,结果疏松层先罢工,纳米再牛也白搭。

更离谱的是,现场没做拉拔测试,新规要求≥1.5 MPa,他们连仪器都没带。

业主把合同甩出来,清清楚楚写着“按T/CBMF 188-2023执行”,证据确凿,想赖都赖不掉。

现在园区货车进退两难,灰尘飘到隔壁食品厂,对方已发律师函。

施工方想补救,提出“双组分加固”,A组分刷疏松层,B组分再固化,价格翻倍,工期加十天。

业主直接怼:早干嘛去了?

最新行业数据摆在那,规范预处理合格率能拉到92%,他们非要走那35%的翻车捷径,怪谁?

说白了,固化地坪早已不是“刷层液体水泥”的土味时代。

三维扫描+无人机红外先给地面做“体检”,智能研磨机边磨边测硬度,自动调压,机器人喷洒把用量误差压到±5%,24小时后养护膜一盖,全程数据上传云端,想偷懒都留痕迹。

谁还靠老师傅拍大腿,谁就被市场拍死在沙滩上。

结尾还是那句话:省一步,全翻车。

把基层当面子工程,最后只能自己灰头土脸。

——“看完视频马上去工地瞄了一眼,幸好我们监理死磕含水率仪,天天拉拔测试,不然今天上热搜的就是我。

——“纳米固化剂再神也救不了烂地基,别被广告词带节奏,C25+8%是铁门槛,谁跳谁哭。

——“食品厂兄弟干得漂亮,律师函一出手,施工方秒怂,早这么硬气,行业早干净了。

来源:在峡谷紧张跨越的勇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