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 年 10 月 3 日,一个名叫 “黑镜”(Black Mirror)的黑客组织扔出了颗 “重磅炸弹”。他们公开了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公司的 300 多份内部文件,直接曝光了俄罗斯在国际制裁下的武器出口版图。
黑客扔出 300 份文件,直接曝光了俄罗斯战机秘密交易。
苏 - 35 战机秘密落户埃塞俄比亚,连伊朗、阿尔及利亚的订单也被扒个底朝天。
这波操作狠狠打脸西方制裁,俄罗斯竟在严密封锁下,把四代半战机卖到非洲,还让多国甘愿下单。
对西方而言这是制裁失效的危机,对俄罗斯,却是打开军售新市场的机遇。
2025 年 10 月 3 日,一个名叫 “黑镜”(Black Mirror)的黑客组织扔出了颗 “重磅炸弹”。他们公开了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公司的 300 多份内部文件,直接曝光了俄罗斯在国际制裁下的武器出口版图。
这些文件把交易细节扒得很清楚,不仅有价格结构和生产时间表,还显示这笔交易已经走到了后期, 甚至有可能现在已经开始造了,或者第一批战机都要准备交付了。
对埃塞俄比亚来说,这可不是笔小买卖,算是近年来最大规模的战斗机采购了。要知道,该国现在装备的还是老旧的苏 - 27 和米格 - 23,要是苏 - 35 真的到位,领空防御能力会是质的飞跃。
不过埃塞俄比亚并不是唯一的买家,文件里还提到,伊朗要接收 48 架苏 - 35,阿尔及利亚则订了 12 架苏 - 57 五代机和 14 架苏 - 34 攻击机。
这次黑客行动,不仅揭露了俄罗斯在国际制裁下的“暗度陈仓”,更向全球展示了,在复杂的国际博弈中,制裁并非万能,总有国家会寻找“替代方案”。既然这么多国家愿意买,苏 - 35 到底是款什么样的战机?
这款由苏霍伊设计局研发的战机,北约给它起了个代号叫 “侧卫 - E”,不过它不是全新设计的机型,而是在苏 - 27 的基础上做了深度升级,在四代半战机里算很能打的。
它最厉害的地方就是机动性强。装了两台大推力发动机,飞起来最快能超过 2400 公里每小时,还能做出 9G 的高难度机动动作, 简单说就是能在空中灵活转弯、爬升,不容易被对手锁定。
而且它一次能飞挺远,作战半径能到 1600 公里,不用频繁加油就能覆盖不少区域。
武器配置上它也很全面,12 个挂点能挂 8000 公斤弹药,空空导弹、反舰导弹、制导炸弹全都能兼容,既能争夺制空权,又能执行精确打击任务。
航电系统以 “雪豹 - E” 雷达为核心,能探测到 400 公里外的目标,同时跟踪 30 个并攻击 8 个,再配上电子对抗系统,实战中确实有两把刷子。
这款战机 2007 年就开始生产,2014 年列装俄军,还在叙利亚和乌克兰战场经受过实战检验,到 2025 年俄军自己装备的数量已经超过 120 架。
但苏 - 35 的出口之路其实不算顺。一方面是价格不便宜,每架要 8500 万到 1 亿美元,加上后续维护成本,不少国家都望而却步;
另一方面,乌克兰战场的表现也暴露了它的短板,比如电子识别系统有缺陷,面对先进防空系统时生存能力不足,而且五代机苏 - 57 问世后,也抢了它的市场份额。
不过俄罗斯也在想办法变通,比如把二手苏 - 35 翻新后降价卖,用 “性价比” 打开中东和非洲市场。从这次泄露的订单来看,这套策略确实奏效了。
毕竟对伊朗、埃塞俄比亚这些国家来说,苏 - 35 的性能足够用,而且能从俄罗斯拿到稳定供应,比依赖西方武器要靠谱得多。
以前不少非洲国家想买武器,总绕不开西方国家的影响,要么被限制买什么型号,要么得跟着人家的条件走,没那么自由。
但现在不一样了,国际上的地缘政治越来越复杂,非洲国家也慢慢想通了:不能只盯着一条渠道买武器。他们更希望多找几个卖家,拓宽采购路子,这样既能让自己的防务能力变强,真要是遇到冲突,也不会因为没别的选择而陷入被动。
俄罗斯在卖军火这行是老资格了,早就不是新手,在非洲市场更是扎根多年,有不少稳定的客户和基础。
就算现在受着国际制裁,它卖武器的吸引力也没掉太多。一方面是价格相对实惠,非洲国家更容易接受;另一方面,俄罗斯不会像有些国家那样,附加一堆苛刻的政治条件,就凭这两点,不少非洲买家还是愿意选它。
而且别看西方给俄罗斯搞了那么严的制裁,俄罗斯还是有不少办法,能接着把军火卖出去,没让这条出口路断了。
这事儿不只是打了西方制裁的 “脸”,还说明制裁没完全拦住俄罗斯,更能看出来,全球大国之间的较量就像一盘复杂的棋,表面上看着简单,底下藏的门道可比咱们想的要多得多。
来源:小张的任意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