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追了五季的《我家那闺女》,第一次被换嘉宾换到心梗——管乐刚把“社恐闺女”人设立住,镜头一剪,人没了;孙怡的离婚复盘还没听完,官方一句“档期不合”直接送走。7月15号官博轻飘飘甩出“轮换制”三个字,评论区瞬间炸成锅:原来观众才是那个随时可被替换的“飞行用户”。
追了五季的《我家那闺女》,第一次被换嘉宾换到心梗——管乐刚把“社恐闺女”人设立住,镜头一剪,人没了;孙怡的离婚复盘还没听完,官方一句“档期不合”直接送走。7月15号官博轻飘飘甩出“轮换制”三个字,评论区瞬间炸成锅:原来观众才是那个随时可被替换的“飞行用户”。
剩下仨新闺女,我连夜去补课。
罗予彤倒还好,至少脸熟;井迪一上来就带赞助商buff,天眼查写着她公司“井芒文化”刚给节目打钱,弹幕齐刷“金主闺女”;苏晓彤更直接,团队跟导演组谈条件:想拍可以,必须加古风桥段,于是好好的观察室突然飘起人造雪花,嘉宾集体披斗篷读诗,违和得像把火锅底料倒进奶茶。
最离谱的是刘思远。
上季她还坐在客厅被妈妈催婚,这季直接搬进观察室,摇身一变成了“专家”,点评起同龄人的婚恋观。
镜头扫过她,我满脑子都是“昨天还在被观察,今天就能观察别人,芒果台你玩俄罗斯套娃呢?
”
数据更打脸。
酷云eye说第六期收视率比首期掉37%,但网络播放量反涨15%。
翻译成人话:电视党集体跑路,短视频党冲进来cut井迪的“金主发言”,一条切片破千万播放。
微博超话里“拯救管乐”话题刷到2.3万条,点进去全是35岁+老粉在喊“我们不要古风不要轮换,只想看老闺女唠家常”。
可惜平台耳朵聋,转头就去筹备特别季,打的主意是“把前四季人气闺女全请回来”。
合着这一季白折腾,观众情绪只是为下一季预热用的试验田。
轮换制不是不行,可你至少把故事线缝好。
管乐走之前正聊到“社恐怎么谈恋爱”,下一秒换井迪直接切入“品牌如何赋能女性”,断层得像看两部剧。
观众要的是陪伴感,不是拼多多砍一刀,每集都换新人。
现在倒好,嘉宾成了快消品,用完即抛,连声招呼都不打。
听说最后两期会有“元老闺女”惊喜返场。
我替平台把话放这儿:如果只是把孙怡拉回来念广告、让管乐补录一个“告别感言”,那这轮换制就彻底沦为遮羞布——遮的是创作乏力、招商焦虑、还有把观众当傻子的底气。
一档综艺走到第六季,最怕的不是没人看,而是没人信。
信你真诚记录,信你尊重角色,信下一集不会突然换台。
现在信任被切成碎片,播放量再高也只是泡沫。
毕竟,观众可以轮换,真心换不了。
来源:青涩精灵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