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盗版《机器猫》才是全体80后的童年?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9 19:57 1

摘要:绝大多数80后和90后最早接触“哆啦A梦”主要是通过国内翻译的漫画。而最开始引进的《哆啦A梦》漫画并进行系统性翻译的是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1988年出版的一套18本《机器猫》漫画。当年每本定价0.73元,即便是在当时来看也是价格实惠,加上画工精美、翻译水

有人管他叫“机器猫”或者“小叮当”,还有人叫他“阿蒙”,而现在官方的叫法则是“哆啦A梦”。

《机器猫》五人组

绝大多数80后和90后最早接触“哆啦A梦”主要是通过国内翻译的漫画。而最开始引进的《哆啦A梦》漫画并进行系统性翻译的是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1988年出版的一套18本《机器猫》漫画。当年每本定价0.73元,即便是在当时来看也是价格实惠,加上画工精美、翻译水平较高,因此十分畅销。

人民美术版《机器猫》

当年小编第一次看的正是这套漫画,是家长出差带回来的礼物。自拿到漫画的那一刻起便爱不释手,从此开始对《机器猫》系列的无限喜爱。

0.73元的定价

最令人激动的时刻,莫过于听说《机器猫》动画片将在电视里播放的消息。

央视版《机器猫》第一集

1991年2月9日下午六点二十分,CCTV2播出了第一集《机器猫》动画片,是由董浩叔叔为机器猫配音。这一年同时是央视和地方台在译制动画片播放领域竞争最为激烈的一年。就在央视《机器猫》播出不久,地方台就开始播放“改名换姓”的《叮当》。

《机器猫》主题曲至今难忘

儿时记忆里《机器猫》的专属标志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央视一套星期天晚六点半档是动画片黄金时段,十多年来雷打不动,而自从有了《机器猫》的出现,央视二套又在每周周六晚六点半档开辟出另一个黄金动画时间,由松下电器独家赞助《机器猫》。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央视一套的《猫和老鼠》与央视二套的《机器猫》开始上演“日猫”与“美猫”的“双猫争霸”,那段日子成为“80后”集体最欢乐的动画时光。

当年熟悉的电视画面

动画片的热播直接带动了漫画销量的提高,但是官方渠道(电视台和正版出版社)远远跟不上日本更新速度和观众需求,从而导致盗版市场趁机应运而生。

中国台湾省版《超能猫小叮噹》

中国台湾省版《机器猫小叮噹》

其实,内地许多地区出版社也都推出过《哆啦A梦》漫画,不过最早的版本并没获得官方授权。

盗版《叮当》

盗版手绘封面《机器猫》

目前可考的最早的漫画,应该出自于 1986 年广州市岭南美术出版社的《叮当》(版权页上名称为「丁当」)连环画。总共 10 本,分别是「默书面包」、「肥仔请客」、「说话水」、「电脑屋」、「实物图鉴」、「先知天线」、「不倒翁」、「立体相机」、「细菌制造机」与「利事封」。岭南美术出版社的《叮当》连环画中,有一部份内容都是大陆的美编自己绘制的,封面也都是出版社美编自行创作,而且看得出来当时的「哆啦A梦」手跟脚的颜色与现在有落差。

岭南出版社版《叮当》

其他一些地方版的《哆啦A梦》漫画包含:1989 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的《小叮当机器猫》(共 10 本)、1991 年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全彩《机器猫叮当》(共 5 本)、1993 年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的《新编机器猫小叮当》(共 20 本)、1993 年河北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的《新编神奇机器猫小叮当》(共 50 本)、 1994 年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的《叮当》(共 90 本)等。

中国台湾省版《机器猫小叮噹》

不同版本的《机器猫》

从1987年第一套《机器猫》翻译版漫画问世,已经有38年的时间了,这只“蓝胖子”已经成为了很多80、90后童年最珍贵的回忆。

吉林美术出版社45集版

《哆啦A梦》长篇漫画

《哆啦A梦》大电影

不知你是否还记得起当年翻看的是那一版《哆啦A梦》呢?

来源:鹿小疯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