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6日晚,舞美像把月亮请下凡间,可主持一塌糊涂,这一晚的反差就是最扎心的看点
2025年10月6日晚,舞美像把月亮请下凡间,可主持一塌糊涂,这一晚的反差就是最扎心的看点
苏有朋吊着威亚从天幕缓缓落下,手里攥着复古话筒,第一句“飞呀飞呀”就把8090后的记忆开了闸,后台弹幕飞得像群红蜻蜓,很多人顺手把那一帧星空截图设了手机壁纸
沈月坐在缀满花的白色小船上被灯光轻轻托起,裙摆落在船沿,隔着屏幕都能听见观众交换的倒吸气声
舞台组的“经费在燃烧”依旧稳,镜头扫过水面装置时,反射的冷光把台口那圈雾气照得像真实的夜潮,这些细节挺打动人
阵容也懂得“顺势而为”
金莎和孙丞潇并肩上台,合唱时他一直看着她,副歌落点处伸手牵住,金莎低头笑,脸颊一层薄红,镜头没刻意推进,却刚刚好接住一个公开的心动瞬间
孙丞潇最近在社交平台日更做饭,番茄牛腩、柠檬鸡爪这些家常名字反倒最能搔痒,评论区常见一句话——“下班回家有热饭,这不比情话更顶”
不得不说,芒果台在“热度+情绪”的拿捏上,还是熟的
转折从主持一进场就来了
整场没见何炅,官方解释是录制其他节目时间冲突,临时由汪涵、沈梦辰、刘烨、靳梦佳、郑方一组成阵容
这一行站定,前排观众的手机举得更高了,我猜不是为了拍开场词,而是想确认“真的没有何老师”
何炅和汪涵的黄金搭档多年来像不动明灯,一个活络气氛,一个稳住节奏,观众心态也跟着踏实
现实是,汪涵这回像独自掌舵的老船长,风浪一来,他看提词器的频率高到肉眼可见
有网友截到一个小失误,他把“中秋快乐”卡在“中秋愉……愉快”上,那一秒的停顿让弹幕齐刷刷地发了“哎呀”
话说回来,衰退不是一日,汪涵这些年更多在幕后,年龄和精力分配都摆在那,这是我作为观众的理解,不是替谁开脱
可作为台柱子,他的“无功无过”依旧让这台晚会的中轴线软了
芒果台自知单人很难撑,于是把五人拆成两组
汪涵搭沈梦辰一组,郑方一、刘烨、靳梦佳一组,结果分组像是把气场再均匀稀释了一遍
沈梦辰以前在晚会上爱抛梗,眼神里有“我要顶上去”的锐劲儿,这次却显得很乏力,笑容端着不真,说话像踩在点位上完成任务
她近两年把重心分给了综艺与带货,时间线一拉长,你能理解状态浮动,但上了台,观众只收得到“当下”
我不反对转型,可主持的基本盘不能丢,这是我的偏执
另一侧的三人,存在感更淡
郑方一的履历很好看,北大国际关系本科、新闻传播硕士,还在文学节目里做过线索人
但镜头前,他明显紧,手不知道往哪放,说话轻到被音乐压过去,台词的腔调像课堂朗读
他不是不努力,是还没学会把“知识”转成“舞台感”
刘烨身上有一层尴尬的历史阴影,曾在社交平台说离开芒果、吐槽办公琐碎,后来又回归老东家,这段曲折网上还有不少截屏流传
这回她上台仍频繁眯眼看提词器,台词吃不准的几秒,观众能感到她心跳跟着乱
靳梦佳在芒果11年,《中餐厅》里“洗碗妹”的标签比名字更被记住,晚会镜头里她站在中间,说话轻声细语,像一直在把位
不是谁都适合“晚会体感”,人场、节奏感、现场救火能力,都是另外一个专业
舞美继续给力的间隙,偶尔也能看到节目组的小浪漫
比如一个转场里,舞台上方的月轮慢慢降下来,地屏投出水纹,主持人应该接一句关于团圆的词,却因为卡壳,音乐导演把间奏又拉长了两拍
这种缝隙是“主持断层”的具体形状
齐思钧这回也没出现,外界常用“何炅接班人”来夸他,但好主持不是一朝一夕的替换赛
一个平台的主持带宽,是靠年复一年的舞台练出来的
李湘、谢娜、吴昕这些熟面孔或淡出或转型,年轻人还没接稳,最熟悉的那根弦一松,现场就会虚
主持断层,是这台中秋之夜真正的隐痛
这不是第一次“晚会好看,主持掉链子”
2020年10月31日的“双11开幕盛典”,汪涵与周涛同台,被吐槽多次抢话;
成龙真唱打拳,硬糖少女被指对口型,相关报道当时铺天盖地
到了2021年11月11日,汪涵把“汗水”读成“汗sui”,THE9节奏不一、许佳琪口型对不上,媒体复盘里“翻车”成了高频词
偶发失误可以原谅,模式性失误就该反思
芒果台聪明的一面在于懂得“场面”,短板在于“把场”
两年、三年,观众会原谅一次,但不会永远拍着手说没关系
说回此次中秋之夜,我承认自己被舞美打动,也被主持的失速拽回现实
主持从来不是“念完台本”,而是把观众的注意力与情绪,接住、抛回去、再接住
汪涵的经验、沈梦辰的亲和、刘烨的外放、靳梦佳的细腻、郑方一的知识,如果真的磨成一个团队,完全可以好看
可舞台最怕的,是“各自为战”
这点在他们分组后的几次尬笑里,尤其明显
我想给出几个不算高深的建议,仅代表个人感受
其一,减少主持人数量,明确一主两辅,给“主”足够排练与走位权
其二,别把新人直接丢进晚会中心位,先从短串场、互动区练起,哪怕多跑几次应急联排
其三,尊重主持的专业劳动,台本留白、意外预案、台口分工,都需要时间打磨
这不是“放狠话”,是尊重行业的工序
观众看得见努力,也看得见慌乱
很多网友一句“人多没人扛事”,扎心且准
我并不苛责何炅的缺席,人到中年,工作与身体的取舍,外人没资格评判
真正要紧的,是何炅不在时,舞台还能不能稳住不晃
这才是平台的底气,也是团队的长期主义
舞台的月亮再大,也需要有人在台口说一句“各位,我们在一起”,这句“在一起”,不靠提词器
事实层面,能落地的就是这些
10月6日晚会已播出,主持阵容与表现如上,网友的吐槽在社交平台铺开,目前暂无进一步官方回应与后续调整消息
我的观感可能有偏,但我愿意看他们把下一次的“缝隙”补上
好舞美是礼物,好主持是基础,二者合在一起,才是节日的仪式感
如果说这场中秋之夜留给我最大的启示,那就是——所有热闹退去后,还有人能用稳定的声音,托住一张直播间的心跳
愿意等,也愿意再给一次机会
来源:人生何处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