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硬盘知识:带你全面认识硬盘相关知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9 14:54 1

摘要:很多时候我们在使用电脑时,似乎是用着鼠标键盘并看着显示屏来操作,但实际上我们更多的是跟操作系统打交道。通过在操作系统上,我们能写写文档、看看视频、打打游戏放松下等等。

很多时候我们在使用电脑时,似乎是用着鼠标键盘并看着显示屏来操作,但实际上我们更多的是跟操作系统打交道。通过在操作系统上,我们能写写文档、看看视频、打打游戏放松下等等。

而操作系统本身它是不在一台电脑的硬件组成上的,但它却是被存储在电脑的一个关键的硬件上,那就是硬盘!当我们电脑开机时,经过BIOS后就会读取到硬盘,接着加载系统,最后输入密码了才顺利进入系统桌面。

所以,硬盘在电脑中也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存放了一整个操作系统,还包括我们日常用的软件、文档、资料等等。接下来将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硬盘,带大家了解更硬盘有关的知识。

什么是硬盘?

硬盘,简单来说是一种用于存储数据的硬件设备。能长时间存储数据,在保存完毕后即使切断电源数据也不会丢失,是电脑中最重要的存储器之一。

在我们日常存储数据时,它利用磁性材料来进行记录;在我们需要使用数据时,并通过磁头读写这些数据。

用一个生活上的例子来说就是:硬盘空间就类似一个大仓库,当把东西放进仓库时,就通过入库表来登记有多少以及多大的东西放进了仓库存放着;当东西拿出仓库外面后,就通过出库表来记录有多少以及多大的东西取出了仓库后空着。

硬盘的有哪些种类?

硬盘种类很多,主要分类有下面的3大类:

1、按存储介质类型分类

(1)机械硬盘:HDD

通常机械硬盘作为大容量,还价格优惠的出现在电脑之上,以往的电脑都大多用的是传统的机械硬盘。它的构成主要由盘片,磁头、盘片转轴、控制电机口、磁头控制器等部件构成。

而机械硬盘也分为2种尺寸,适用于不同的电脑终端:

3.5英寸:台式电脑桌面端专用

2.5英寸:笔记本电脑移动端专用

虽然尺寸不一样,但它们的内部是如同光碟加一个读碟器一样的,当机械硬盘运作时,其磁盘会高速转动,而磁头将会在磁盘上方划出磁道,用以读写数据。因此机械硬盘的读取速度不能做到非常快。

由于其技术成熟、容量大且价格相对便宜,在大容量存储需求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同样它适合存储大量数据,如电影、游戏和备份文件。然而,机械硬盘的读写速度较慢,且容易受到物理损坏,如震动或跌落可能导致数据丢失‌。

(2)固态硬盘:SSD

它是近些年流行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硬盘,外观比机械硬盘要小巧,读写也快。它以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组成,包括如闪存芯片、控制芯片、缓存芯片等。

由于它以存储颗粒作为存储器的硬盘,在制作工艺就与机械硬盘不同的情况下,固态硬盘不需要考虑机械硬盘的局限性,就可以在一块小小的pcb板上安装电子存储芯片阵列,使固态硬盘的速度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在后期研发之中将闪存颗粒用于固态硬盘上,使得固态硬盘产生了质的飞跃。

而固态硬盘也分为2种尺寸,可同时用在台式电脑和笔记本上:

2.5英寸SSD:兼容传统机械硬盘尺寸

M.2 SSD:兼容接口宽度22mm的接口。同时它还有3种长度型号(2280、2260和2242)

由于它采用闪存颗粒来储存数据,没有机械部件,具有读取速度快、抗震性强、功耗低、体积小巧等优点,逐渐成为主流的存储设备。所以固态硬盘要远远贵于机械硬盘,而且一般质保还是5年,建议定期做好数据备份。

(3)移动硬盘

它就是我们日常随手用的较多的一种硬盘了。是一种便携式外置存储设备,通过USB等接口与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连接,用于数据备份、文件传输和存储。它主要指采用USB或IEEE1394接口,可以随时插上或拔下,小巧的硬盘存储器,以较高的速度与系统进行数据传输。

因其大容量和便捷性而备受现在不少人使用。在电脑之间交换大量数据时,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价格上也没固态那么贵还能随身携带,便于数据传输与备份。

2、按接口类型分类

IDE接口:很早以前用的一种类型,但已经逐渐弃用了。

SATA接口‌:目前最常见的硬盘接口类型,广泛应用于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具有传输速度快、连接方便、兼容性好等特点。(SATA接口只运用AHCI协议)

SAS接口‌:一种高性能接口,主要用于企业级存储设备,具有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强的可靠性。

NVMe接口‌:为固态硬盘设计的高性能接口,通过PCIe总线进行数据传输,传输速率更快,延迟更低。(M.2接口则NVMe和AHCI协议都可以运用)

3、按用途分类

消费级硬盘‌:主要面向个人用户和小型企业,追求性价比,既有大容量的机械硬盘,也有高性能的固态硬盘。

监控级硬盘‌:专为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具有高写入速度和高耐久性,能够长时间连续工作。

硬盘分区和格式有哪些?

上面介绍完硬盘分类的内容,但它就算插到了电脑还没能直接使用,而是需要进行“分区”。它是指将硬盘的整体存储空间划分成多个独立的区域,分别用于安装操作系统、应用程序以及存储数据文件等。

因此对硬盘进行分区是很有必要的,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数据,还能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其中硬盘分区主要分为以下3种类型:

主分区‌:能够安装操作系统,进行计算机启动的分区。主分区可以直接格式化并安装系统‌。

扩展分区‌:用于扩展存储空间的分区,本身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再分成若干逻辑分区‌。

逻辑分区‌:在扩展分区内创建的分区,用于存储数据‌。

而在进行分区时,也会涉及到几个分区格式,它们分别是:

FAT16格式:常用于Windows系统,支持最大2GB的分区和文件

FAT32格式:广泛应用于Windows平台,其最大分区可达128GB,但最大文件限制为4GB。

NTFS格式:同样适用于Windows系统,它提供了高达2TB的分区支持。

还有2个是MBR和GUID。MBR是传统的分区方式,自DOS时代沿用至今;而GUID则是随着UEFI(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启动模式的兴起而逐渐普及的分区方式。

另外,exFAT格式专为闪存盘设计,支持最大16EB的分区和文件,这在常见格式中是相当出色的。当然,还有其他一些不常见的格式,如HPFS(OS/2)、EXT2和EXT3(Linux)、JFS(AIX)以及XFS(IRIX)等,它们各自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限制。

硬盘有哪些重要参数?

有2个重要的参数,而且还是我们在一些地方都要看到过的:

(1)容量‌

作为电脑的数据储存器,容量是硬盘最主要的参数。硬盘的容量以兆字节(MB/MiB)、千兆字节(GB/GiB)或百万兆字节(TB/TiB)为单位。

‌(2)转速‌

转速是硬盘内电机主轴的旋转速度,也就是硬盘盘片在一分钟内所能完成的最大转数。转速的快慢是标示硬盘档次的重要参数之一,它是决定硬盘内部传输率的关键原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硬盘的速度。

总结

当然关于硬盘的内容还有很多,只是这里让大家对此能有个了解。另外它还有不少出名的生产厂商,如知名硬盘制造厂商包括希捷(Seagate)、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日立(HITACHI,已被西部数据收购)、东芝(Toshiba)、三星(Samsung,硬盘业务已被希捷收购)等。

当大家日常在买了新的盘后加装在电脑上用时,可能会有个疑问:我明明买的是512GB,怎么格式化后得到的却不是完整的512GB,而是400多GB呢?

首先这是正常的现象,主要是由于硬盘容量的计算方式导致的。

具体来说,硬盘厂商在计算硬盘容量时,通常采用的是1000为进率的换算方式,即1GB=1000MB。然而,在Windows系统中,显示硬盘容量时则采用的是1024为进率的换算方式,即1GB=1024MB。这种换算方式的不同,就导致了实际购买的硬盘容量与系统在显示时会有所差异。

不必过于担心,这并不代表你的硬盘有问题,而是由于计算方式的不同所导致的正常现象。另外还有其它原因,例如文件系统开销和预留空间等等。

来源:嚣张科技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