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山东,秋季通常以晴朗干燥天气为主,但今年入秋后的天气却显得异常。立秋以来,特别是9月份以来,山东便被连绵的阴雨所笼罩;自进入10月份以来,雨头更是连着雨尾,秋雨绵绵不断。据省气象台数据,自9月1日至10月8日10时,全省平均降水量246.9毫米,较常年同期(
在山东,秋季通常以晴朗干燥天气为主,但今年入秋后的天气却显得异常。立秋以来,特别是9月份以来,山东便被连绵的阴雨所笼罩;自进入10月份以来,雨头更是连着雨尾,秋雨绵绵不断。据省气象台数据,自9月1日至10月8日10时,全省平均降水量246.9毫米,较常年同期(67.2毫米)偏多267.4%,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值。
今年秋天,山东的雨水为何这么多?
据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刘畅介绍,今年我省秋天雨量大、雨期长,短期看主要原因是大气环流异常造成的结果,其中副热带高压(副高)异常是核心驱动因素。往年这个时间,副高会逐步南撤至长江以南,受此影响,山东开始告别多雨期,天气以晴朗少雨为主,空气湿度下降,昼夜温差也逐渐加大。但今年入秋以来,欧亚大陆上空从巴尔喀什湖至贝加尔湖存在宽广低槽区,有利于冷空气向向南扩散,同时,副高在这一时期总体呈现面积偏大,强度偏强,西伸脊点偏西,脊线偏北,有利于引导低纬水汽向北输送,冷暖气流在长江以北地区交汇,山东位于水汽辐合区,有利于降水偏多。
刘畅介绍,历史上华北地区秋天曾多次发生类似天气,但今年秋天雨期格外长,雨量也格外大,目前已形成灾害性天气,严重影响我省秋收秋种。
省气象台预报,10月9-13日,我省仍将出现持续阴雨天气;省气候中心预测,未来15-30天(10月20日—11月4日),全省平均降水量11.0~13.0毫米,较常年同期(10.2毫米)偏多1~2成。主要有2次降水过程:10月21—22日、28—29日。
秋收时节的连续降雨,被农民称为“烂场雨”,这会导致已经成熟或即将收获的作物无法及时收割、晾晒,进而引发穗上发芽、霉变等问题,也导致秋种无法按时间推进。
对此,我省已提前印发《2025年主要农作物“三秋”生产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防范应对强降雨天气机械化生产工作提示》,同时全省调运、储备履带式收获机6565台,督促支持各地,对已经成熟但土壤湿度过高地块,因地制宜调度履带式收获机械进田作业;对个别积水渍涝地块,疏浚沟渠的同时,组织人工抢收。
为有效降低气象因素对秋粮收储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9月30日,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关于公布“三秋”期间全省粮食烘干服务点地址的通知》,公布全省粮食烘干服务点地址(网址为
http://nync.shandong.gov.cn/zwgk/tzgg/gsgg/202509/t20250930_4853710.html),方便有烘干需求的单位及个人及时对接烘干服务点。
不具备烘干条件的农户,要积极采取果穗装笼等措施通风晾晒,或通风处摊平存放、天晴抢晒,防止粮食发热霉变。秋种农户,要适墒播种。
来源:农村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