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8日,南方医科大学研究团队在期刊《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Fungal microbiota signatures anticipate neoadjuvant immunochem
【导读】预测新辅助免疫化疗(NICT)的反应仍是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治疗中的一个关键难题。
10月8日,南方医科大学研究团队在期刊《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Fungal microbiota signatures anticipate neoadjuvant immunochemotherapy outcomes in esophageal cancer”,本研究中,研究表明基线肠道真菌群特征能高精度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对新辅助放化疗的反应。实验验证确认了其功能因果关系,这为患者分层和确定治疗靶点提供了精准医疗方法。
研究背景
01
在中国,食管癌是第六大常见癌症,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原因。超过 90% 的病例为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局部晚期 ESCC 的标准治疗通常包括新辅助放化疗(nCRT)后进行微创食管切除术,在中国和日本等地区,新辅助化疗(nCT)是首选方案。尽管这些疗法能提高长期生存率,但高复发率和总体生存率有限的提升凸显了对更好治疗手段的需求。
近期的一些试验表明,在新辅助放化疗(nCRT)之后采用术后辅助免疫治疗可将无病生存期延长多达 11 个月。同样,研究发现,与化疗相比,纳武利尤单抗能提高晚期、既往接受过治疗的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的生存率。将免疫治疗与新辅助放化疗相结合在局部晚期 ESCC 中显示出有希望的结果,获得了良好的病理完全缓解(pCR)率和可控的毒性。这些发现表明,新辅助免疫化疗(NICT)可能代表了 ESCC 治疗的重大进展,有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实现 pCR 越来越多地被视为长期生存的关键预测指标,新辅助治疗无反应者往往因治疗相关并发症而预后较差。然而,并非所有 ESCC 患者都对 NICT 有反应,这促使人们需要预测性生物标志物以及对治疗反应潜在机制的深入了解。
Candida_boidinii 通过经验证的代谢和免疫途径调节增强抗 PD-1 治疗效果
02
为了实验验证从临床真菌组学分析中得出的功能性见解,研究人员利用食管癌小鼠模型,研究了治疗方案 R 中富集的关键有益真菌 Candida_boidinii 的治疗潜力。肿瘤生长动力学证实,与对照组相比,Candida_boidinii 单药治疗和抗 PD-1 单药治疗均显著抑制肿瘤进展,而联合治疗显示出更优的治疗效果,并实现了最显著的肿瘤生长抑制。关键的是,这种增强的抗肿瘤效果伴随着代谢重编程,直接验证了PICRUSt2 功能预测。对肿瘤转录组进行的 ImmuCellAI 分解分析表明,与单药治疗相比, Candida_boidinii治疗显著增强了 CD8+ T 细胞浸润,同时调节了其他免疫细胞群,包括增加的自然杀伤 T(NKT)细胞和改变的巨噬细胞极化状态。这些实验验证将临床相关观察转化为机制上得到验证的治疗见解,表明有益的真菌特征可以通过功能性操作来增强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治疗反应。
Candida_boidinii与抗 PD-1 联合通过代谢和免疫调节增强治疗效果
结论
03
本研究为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的肠道真菌群特征提供了新的见解,确定了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NICT)反应相关的真菌特征,并强调了真菌群落的动态变化与治疗结果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将真菌作为免疫治疗领域潜在的生物标志物进行表征,研究人员为更精细的预测模型和利用真菌群谱分析改善精准肿瘤学的新策略奠定了基础。将真菌群特征与机器学习方法相结合,实现了高预测准确性,展示了基于个体真菌谱的个性化治疗策略的临床潜力。
参考资料:
【关于投稿】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是转化医学核心门户,旨在推动基础研究、临床诊疗和产业的发展,核心内容涵盖组学、检验、免疫、肿瘤、心血管、糖尿病等。如您有最新的研究内容发表,欢迎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报道(公众号菜单栏-在线客服联系),我们的理念:内容创造价值,转化铸就未来!
责任声明:本稿件如有错误之处,敬请联系转化医学网客服进行修改事宜!
2025年12月09-12日 中国 • 上海
来源:Yonic